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初秋诗

落星初伏火。
秋霜正动钟。
北阁连横汉。
南宫应凿龙。
祥鸾栖竹实。
灵蔡上芙蓉。
自有南风曲。
还来吹九重。

作品评述

诗词:《奉和初秋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庾信

落星初伏火。
秋霜正动钟。
北阁连横汉。
南宫应凿龙。

祥鸾栖竹实。
灵蔡上芙蓉。
自有南风曲。
还来吹九重。

中文译文:
落下的星星初次遮住了火光。
秋霜开始触动着古钟的声音。
北阁连绵着横亘的长城。
南宫应该凿凿地镂刻着神龙。

祥瑞的仙鸟栖息在竹林中。
灵秀的蔡州盛开着芙蓉花。
南风自有它的曲调,
再次吹来,飘荡在九重天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庾信的作品,描绘了初秋的景象,以及南北朝时代政治和文化的寓意。

诗中的第一句“落星初伏火”,形象地描述了星星的闪烁遮住了火光,意味着初秋的夜晚已经降临。第二句“秋霜正动钟”,通过秋霜触动古钟的声音,表达了季节转换的寓意,暗示着时光的流转。

接下来的两句“北阁连横汉,南宫应凿龙”,以政治隐喻的方式描绘了南北朝时代的局势。北阁连绵着横亘的长城,象征着北方的边塞防线;南宫则凿凿地镂刻着神龙,寓意着南方的宫廷权势。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祥鸾栖竹实,灵蔡上芙蓉”,展现了南方的自然景观。祥瑞的仙鸟栖息在竹林中,象征着吉祥和美好;灵秀的蔡州盛开着芙蓉花,描绘了南方的花园景色。

最后两句“自有南风曲,还来吹九重”,表达了自然的力量和美好的音乐。南风自有它的曲调,预示着和煦的南风将再次吹拂,飘荡在九重天上,给人们带来愉悦和享受。

整首诗以初秋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运用政治隐喻,表达了南北朝时代的政治局势和文化特点,同时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音乐之美的赞美。这首诗充满了意境和想象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手法,将诗人的情感与时代背景相融合,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艺术享受。

诗词推荐

见说长沙去,无亲亦共愁。阴云鬼门夜,寒雨瘴江秋。水国山魈引,蛮乡洞主留。渐看归处远,垂白住炎州。

花时懒出伴游人,暑雨深藏养病身。新宅丁丁厌斤斧,旧书寂寂卷垘尘。久将生事累诸子,顿敛浮根付一真。遗老斋成谋宴坐,澹然无语接来宾。

春令夙所奉,驾言遵此行。途中却郡掾,林下招村氓。至邑无纷剧,来人但欢迎。岂伊念邦政,尔实在时清。短才滥符竹,弱岁起柴荆。再入江村道,永怀山薮情。矧逢阳节献,默听时禽鸣。迹与素心别,感从幽思盈。流芳日不待,夙志蹇无成。知命且何欲,所图唯退耕。华簪极身泰,衰鬓

介圭成礼下中天,春物虽阑色尚妍。园吏望尘皆辟户,肩舆回步即开筵。波涛凌乱靴旁锦,风雨纵横拨底弦。洛邑衣冠陪后乘,寻化载酒愿年年。

竹间水际情怀好,月下风前意思多。洛社过从无事日,非吾数辈更谁何。

逝矣经天日,悲哉带地川。寸阴无停晷,尺波岂徒旋。年往迅劲矢,时来亮急弦。远期鲜克及,盈数固希全。容华夙夜零,体泽坐自捐。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俛仰逝将过,倏忽几何间。慷慨亦焉诉,天道良自然。但恨功名薄,竹帛无所宣。迨及岁未暮,长歌乘我闲。

巽二初分北帝权,忽飘瑞叶表丰年。随车逐马难为比,入隙开帘绝可怜。冻锁官梅枝袅娜,寒欺塞雁影联翩。袁安门闭惟高卧,遥忆溪头访戴船。

山脚草深樵径没,溪头水落石梁高。一川风露无人占,古柳玄蝉处处号。

蹈月敲门访病夫,问来还是雪堂苏。不知把烛高谈许,曾举乌台诗帐无。

户牖见通,墙壁生碍。簸箕有唇,洞庭无盖。

烟树重重水乱流,马嘶残雨晚程秋。门前便是仙山路,目送归云不得游。

晓镜摇空髻耸丫。夜盘承露掌分叉。翠芳绰约总无华。欲往从之空怅望,潜虽伏矣莫藏遮。淤泥深处瑞莲花。

从来造化有何私,自是梅花南北枝。只为北枝太寒苦,东君消息故应迟。

庭垂箔。数点杨花飞落。倚遍阑干人寂寞。闲铺棋一角。客里春寒偏觉。睡起春衫偏薄。想得故山猿共鹤。笑人身计错。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 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世人宝珠玉,往往身殉之。日遇佳山水,谁复知其奇。余本邱壑士,烟霞夙所怡。结楼清溪上,青山匝四维。去宫接水殿,瑶草杂琼枝。丹碧纷纷见,星河面面垂。阴晴多异赏,陟降穷二仪。离朱不易辨,绘画空复施。万状归目睫,百宝呈参差。藏珠与怀璧,娖娖徒尔为。

崆峒日暖岚峦丽,章贡桃花春涨豪。避传封人候骢马,道旁武吏合鞬櫜。

萧萧华发映衰容,惭愧高僧叹不逢。游宦终身空处处,尘埃何日退重重。已甘憔悴鸡群鹤,犹胜劬劳旱岁龙。回首不堪膏火热,试求甘露洒青松。

君在桐庐何处住,草堂应与戴家邻。初归山犬翻惊主,久别江鸥却避人。终日欲为相逐计,临岐空羡独行身。秋风钓艇遥相忆,七里滩西片月新。

形骸违学宦。狭巷幸为闲。虹回或有雨。云合又含寒。横湖韵鹤下。回溪狭猿还。怀贤为荣卫。和缓惠绮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