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製真游殿成诗

宵昭灵猷顯,彤庭藻卫臻。
凤与回八景,龙旆驻三辰。
太古仙仪接,虚皇密诲伸。
天枝鸿绪远,殿翼旧规新。
实势承基壮,祥辉烛地频。
丛楹虹带绕,彩製玉霄邻。
致孝常尊祖,祈褫永庇民。
巍巍扃禁内,亿载奉元真。

作品评述

诗词:《奉和御製真游殿成诗》

宵昭灵猷顯,
彤庭藻卫臻。
凤与回八景,
龙旆驻三辰。
太古仙仪接,
虚皇密诲伸。
天枝鸿绪远,
殿翼旧规新。
实势承基壮,
祥辉烛地频。
丛楹虹带绕,
彩製玉霄邻。
致孝常尊祖,
祈褫永庇民。
巍巍扃禁内,
亿载奉元真。

中文译文:
夜晚的光辉闪耀,昭示着灵猷的显赫。
彤庭翠绿的花草丛中,卫士们庄严而至臻。
凤凰和回翔的景象,龙旗挥扬在三个辰宿。
远古的仙仪连接在一起,虚皇密语指引着。
天上的枝条延伸遥远,殿宇的翼展现旧的规矩与新的风采。
实力承载着坚实的基石,吉祥的辉光频繁照耀大地。
丛林中的柱子像彩虹一样环绕,华丽的玉宇与天空相邻。
表达对孝道的尊敬祖先,祈求永远的庇佑民众。
庄严肃穆的禁地内,亿万岁月中奉行真正的元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夏竦创作的《奉和御製真游殿成诗》。诗中以华丽、威严的描写手法,将皇宫中真游殿的壮丽景象描绘出来。

诗中描绘了夜晚的宫殿璀璨辉煌,昭示着灵猷的显赫。彤庭中的藻草丛生,卫士们庄严而至臻,展现出皇宫的庄严和华丽。

诗中提到了凤凰和回翔的景象,以及龙旗飘扬的壮丽景象,象征着皇室的尊贵与威严。

诗中还描绘了太古的仙仪,虚皇的密语,天上的枝条延伸遥远,这些都展示了皇宫的神秘与庄严。

诗中提到了殿宇的翼展现旧的规矩与新的风采,表示皇宫在传承中保持着庄严的传统,同时也不断发展创新。

诗中还强调了实力承载着皇宫的基石,吉祥的辉光频繁照耀大地,表达了皇宫的威严和荣耀。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孝道的尊敬祖先,祈求永远的庇佑民众的愿望,展示了皇宫的崇高与责任。

整首诗以宏伟的语言描绘了真游殿的壮丽景象,通过华丽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宋代皇宫的庄严与荣耀,以及皇宫对于传承和发展的重视。这首诗以威严庄重的笔调,展示了宋代皇宫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蕴含了对传统和家族价值观的尊重。

作者介绍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爲润州丹阳县主簿,后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爲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歷知黄、邓、寿、安、洪、颍、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爲宰相,旋改枢密吏,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謚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夏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庄集》爲底本,参校清张杰过录、孔继涵跋本(简称孔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干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史记》、《三国志》、《天臺续集》等书。另从《天台续集》、《宋诗略》等书辑得集外诗六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日出杲杲安问萤,弨挂翻翻谁受檠。大哉风行水上涣,一夕泮尽峨峨冰。

丁君神灵斡天枢,一叱二龙遗戏珠。龙来求珠珠不与,吐下腥涎满庭宇。僧繇画柱真龙形,有龙来鬭风雷鸣。君篆灵符才入铁,龙走今存去时穴。予问此穴奚出龙,羽衣谓穴龙潭通。

云物荒荒苦未晴,客程惨惨易成惊。家贫纵乏淹留具,意合能忘赋咏情。底用飘然轻此去,未妨聊尔听流行。年来已是乖离数,况复相逢俱老生。

鸟羣嬉。感寤长怀。能不永思。永思伊何。思齐大仪。凌云轻迈。托身灵螭。遥集玄圃。释辔华池。华木夜光。沙棠离离。俯漱神泉。仰叽琼枝。栖心浩素。终始不亏。

诗家才子酒家仙,游宦曾依积水边。窗户动摇三岛树,琴尊安稳五湖船。罗浮道士分琼液,锦席佳人艳楚莲。今日相逢朗吟罢,满城砧杵一灯前。

早开菖叶劝耕辰,八月繁华又一新。旧日举人应最喜,桂闱秋报杏园春。

武帝升天留法曲,凄情掩抑弦柱促。上阳宫人怨青苔,此夜想夫怜碧玉。思妇高楼刺壁窥,愁猿叫月鹦呼儿。寸心十指有长短,妙入神处无人知。独把梁州凡几拍,风沙对面胡秦隔。听中忘却前溪碧,醉后犹疑边草白。

自知气发每因情,情在何由气得平。若问病根深与浅,此身应与病齐生。

小借园林一饷閒,相携送客上天关。頺龄晚岁凄凉里,今日明朝聚散閒。极目烟云方渺渺,满蹊桃李正斑斑。老来尚被冠裳缚,坐对渔舟亦厚颜。

语妙何妨石作肠。

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不知深林事,但有麏麚迹。

微江春水绿於蓝,两岸花开雪满岩。纵棹中流望山顶,晴云如絮乱毵毵。

浮屠百尺绝花尘,一望霜林暮色匀。啸傲自然能远俗,步趋何必不随人。参军帽落嘲谁解,□□□残草作茵。却羡东篱陶处士,菊花犹插碧纱巾。

早年闻有蒯先生,二十馀年道不行。抵掌曾论天下事,折腰犹悟俗人情。老还上国欢娱少,贫聚归资结束轻。迁客临流倍惆怅,冷风黄叶满山城。

一童纵牛眠柳阴,一叟渡牛陂水深。此眠定无南可梦,此渡不忧人鮓瓮。蓑风笠雨开荒寒,是谁幻化生毫端。嘻其太平古天下,不然人牛两奚暇。

扁舟过寂寞,十诗继骚雅。定是王弘孙,犹记南山下。

天光水色合为一,舟出西城犹落日。一规忽见寒璧升,万顷坐叹溶银溢。哀哀姑恶诉何苦,熠熠萤火光自失。苇低时见小艇过,水响遥知大鱼出。铜壼玉酒我径醉,短发垂肩蓬不栉。缓篙溯月勿遽行,坐待湘妃鼓瑶瑟。

久匣菱花懒一窥,都忘挟弹洛阳时。若非病起临池水,白尽须眉不自知。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翦,凤膺微涨,玉肌匀绕。木落淮南,雨睛云梦,月明风袅。自中郎不见,桓伊去后,知孤负、秋多少。闻道岭南太守,后堂深、绿珠娇小。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嚼徵含宫,泛商流羽,一声云杪。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

万花开遍郑花明,风堕纖纖萼频□。小白挼香传七里,繁英筛雪饯三春。无言甘作凌波弟,有意端凝老子身。叶染嫩黄成色易,苔阶积糁总归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