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父老望幸

鸾舆秦地久,羽卫洛阳空。
彼土虽凭固,兹川乃得中。
龙颜觐白日,鹤发仰清风。
望幸诚逾邈,怀来意不穷。
昔因封泰岳,今伫蹑维嵩。
天地心无异,神祇理亦同。
翠华翔渭北,玉检候关东。
众愿其难阻,明君早勒功。

作品评述

《东都父老望幸》是唐代郑馥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的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期望和祝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鸾舆长久停留在秦地,羽卫却空占洛阳。虽然那边的土地堡垒坚固,但这片川地却成了中心。龙颜羽状物仰望着白日,鹤发则面对着清风。期盼着赐福,渴望他的驾临永远不穷。因循古时所册封泰岳的传统,如今登上了维嵩。天地的心是一样的,神祇的道理也一样。翠华飞翔在渭北,玉检在等待关东。众人趋之若骛,期待着明君早日成就功绩。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热切期望,希望皇帝能够早日前来,赐予富贵和福祉。诗词中运用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如“鸾舆”、“龙颜”、“鹤发”等,突出了皇帝的崇高地位和伟大形象。另外,诗中还表达了群众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

整首诗词以豪放的词句和平仄押韵的结构,展现了一种欢欣鼓舞的情绪。通过对皇帝的称赞和期望,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治国理政的向往和对帝国兴盛的祝福。诗词虽然简练,但语言优美,表达力强,寄托了作者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期待,堪称唐代咏君佳作,充满了浓厚的情感和豪情壮志。

诗词推荐

还家不落春风后,数日应沽越人酒。池畔花深斗鸭栏,桥边雨洗藏鸦柳。遥怜内舍著新衣,复向邻家醉落晖。把手闲歌香橘下,空山一望鹧鸪飞。

宿鸟动前林,晨光上东屋。铜炉添早香,纱笼灭残烛。头醒风稍愈,眼饱睡初足。起坐兀无思,叩齿三十六。何以解宿斋,一杯云母粥。

群阴正胶轕,结作千丈冰,江河冻欲枯,雪意犹凭陵。舟楫不可济,水波那能兴。世路多风寒,履此何兢兢。本是污浊流,一合乃许凝。阳气动地回,阴无间可乘。一旦自消融,红日东方升。

复命经三峡,波澜极目愁。片云生断壁,孤石碍中流。道路连巴塞,风烟接楚丘。重来登望处,因念昔年游。

一忝中山守,仍班第四春。老应无所事,少尚不如人。适野愚谋短,将芜旧产贫。须惭丈二组,羁束最慵身。

落月西窗惊起,好个匆匆些子。□鬓□轻松,凝了一双秋水。告你,告你,休向人间整理。

太平无武备,一动未能安。庙算何时胜,人生到处难。役频农力耗,赋重女工寒。祗有旴江守,怜民不爱官。

美人貌如花,独立古道边。芳年抱幽思,艳裔春风前。春风固无情,桃李终欲言。不剪红豆枝,相思独悬悬。

抗表辞乌府,归山鬓未秋。朝簪还獬豸,尘世谢蜉蝣。拂袖人生事,县车帝命优。名光新日历,官占好词头。应宿郎曹美,寻仙物景幽。绣衣移蕙带,骢马换耕牛。对枕莲峰翠,当门瀑布流。妻闲栽药草,儿戏杂猿猴。买竹凭牙板,疏泉湿鹿裘。四推离督责,三院肯淹留。接武陶贞白,差肩

歌停檀板舞停鸾。高阳饮兴阑。兽烟喷尽玉壶干。香分小凤团。雪浪浅,露花圆。捧瓯春笋寒。绛纱笼下跃金鞍。归时人倚阑。

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黄?宁当念衰落,政尔事容光。及时且自好,来日殊未量。

何人指蒙昧,题作此轩名。天理自昼夜,道心无晦明。用当群物化,舍去一毛轻。磊磊山前寺,时闻钟声声。

新泉气味良,古铁形状丑。那堪风雪夜,更值烟霞友。曾过赪石下,又住清溪口。且共荐皋卢,何劳倾斗酒。

金盆水不暖,翠雀啄晴苔。

亚字桥亭面面风,六人同坐树阴中。松交归路如留客,石碍流杯故恼公。山色最怜春望绿,野花只作晋时红。夕阳啼鸟人将散,俛仰兴怀自昔同。

暝色起烟阁,沉抱积离忧。况兹风雨夜,萧条梧叶秋。空宇感凉至,颓颜惊岁周。日夕游阙下,山水忆同游。

诗礼传家,不名则利,谁能袖手安常。惟君宽厚,无较短论长。且自深居简出,清闲处、管甚炎凉。年未老,方逾强仕,家富更平康。秋声,风欲作,蓂留一荚,伏暑将藏。大贤初度日,对此称觞。叹凤帏虽冷落,喜御兰、得宠专房。见说宁馨少长,螟雏箕、学更高强。得闲趣,山中宰相,

高文不试紫云楼,犹得声名动九州。金马渐登难避世,蓬莱已近却回舟。烧城赤口知何事,许国丹心惜未酬。归卧镜湖聊洗眼,雨余万壑正争流。

天公岂相撩,馈以万顷玉。朝来一堪煮。茗碗荐新菊。窗中有佳致,一水卧寒绿。城闉閴在眼,况复见岩谷。相过二三子,共喜醅翁熟。狂歌且暂醉,夜半还秉烛。犹胜杜陵翁,山中掘黄独。

卷地惊风吹雨去,却看香雾轻浮。遥知清影遍南州。万峰横玉立,谁为此山留。邂逅一欢须共惜,年年长记今秋。平生江海恨飘流。元龙真老懒,无意卧高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