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徽州赴湖北漕

徂徕千丈松,阅世耸绝壁。
高标上霄汉,峻节贯金石。
惟有孤生竹,亭亭附微植。
月夜借清景,春朝分秀色。
托根未渠央,万牛挽山泽。
昂藏转江湖,夷路入王国。
明堂五云上,一柱屹天极。
可望不可攀,清都与尘隔。
依然此清士,空山淡愁间。
悲吟发清籁,摇荡风雨夕。

作品评述

《送李徽州赴湖北漕》是宋代范成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徂徕千丈松,阅世耸绝壁。
高标上霄汉,峻节贯金石。
惟有孤生竹,亭亭附微植。
月夜借清景,春朝分秀色。
托根未渠央,万牛挽山泽。
昂藏转江湖,夷路入王国。
明堂五云上,一柱屹天极。
可望不可攀,清都与尘隔。
依然此清士,空山淡愁间。
悲吟发清籁,摇荡风雨夕。

译文:
远离人烟的千丈高松,俯瞰世态的险峻山壁。
标志高耸入云,刚毅的品质贯穿金石。
唯有独生的竹子,婉约地依附微小的地方生长。
月夜借景,春晨分明的美色。
根系尚未到达水渠,却有万牛拖曳山泽。
豪情藏身转经江湖,平凡的路途踏入王国。
在明堂上升起五彩的云朵,一柱矗立在天空的尽头。
可望却不可攀,清净的都城与尘俗隔绝。
仍然是这位清雅的士人,在寂静的山林里流露淡淡的忧愁。
悲吟发出清脆的声音,摇曳在风雨交加的夜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为蓝本,通过描写山林的松树、竹子,以及月夜和春晨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的千丈高松和险峻山壁象征着坚定不移的品质和对世俗的超脱。松树高耸入云,犹如人们应该立志追求卓越,不被外界干扰所动摇。山壁的险峻则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但这种坚韧的品质能够贯穿金石,显示出诗人对坚强意志和刚毅品质的推崇。

诗中的竹子则以其婉约的生长方式,表达了对清雅和谦逊的追求。竹子虽然生长在微小的地方,但依然能够给人带来美的感受。这种婉约的特点与前文所述的松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主张在坚定中保持柔软。

诗中的月夜和春晨的景色描绘了美好的自然环境。月夜借景和春朝的美丽色彩,使整首诗词增添了一种宁静和愉悦的氛围,呈现出自然的生机和美好的一面。

诗的后半部分以山泽、江湖和都城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诗中提及的万牛挽山泽、昂藏转江湖以及夷路入王国,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奋斗的激情。明堂上升的五彩云朵和屹立天极的柱子,表达了对尊严和崇高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无法触及的理想和远大目标。

最后几句描述了诗人的境遇和心境。清净的都城与尘俗相隔,诗人作为清雅的士人,仍然保持着一份淡泊和超然。他在空山中发出悲吟的声音,如同清脆的音符,摇曳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这种清雅的情绪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冷静观察。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范成大独特的情感和思想。他以自然景物的坚韧和婉约为比喻,寄托了对人生追求的理想和价值观的探索,同时也抒发了对现实的冷静思考和超然态度。这首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思考和情感的流露。

作者介绍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宅成天下借图看,始笑平生眼力悭。地占百湾多是水,楼无一面不当山。荷深似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荡间。只恐中原方鼎沸,天心未遣主人闲。

翚飞高插女星光,可是溪山属沈郎。眼力拓开千里远,楼身抬起一寻强。争观王谢新题壮,不数齐梁旧事荒。谁识倚阑真乐处,清风明月浪篇章。

深谷不易到,烟霞真胜游。翻身渺云海,长啸落沧洲。曙色枫林晓,天香桂子秋。更期南涧石,重约泛浮丘。

畴昔云天一覩披,十年徒有梦追随。担簦已负异时志,仰斗今余后学师。夜壑舟亡人孰秘,少微名在世空悲。嗟嗟莫致徐刍奠,掩袂伤心陨泪洟。

芳年正是香英嫩。天与娇波长入鬓。蕊珠宫里旧承恩,夜拂银屏朝把镜。云情去住终难信。花意有无休更问。醉中同尽一杯欢,归后各成孤枕恨。

黄金柳嫩摇丝软。永日堂堂掩。卷帘飞燕未归来。客去醉眠欹枕、殢残杯。眉山浅拂青螺黛。整整垂双带。水沈香熨窄衫轻。莹玉碧溪春溜、眼波横。

拥衾多不寐,吟思被愁分。雪气冲帘入,鸿声带雨闻。儿饥因废学,亲没未营坟。何致贫如此,肝肠痛莫云。

已回邻面三年粉,又结寒丝几许冰。

琼瑶一族带花来,便斸苍苔手自栽。喜见唐昌旧颜色,为君判病酌金罍。

道人一亩宅,乃在清江浔。山童解迎客,开户花木深。幽草有远意,仙禽无俗言。剑气或成虎,丹光欲流金。丸中探日月,画前见天心。

雪晴河水正流澌,风卷惊蓬满眼飞。客路飘飘携一锡,禅房寂寂掩双扉。曹溪衣钵何年得,庐阜香灯几日归。贤守相逢膜拜后,都人争劝施珠玑。

东门之墠[1],茹藘[2]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北平上谷当时守,气略人推李广优。还见子孙持汉节,欲临关塞抚羌酋。云边鼓吹应先喜,日下旌旗更少留。五字亦君家世事,一吟何以称来求。

只将梦幻视浮生,志念俱消岂复增。竹杖芒鞋轻胜马,布衣蔬饭淡於僧。睡魔为祟勤呼茗,病眼羞明懒近灯。好把金鎞轻掠削,近来知有阿谁能。

金华山云如纸薄,澄江赤日烁欲涸。田家生怕牛饿死,满田焦禾任牛嚼。禾尽牛肥尚可为,县吏催租出牛缚。缚牛到市多卖钱,了租背上无腷膊。新传县官昨夜到,坐席未暖行出郭。西郊蓦地阴云生,狂雷一下颠快阁。雷声转大人转惊,两耳何曾闻雨落。雷收云散天一色,只见高田有鱼跃。

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听曲知甯戚,夷吾因小妻。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洗拂青云上,当时贱如泥。朝歌鼓刀叟,虎变磻溪中。一举钓六合,遂荒营丘东。平生渭水曲,谁识此老翁。奈何今之人,双目

枕溪曲室巧涵虚,黄卷旁罗恣卷舒。单族未应惭四姓,寸阴端合竞三余。麟毛不具羞文虎,狸骨空传尚墨猪。坐穴藜床逢掖事,那知新有鹤头书。

一身憔悴挂衣襟,半壁藤床倚树林。去日苦多休检历,知音谅少莫修琴。平康驴背驮残醉,谷雨花栏费朗吟。老向酒杯棋局畔,此生甘分不甘心。

云接平冈,山围寒野,路回渐转孤城。衰柳啼鸦,惊风驱雁,动人一片秋声。倦途休驾,淡烟里、微茫见星。尘埃憔悴,生怕黄昏,离思牵萦。华堂旧日逢迎。花艳参差,香雾飘零。弦管当头,偏怜娇凤,夜深簧暖笙清。眼波传意,恨密约、匆匆未成。许多烦恼,只为当时,一饷留情。

粗布宽衣下领袍。一襟潇洒,两袖飘飘。水云活计伴渔樵。过得今宵,莫问来朝。九节苍龙杖一条。仙经数卷,肩上横挑。腰间悬个小丹飘。行也逍遥,坐也逍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