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濠州观鱼台作)

渺渺楚天阔,秋水去无穷。
两淮不辨牛马,轻浪舞回风。
独倚高台一笑,圉圉游鱼来往,还戏此波中。
危槛对千里,落日照澄空。
子非我,安知我,意真同。
鹏飞鲲化何有,沧海漫冲融。
堪笑E44C溪遗老,白首直钩溪畔,岁晚忽衰翁。
功业竟安在,徒自兆非熊。

作品评述

《水调歌头(濠州观鱼台作)》是宋代诗人叶梦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渺渺楚天阔,秋水去无穷。
无边无际的楚天广阔,秋水无尽无穷。

两淮不辨牛马,轻浪舞回风。
在两淮地区,无法分辨牛和马,轻浪随风舞动。

独倚高台一笑,圉圉游鱼来往,还戏此波中。
孤独地依靠在高台上,微笑着,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我也在这波浪中嬉戏。

危槛对千里,落日照澄空。
站在危险的栏杆旁,面对千里,夕阳照耀着晴空。

子非我,安知我,意真同。
人与人之间相互并不了解,又如何能够真正理解我的心意。

鹏飞鲲化何有,沧海漫冲融。
巨鹏展翅飞翔、鲲鱼化身的景象何曾有过,辽阔的大海融合在一起。

堪笑E44C溪遗老,白首直钩溪畔,岁晚忽衰翁。
可笑的是,这条E44C溪留下的老人,白发垂直地钓在溪边,年岁已经晚了,突然变得衰老。

功业竟安在,徒自兆非熊。
曾经的功业究竟在哪里,只是自己自吹自擂,并非真正的英雄。

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描绘广阔的天空、无尽的水面和自由的鱼儿,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由自在、无拘束境界的向往。诗中还暗含了对人与人之间理解的困难和对自己功业的反思。整首诗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豪放洒脱的气息,展示了叶梦得的诗人风采。

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叶梦得的文学成就

  叶梦得的创作活动,以南渡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词不出传统题材,作风婉丽。其词集第一首〔贺新郎〕词,相传为应真州妓女之请而写,播于歌者之口,正代表他早期词作的格调。但这类词在《石林词》中为数甚少。关注说他“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合处不减靖节、东坡之妙”(《题石林词》)集中所存,大抵属此,如毛晋所说“不作柔语□人”(《石林词跋》)。可见他随着社会的巨变而学习苏轼词风,用词抒发家国之恨和抗敌之志。如〔念奴娇〕“云峰横起”就完全模仿苏轼“大江东去”,并用原韵。〔鹧鸪天〕“一曲青山映小池”更将苏诗组织入词。他写景是“汹涌三江,银涛无际,遥带五湖深”(〔念奴娇〕),咏怀是“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水调歌头〕),与张元干、张孝祥等词人一样,都是辛派词的先驱。苏轼词的豪放,原本包括沉雄与清旷两个方面,叶梦得也有不少清旷之作,如“生涯何有但青山,,小溪湾,转潺□;投老归来,终寄此山间”(〔江城子〕),“柳絮尚飘庭下雪,梨花空作梦中云,竹间篱落水边门”(〔浣溪沙〕)。当然他的成就尚不能与苏轼比肩。恰如王灼所言,在苏派词人中晁补之、黄庭坚是学苏而得其七八分者,而叶梦得则得六七分(《碧鸡漫志》卷二)。

  叶梦得兼善诗文。其诗如翁方纲所评:“深厚清隽,不失元□诸贤矩□。”(《石洲诗话》卷四)他学问博洽,精熟掌故,藏书又富,于《春秋》、《礼记》、《论语》、《孟子》诸书,均有辨释著述。《石林燕语》10卷与《避暑录话》2卷,记叙朝章国典、旧闻时事,足以资考证,补史缺。又有《石林诗话》2卷。方回说它“专主半山,阴抑苏黄”(《瀛奎律髓》卷二十四),实则“其所评论,往往深中□会,终非他家听声之见、随人以为是非者比”(《四库全书总目》)。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石林总集》100卷,《建康集》10卷,《审是集》8卷。今仅存《建康集》8卷。其词当时即单集刻行。《直斋书录解题》著录《石林词》1卷。流传有吴讷《百家词》本,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叶德辉《石林遗书》本。《全宋词》据紫芝漫抄本 增补,共辑存词102首。

叶梦得的生平

家庭背景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吴县(今江苏省苏州)人。叶梦得出身文人世家,其从祖父为北宋名臣叶清臣(《避暑录话·卷下》:“曾从叔祖司空道卿,庆历中受知仁祖,为翰林学士。”)四世祖叶参为咸平四年进士,官至广禄卿。母亲晁氏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之妹。

仕宦生涯
  叶梦得“嗜学蚤成,多识前言往行,谈论亹癖不穷”,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调丹徒尉。徽宗时官翰林学士。高宗建炎二年(1128)授户部尚书,迁尚书左丞。绍兴元年(1131)起为江东安抚大使,兼知建康府。八年授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总管四路漕计。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十二年移知福州。陈振孙说他“平生所历州镇,皆有能声。”十二年移知福州。晚年隐居家乡湖州卞山石林谷,自号石林居士,以读书吟咏自乐。
  宋徽宗即位后,先后任婺州教授,议礼武选编修等官。入京后与当权丞相蔡京交往密切,用蔡京荐,召对,言:“自古帝王为治,广狭大小,规模各不同,然必自先治其心者始。今国势有安危,法度有利害,人材有邪正,民情有休戚,四者,治之大也。若不先治其心,或诱之以货利,或陷之以声色,则所谓安危、利害、邪正、休戚者,未尝不颠倒易位,而况求其功乎?”上异其言,特迁祠部郎官,累迁翰林学士。
  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以读书吟咏自乐,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宋史有传。

