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三首

竹鸡啼雨隔林塘,四月山深梅未黄。
水近洞门云气湿,葛花开上石眠床。

作品评述

《初夏三首》是宋代王镃的一首诗词,描述了初夏时节的景象。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竹鸡在雨中啼叫,隔着林塘的距离。
四月山深,梅花还未开放。
水靠近洞门,云气湿润。
葛花盛开在石制的眠床上。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竹鸡的啼叫和雨声交织在一起,穿透了林塘的距离,给人们带来了丰沛的自然声音。尽管四月已至,山中却依然笼罩着浓郁的青翠,梅花还未开放,展示了大自然的生命力与节奏。洞门附近的水气与云雾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湿润的感觉,仿佛大自然与人类的界限模糊了。而石制的眠床上盛开的葛花,更是初夏的象征,给人一种宁静、舒适和美好的感受。

赏析:
《初夏三首》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通过描写自然元素和生活场景,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人运用富有音乐感的诗句,表达了对初夏时节的深情。竹鸡的啼叫和雨声在诗中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彰显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同时,描绘山深梅未开的景象,传递了一种期待和希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尾巴和夏天的临近。水近洞门、葛花开在石眠床上的描写,展示了自然与人类的交融,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主线,通过描绘细腻的景象和富有音乐感的语言,展示了王镃对初夏时节的独特感受。这首诗以其简约而深入的描写方式,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富有诗意和美感的初夏世界,让人产生共鸣并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作者介绍

王镃,字介翁,平昌(今浙江遂昌)人。宋末官金溪尉。宋亡,遁迹爲道士,隠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结社唱酬,顔其所居曰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着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刊爲《月洞吟》一卷。入清,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嘉庆十九年族孙楠合刻爲《月洞诗集》二卷。事见本集卷首明柯挺,清涂以辀、王梦篆序。 王镃诗,以清光绪十三年刊《月洞诗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月洞吟》(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汝南市人眼,壶小天地大。谁知卖药翁,壶宽天地隘。李君血肉身,大化中一芥。天度三百馀,满腔粲蓍蔡。仙翁以过谪,长房以术败。造化多漏泄,鬼神争讶怪。君归视斯壶,口匏深覆盖。得钱且沽酒,日晚便罢卖。

(古有荒王,忘戒慎道,以逸豫失国,故为《至荒》之诗一章三韵十二句)国有世谟,仁信勤欤。王实惛荒,终亡此乎。焉有力恣谄惑,而不亡其国?呜呼亡王,忍为此心!敢正亡王,永为世箴。

大节元无玷,中心本不欺。排奸力扛鼎,忧国鬓成丝。方喜三旌召,俄兴一鉴悲。西风吹泪眼,夫岂哭吾私。

植植万物兮,滔滔根茎;五德涵柔兮,沨沨而生。其生如何兮秞秞,天下皆自我君兮化成。

山多豺虎水蛟鼋,万里归来只旧官。莫问苍生待君起,须知白发见亲难。高踪已逐飞鸿去,凡眼休将退鷁看。得句惊人须寄我,时时要看老波澜。

湘水茫茫春意关,岑郎一睡片时间。谁知行尽江南路,枕上离家枕上还。

身落天台古洞天,蒲团未暖又飘然。如何菴不琼台地,想是吾非桐柏仙。无复得餐三井水,未曾深结九峰缘。杖头挑月下山去,空使寒猿啸晓烟。

宵分独坐到天明,又策羸骖信脚行。每日除书空满纸,不曾闻有介推名。

五十五时官早休,即今七十复何求。亦思稍为儿孙计,政恐深贻祖父羞。岂不忆家良有说,偶然得酒更无忧。诸公富贵新桃版,我是春前旧土牛。

帝里谁无宅,青山只属君。闲窗连竹色,幽砌上苔文。远近高低树,东西南北云。朝朝常独见,免被四邻分。

小娉婷,清铅素靥,蜂黄暗偷晕。翠翘欹鬓。昨夜冷中庭,月下相认。睡浓更苦凄风紧。惊回心未稳。送晓色、一壶葱茜,才知花梦准。湘娥化作此幽芳,凌波路,古岸云沙遗恨。临砌影,寒香乱、冻梅藏韵。熏炉畔、旋移傍枕,还又见、玉人垂绀鬓。料唤赏、清华池馆,台杯须满引。

鱼鳅群出天将雨,蛙黾争鸣草满庭。莫道归休便无事,时时襏襫伴园丁。

江吞湖卷气俱豪,崛起孤峰百仞高。归为婵娟买丝屦,却应还我所忘刀。

呼白新夸好手身,望尘星散渔阳滨。亦知赌胜轻七尺,不是金盘一掷人。

拙诗在壁无人爱,鸟污苔侵文字残。唯有多情元侍御,绣衣不惜拂尘看。

前辈高风不可追,自来陵谷互推移。却怜当日题名者,不及征南办两碑。

子由在陈穷于丘,正若浅港横巨舟。每朝升堂讲书罢,紧合两眼深埋头。才名至高位至下,此事自属他人羞。犹胜俣俣彼贤者,手把翟籥随群优。岌如老鹤立海上,退避不与鶖鶬游。文章岂肯用一律,独取无间有神术。所蓄未尝资己身,搰搰恰如蜂聚蜜。有时七日不火食,支体虽羸心不屈。

君子小人正相反,上智下愚诚不移。冶葛根非连灵芝,奈何生与天地齐。

不远夔州路,层波滟滪连。下来千里峡,入去一条天。树色秋帆上,滩声夜枕前。何堪正危侧,百丈半山颠。

一种金籯业,相傅五世馀。贫同司马壁,富有善和书。四子供甘旨,诸生问起居。典刑无复在,丹放泣随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