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丘逢甲的《题刘铭伯制科策后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zǎo wén shēng jià zhòng lóng mén , yī shū hōng chuán kòu jiǔ h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龙门:1.即禹门口。在山西河津西北。2.比喻声望高的人。3.科举试场的正门。4.汉朝司马迁生于龙门,故以龙门代指司马迁。5.也叫伊阙。在河南洛阳南。有著名的龙门石窟。6.地名。在广东惠州。
闻声:听到声音。听到消息。
声价:声价shēngjià名声和社会地位声价倍增。
轰传:盛传,纷纷传说。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原诗
早闻声价重龙门,一疏轰传叩九阍。
吾辈当为天下计,此才岂藉特科尊!
愁边在陆龙蛇起,梦里当关虎豹蹲。
诵罢高文鸡喔喔,何时对舞共刘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