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尧夫二章

有志深沉定,无心出处同。
庙堂应为国,台省复还公。
肖似家声重,端方士论雄。
上如留左右,风采壮朝中。

作品评述

《送尧夫二章》是一首宋代时期的诗词,作者是文同。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有志深沉定,无心出处同。
庙堂应为国,台省复还公。
肖似家声重,端方士论雄。
上如留左右,风采壮朝中。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尧夫的送别,并探讨了尧夫的志向和品德。诗词中展示了作者对尧夫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政治环境中的价值观和期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尧夫的描述,展示了他的品质和才能。首先,诗词提到尧夫的志向深沉而坚定,他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其次,尧夫无意追求功名地位,不追求官位的晋升,而是专注于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庙堂是国家的象征,台省是官员的职务,而尧夫则不追求这些个人的成就,而是关注国家和公众利益的回归。他的行为使人想起传统的贤臣和忠诚的士人。他的言行端正,学识渊博,被认为是士人的典范。他的声望在家族中得到肯定,他的论述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他的风采和才华使他在朝廷中备受瞩目。

这首诗词通过对尧夫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美和敬意。尧夫被描绘成一个有着坚定志向和高尚品德的人物,他关注国家和公众利益,以及士人的道德和学识。这首诗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忠诚、正直和品德高尚的价值观。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尧夫的景仰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价值观念。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林下萧然一秃翁,吟髭全白醉颜红。米盐薪炭时时绝,自古诗人例合穷。

家山临晚日,海路信归桡。树灭浑无岸,风生只有潮。岁穷程未尽,天末国仍遥。已入闽王梦,香花境外邀。

谷□仙田,瑶草谁栽,山中子真。向紫霞洞里,凿开丹室,素华台上,瞻望飙轮。王子吹笙,洪崖握手,烂醉桃花万树春。都休问、蓬莱清浅,天地氤氲。有时澡雪精神。诵蕊笈丹书小篆文。更佩联明月,韧寒秋水,或笞鸾凤,或医麒麟。碧落空歌,紫虚郁秀,径挟飞仙拜玉宸。天门近,听

黄阁有贤图国计,皂囊无党害边功。河湟饮马无难事,一点沙尘在目中。

枕边清血。梦好离肠切。笑倚柳条同挽结。满眼河桥烟月。莺啼新晓璁珑。罗窗寂寞春空。只许梦魂相近,此生枉是相逢。

独上上方上,立高聊称心。气冲云易黑,影落县多阴。有云草不死,无风松自吟。会当求大药,他日复追寻。

新厩翚万马还,珠缨金垺彩旗间。已看騋牝三千骏,更识君王十二闲。

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几时。焚香宿华顶,裛露采灵芝。屡蹑莓苔滑,将寻汗漫期。倘因松子去,长与世人辞。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小娉婷,清铅素靥,蜂黄暗偷晕。翠翘敧鬓。昨夜冷中庭,月下相认。睡浓更苦凄风紧。惊回心未稳。送晓色、一壶葱蒨,才知花梦准。湘娥化作此幽芳,凌波路,古岸云沙遗恨。临砌影,寒香乱、冻梅藏韵。熏炉畔、旋移傍枕,还又见、玉人垂绀鬒。料唤赏、清华池馆,台杯须满引。

涼台潇洒临清波,幄翠帘珠明绮罗。哀丝豪竹按新歌,红潮素脸春风和。主君观娱美人醉,报有无情使车至。几丛兰麝俱委尘。独指绿珠可当意。众中偏是承恩深,妾身虽贱无二心。君前判命效一死,玉笛收声红日沉。轻裾飘向阑干角,花钿散地金钗落。到头不负齐奴约,犹胜识字涧投阁。

风过林花落,雨余溪水浑。飞云停不去,低回恋幽轩。夕阳下平楚,远树见渔村。奄忽夏已徂,忧怀纡且烦。四体弗能勤,兴言愧鹿门。吁嗟刘景升,车骑枉山樊。

世羡官高大。又谁知、几多卿相,身荣名坏。我辈相逢无愧色,彼此苍颜健在。又容易、分携越海。写出阳关离别恨,看一行、雁字斜飞界。天下宝,愿自爱。白衣苍狗须臾改。久冥心、鸡虫得失,晏鸟鹏迟快。君带貂蝉头上立,老我荷衣草带。肯此膝、向人雅拜。远饯元非趋炎者,二十年

诗老吾衰矣,秋风又飒然。黄花香五度,八十太公年。

世人无远韵,挟策干浮云。识字仅有数,得志无短檠。太丘妙家法,不肯卤耕耘。藏书浩无际,兀坐观沧溟。寒陋鄙李邕,假书勤朝昏。过眼如杜甫,散为笔下神。一家今四杰,射策到王庭。自视犹细事,家塾方讨论。嗟我未闻道,政作钻纸蝇。会同阿戎去,从公问斲轮。

月到荆江上,轻帆莫远扬。水摇龙影动,风送雁声长。北斗回秋柄,南辰耿夜光。徘徊舒一啸,诗兴落潇湘。

千峰消积雪,岩溜声清切。回首睹梅开,疑是梅花裂。

昨夜洞庭月, 今宵汉口风。 明朝何处去? 豪唱大江东!

有得许多泪。又闲却、许多鸳被。枕头儿、放处都不是。旧家时、怎生睡。更也没书来,那堪被、雁儿调戏。道无书、却有书中意。排几个、人人字。

万里东归白发翁,闭门不复与人通。绿樽浮蚁狂犹在,黄纸栖鸦梦已空。薄技徒劳真刻楮,浮生随处是飞蓬。湖边吹笛非凡士,傥肯相从寂寞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