感事三首

中原耆旧老江东,泪洒军前草木风。
巫峡山高苦霜雪,附书那有北来鸿。

作品评述

《感事三首》是晁公溯的作品,描绘了中原和江东地区的景象,以及作者面对战争的感慨和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感事三首》

中原耆旧老江东,
泪洒军前草木风。
巫峡山高苦霜雪,
附书那有北来鸿。

译文:
中原的老人们思念着江东,
泪水洒在军前的风吹草木上。
巫峡山高耸,苦受霜雪之苦,
附在书信上的鸿雁怎能飞往北方?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原和江东的景象,表达了晁公溯对战争的悲愤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所述的中原和江东,分别代表了北方和南方,象征两个不同的世界。中原的耆旧老人们,代表了战争的牺牲者和受苦的百姓,他们思念着江东的安宁与和平。泪洒军前的草木,折射出作者内心对战争残酷现实的悲伤和无奈。巫峡山高耸,霜雪覆盖,象征着北方的严寒和困难,使得附在书信上的鸿雁无法传递信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揭示了晁公溯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作者通过对中原和江东的对比描写,表达了对战争残酷现实的痛心和对和平安宁的向往。诗中所用的意象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如泪洒军前的草木,巫峡山高苦霜雪,给读者带来深深的触动和共鸣。同时,通过"附书那有北来鸿"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信息无法传递和联系中断的失望和悲凉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战争和家乡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对和平的渴望,展现了晁公溯深邃的思想和对时代的关注。

诗词推荐

溪边犹棹酒船回,冷水湾头雨意开。一路有诗吟不稳,当初悔不共君来。

春衫薄薄寒犹恋。芳草连天远。嫩红和露入桃腮。柳外东边楼阁、燕飞来。霓裳一曲凭谁按。错□□重看。金虬闲暖麝檀煤。银烛替人垂泪、共心灰。

壮士志四方,小夫守一隅。所禀既殊科,所趣亦异涂。毋论贤与愚,等为造物驱。岂如饮家流,一醉不愿余。两忘适与莫,毕世醉乡居。

城中箫鼓闹鳌山,灯火千村别一般。今夕崔嵬行乐处,向时模倣仰头看。

前歌《蜀道难》,后歌《逼仄行》。商声激烈出破屋,林鸟夜起邻人惊。我愁寂寞正欲眠,听此起坐心茫然。高歌隔舍与相和,双泪迸落青灯前。李供奉,杜拾遗,当时流落俱堪悲。严公欲杀力士怒,白首江海长忧饥。二子高才且如此,君今与我将何为?

花开虽可怜,采色不坚久。譬如玩冰雪,随执随去手。可悦则生爱,爱灭恼随后。美好称不祥,此语端易究。中庭两苍槐,老枿独晚秀。残春余十日,万叶舒欲覆。森森翠羽盖,植立分左右。波涛起风夜,幄暮护炎昼。其荣无可悦,衰变亦何咎。欲攀无足玩,欲撷无足嗅。泊兮初无情,淡也

卖花伧父笑吴儿,一本千钱亦太痴。侬在广州城里住,家家茉莉尽编篱。

隐几铃斋咀道腴,洛烟嵩霭遍神都。时时便作书生咏,方信随何一腐儒。

白芷汀寒立鹭鸶,蘋风轻翦浪花时。烟幂幂,日迟迟,香引芙蓉惹钓丝。

高风只在五峰前,应是精灵降作贤。万里无云惟一鹤,乡中同看却升天。

我为宪部入南宫,君作尚书镇浙东。老去一时成白首,别来七度换春风。簪缨假合虚名在,筋力销磨实事空。远地官高亲故少,些些谈笑与谁同。

官事何时了,抽身朱墨丛。未霜乌桕赤,得日紫薇红。山势西南缺,湖光左右通。引将丝竹却,洗耳听松风。

死别匡床万景徂,魂痕犹啄白门乌。绵绵歌哭狞飙散,杳杳楼台冷月孤。渐挽心肝亲浩劫,独支皮骨出晴湖。吟人隔世衔杯处,手种孩松拂瓦无。

枕石安眠,山云四屯。救不得出,浣盆浣盆。更说甚德山临际,棒如雨点,喝似雷奔。草迷人去路,月挂客愁村。

脱得身来上短篷,飘然初试一帆风。孤城回首知何处?只有凌歊在眼中。

尧夫非是爱吟诗,安乐窝中半醉时。因月因花因兴咏,代书代简代行移。池中既有双鱼躍,天际宁无一雁飞。无限交亲在南北,尧夫非是爱吟诗。

朱樱青子已尝新,白帢黄衫见未频。载酒对棋无俗士,闭门高枕有闲人。有底百年须薄禄,相看一笑郤关身。肯留恶客开家酿,惊坐何人更姓陈。

朱弦声奏彻云清,有客沉吟倚柱听。遗响一时存楚风,断魂千载写湘灵。珠随明月生沧海,船挟悲风过洞庭。弦索无言胶柱倒,遥遥江上数峰青。

风前一叶压荷蕖,解报新秋又得鱼。兔走乌驰人语静,满溪红袂棹歌初。

才贤世有几,廊庙忍轻遗。公在不早用,人今方见思。故山松郁郁,旧史印累累。惟有同乡老,闻名尚涕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