叶梦得的藏书故实

  绍兴十年(1140)为资政殿学士、兼福建安抚使。后辞官归,退居湖州光山石林别馆。学问洽博,工文词,间有感怀国事之作。其文词风格接近苏轼。好蓄书,宣和五年(1123)筑别馆于石林谷,建藏书楼以贮书,藏书总量逾10万卷以上,史称“极为华焕”,与宋宣献同称两大藏书家。皇统七年(1147),其家遇火,藏书楼荡为瓦砾,10万卷藏书化为灰烬。次年遂忧病卒。他提倡建公共藏书楼,以供众人阅读。他建“紬书阁”,取太史公金匮石室之意,以藏公用之书,列藏书目录于左方,具有公共藏书馆之性质。作有《紬书阁记》,专记其藏书之故实。

诗词推荐

意外无忧心,予尽岂厌贫。索钱纷债主,赊药愧医人。坐丧高标尽,时惊俗态新。残书亦懒读,满架付埃尘。

水调歌头

隆然新堂,治所中间。江岭环匝,州瘠以寒。吾氓蚩蚩,吏有夺欺。侯登新堂,来辑来绥。新堂隆然,侯远近望。力纾吾氓,俾获其仰。瘠吾与食,寒吾与纩。导尔嬉娱,废尔凄怅。堂富众产,左右后前。沼魴屿鸟,春棠夏莲。莫莫者葛,荫五亩馀。尔动尔植,其宁尔居。侯讌新堂,宾僚接

水调歌头

林下狂歌不帖腔,帖腔安得谓之狂。小车行处莺花闹,大笔落时神鬼忙。门掩柴荆闤闠远,墙开瓮牖薜萝香。一般天下难寻物,洛浦清风拂面凉。

水调歌头

孰计还家底许居,政犹秋雨堕芙蕖。只今敢谓岁不与,自省从来术故疏。刍秣可怜哀病颡,江湖宁得欠舂锄。小舟已向山阴去,但遣和诗慵报书。

水调歌头

济世非无策,迷邦讵可求。昏酣酒垆卧,萧散竹林游。俗眼嗟人废,穷途逐涕流。何公真礼法,甯免疾如雠。

水调歌头

今夜行云何处。还是月华当午。倚遍曲阑桥,望断锦屏归路。空去。空去。梦到绿窗朱户。

水调歌头

风烟世事不堪听,勿谓封侯胜白丁。老眼隔年新旧历,归心连夜短长亭。一声蜀鸟惊胡蝶,十幅蛮花寄鹡鴒。更向坦斋夫子道,近来双鬓已星星。

水调歌头

昨日分携后,回头望竹关。相亲唯白水,所见但青山。云近人家远,苔生石径斑。闻钟知有寺,又在渺茫间。

水调歌头

名山起高兴,不惜马首东。沙边一着眼,翠光已浮空。踏遍桑柘村,所向渐不同。溪细山疑合,谷转路始穷。莹净白玉界,芬馥青莲宫。元知境过清,乘春乃昭融。尚馀半残花,伴我酒颊红。拂石爱少藓,披林怯多风。安得身无事,来时禅寂翁。虑沉灯影外,慧发鸟声中。庶遂老岩壑,此行

水调歌头

身外无穷百不闻,算沙活计亦慵论。斋余闲倚蒲团瞑,只有溪声落耳根。

水调歌头

震旦狂禅沸不支,一灯慧命续如丝。灵山未歇宗风歇,已过庞家日眚时。

水调歌头

堪笑山阳汉鼎移,智如文若岂难知。定嫌佐命居人后,略一昌言死亦痴。

水调歌头

圣贤不浪出,处士匪怀居。孔明是何人?高卧南阳庐。躬耕良自苦,待时故踌蹰。所为梁父吟,岂比封禅书?

水调歌头

洛人皆种花,花发有时阑。君家独种玉,种玉产琅玕。子弟守家法,名声耸朝端。岁时归拜庆,闾里亦相欢。西台有道气,自少服灵丸。春酒养眉寿,童颜如渥丹。清谈不倦客,妙思喜挥翰。壮也已吏隐,兴余方挂冠。临风想高谊,怀禄愧盘桓。

水调歌头

江上秋花无数生,红红白白照江明。当年茂苑看曾厌,今日荒村望急惊。泣雨羁臣愁去阙。歌风艳女惜倾城。萧条欲别那拼得,移向东篱配菊英。

水调歌头

一自离乡国,十年在咸秦。泣尽卞和血,不逢一故人。今日旧友别,羞此漂泊身。离情吟诗处,麻衣掩泪频。泪别各分袂,且及来年春。

水调歌头

运阴不肯解,山雾尝霏霏。积润日已滋,厌浥沾人衣。展转厌早起,隔窗问晴晖。幸闻太阳出,身体轻欲飞。

水调歌头

乱草窠中,打成一片。坐卧寂然,真机顿现。

水调歌头

四海文公书,行世日杲杲。晚年制作心,三礼重探讨。质文贵时宜,消长关世道。烱然百圣心,来哲当有考。

水调歌头

玉笥风回峡山雨,两公对床方软语。少公一生吟样臞,长公半醉少公扶。白头兄弟不多有,面如橘红不关酒。紫荆花开连理枝,孝友未要时人知。

水调歌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