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感怀(其七)》
拼音和注音
gū xíng kǔ nàn lì , gěng jiè shāng qí g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孤行:不顾别人反对而独自行事:~己见丨一意~。
苦难:(名)痛苦和灾难:受尽了~。[近]磨难。[反]幸福。
耿介:(书)(形)正直;不同于流俗:性情~|~之士。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孤行苦难立,耿介伤其躬。
世路有姿态,悠悠安所终。
美服光照人,言笑一何工。
抱鼓若籧篨,磬折如转蓬。
轻薄不可视,妖蛊谁能穷。
车马从狭邪,棘生九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