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祀圜丘乐章·雍和

钦惟大帝,载仰皇穹。
始命田烛,爰启郊宫。
云门骇听,雷鼓鸣空。
神其介祀,景祚斯融。

作品评述

《郊庙歌辞·祀圜丘乐章·雍和》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不详。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尊崇至高的大帝,我们怀着崇敬之情望着皇穹。开始点燃田间的蜡烛,打开郊庙的宫门。云门震撼人心,雷鼓在空中响起。神灵降临,景德融合。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至高无上的大帝的敬意和崇拜之情。仪式开始时,田间的蜡烛点燃,宫门敞开。在祭祀过程中,气氛庄严肃穆,雷鼓声响彻云霄。神灵接受了我们的祭祀,祥和的景德降临于人间。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郊庙祭祀的盛况,展现了唐代人民对上天神灵的崇敬之情。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祭祀仪式的场景,通过诗意的表达使人感受到庄严肃穆的氛围。诗中的云门和雷鼓形容诗人内心深处的敬畏和感动,彰显了祭祀仪式的庄重和神圣。最后一句表达了神灵的降临,以及带来的吉祥和和谐景德,给人以美好的寓意。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力量的语言,描绘了一场庄严肃穆的祭祀仪式,展示了唐代人们对神灵的虔诚崇拜。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人们感受到神圣的氛围和庄重的仪式,同时也传递了神灵降临所带来的吉祥和祥和。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寓意平生止墨卿,转喉无奈触钱神。敢将名利期当世,直欲文章似古人。积雨尚添门外辙,颠风不扫甑间尘。倦游傥有凌云赋,肯为黄金巧致身。

秦人弊申韩,亡梁以崇佛。六经独何罪,莽亦窃大物。堪嗟二百年,吾道功第一。熙丰余论在,河洛诸贤没。

吾师视化身,一念即遗尘。岩谷藏虚塔,江湖散学人。云迷禅处石,院掩写来真。寂寞焚香后,闲阶细草生。

白头宁俯仰,自觉住山非。旧业双松在,初秋一锡归。从人借茶具,就日补寒衣。团党委见新诗久,朝来叩我扉。

悲欢聚。世事天谁管。梳去梳来双鬓短。镜里看看雪满。燕南十月霜寒。孤身去住都难。何日西窗灯火,眼前儿女团栾。

香炉峰下宅天官,三界方知可往还。白石眼前分世路,紫云头上接天班。沧溟岂隔毫芒内,忆劫皆归瞬息间。但得心源到真境,凌虚鸾鹤会跻攀。

根苒不自武陵乡,挟暖凌寒独有光。韵过海棠春带露,红羞篱菊晚经霜。宅仙本结千年实,瑞世仍开十月芳。过插一枝谁称面,后堂杨柳舞霓裳。

旌麾曾驻鉴湖边,别去匆匆又两年。清夜梦分千里月,同乡人名一方天。素知心事有鸥在,欲寄音书无雁传。见说使星临浙右,明朝便买渡江船。

马迹车声是处忙,经旬无客到龟堂。水初泛溢黏天绿,梅欲飘零特地香。世事纷纷人自老,岁华冉冉日初长。百钱不办旗亭醉,空爱鹅儿似酒黄。

五百人中第一仙。等闲平步上青天。绿袍乍著君恩重,黄榜初开御墨鲜。龙作马,玉为鞭。花如罗绮柳如绵。时人莫讶登科早,自是嫦娥爱少年。

奉敕追三樵,随侯傍道走。回头语李郎,唤取尔朱九。

女娲山下少人行,涧谷声中一鸟鸣。

一枝秾艳对秋光,露滴风摇倚砌傍。晓景乍看何处似,谢家新染紫罗裳。

关辅遗民意可伤,蜡封三寸绢书黄。亦知虏法如秦酷,列圣恩深不忍忘。

谁取一瓢去,虚劳九转功。徵杯惊羽化,开画叹幮空。已堕宁论甑,虽亡未失弓。人间閒得丧,尽付绿樽中。

巧留芳艳待春回,不爱霜飚苦折摧。应对群葩羞冷淡,数花并作一花开。

平时谩说醉为乡,对景今如石作肠。老去犹兴客中叹,春来刚制酒边狂。露桃烟柳为谁好,蜂蜜燕泥徒自忙。红紫打围歌笑地,暮年多感怕思量。

共造中郎室,明窗玩好奇。砚珍镌子石,琴古斲孙枝。篆鼎飘香远,茶瓯转味迟。自惭尘土累,清话得移时。

涓选休辰,于秋之杪。既齐既武,爰假祖庙。有侐们坤,旧章是俲。享祀奚为,天子纯孝。

记得移家白露时,秋风又是一年期。独怜零落溪边柳,那得长条系所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