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二日渡湘登道乡台夜归得五绝

旧日书堂倚翠屏,只今栋宇尚高明。
门前恍若闻弦诵,虢虢绕墙流水声。

作品评述

《腊月二十二日渡湘登道乡台夜归得五绝》是宋代张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腊月二十二日渡湘登道乡台夜归得五绝

古时书堂倚翠屏,
如今建筑更高明。
门前仿佛闻弦诵,
绕墙流水虢虢声。

中文译文:
在腊月二十二日渡过湘江,登上道乡台的夜晚归来,写下五绝。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腊月二十二日夜晚经过湘江,回到道乡台的情景。首两句以对比的方式揭示了时光的流转,书堂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样子,如今的建筑更加高大、壮丽。这种对比给人以时光变迁的感慨,也暗示了作者对故时的怀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以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回到家门前的场景。作者感觉仿佛听到门前有人弹奏琴弦、吟诵,墙外流水的声音也仿佛绕耳,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景象。这种描述增添了诗词的意境,给人以宁静、温馨的感受。

整首诗以简练的五绝形式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家乡的思念之情,展现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家园的眷恋。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追忆和对平静宁和的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节奏流畅,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作者介绍

张栻(一一三三~一一八○),字敬夫(《诚斋集》卷九八《张钦夫画像贊》作钦夫),号南轩(同上书卷七三《怡斋记》作乐斋),祖籍绵竹(今属四川),寓居长沙(今属湖南)。浚子。从胡宏学,与朱熹、吕祖谦爲友。以荫入仕。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浚爲江淮东西路宣抚使,辟爲书写机宜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二)。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汤思退用事,主和议,随父罢。干道初,主讲岳麓书院。五年(一一六七),起知抚州,改严州。六年,召爲吏部员外郎兼权起居郎侍立官,寻兼侍讲,迁左司员外郎。明年,出知袁州,以事退职家居累年。淳熙元年(一一七四)起知静江府,广南西路安抚经略使。五年,除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七年卒,年四十八。有《论语解》、《孟子详说》、《南轩先生文集》等。事见《晦庵集》卷八九《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诚斋集》卷一一六《张左司传》,《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张栻诗,以明嘉靖元年刘氏慎思斋刻《南轩先生文集》(四十四卷,其中诗七卷)爲底本。校以明嘉靖缪辅之刻本(简称缪刻本)、清康熙锡山华氏刻本(简称康熙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诗词推荐

我来才见月初圆,两度池开并蒂莲。嘉瑞还来非偶尔,悬知连岁有丰年。

睡起唤茶犹未醒,强将物色与诗裁。杨花易遣为萍去,春梦难冯化蝶来。草信无名生自得,鹭知有性立还猜。出门一笑忘情景,濯足清江坐碧苔。

平生坐狷狭,无与同襟期。宁论马得丧,但问蛙公私。其初或取憎,其究还见思。不思亦何伤,此癖终难移。

孤光照还没,转益伤离别。妾若是嫦娥,长圆不教缺。

淡淡秦云薄似罗,灞桥杨柳拂烟波。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愁春一倍多。

楼观青红倚快晴。惊看陆地涌蓬瀛。南园花影笙歌地,东岭松风鼓角声。山绕水,水萦城。柳边沙外古今情。坐中更有挥毫客,一段风流画不成。

白白餈筒美,青青米果新。衰迟重时节,薄少遍乡邻。梅市花成幄,兰亭草作茵。极知欢意尽,强起伴游人。

手栽杨柳唤春归,唤得黄鹂语碧枝。惊起南窗一觉睡,满庭花影日高时。

天香薰透辟寒金,拂拂鹅黄汉额深。多谢西风唤幽梦,径随秋蝶到疏林。

鬼自揶揄刘伯龙,文穷断不怨天公。诸侯王表今安用,中圣贤人时一逢。凡事无心从我拙,独诗有癖与君同。檐花细雨从容夜,待发华鲸铿钜钟。

闲思连上景难齐,树绕仙乡路绕溪。明月夜舟渔父唱,春风平野鹧鸪啼。城边寄信归云外,花下倾杯到日西。更忆海阳垂钓侣,昔年相遇草萋萋。

堆胜横看白鹭洲,青原稳着钓台幽。鲁公翰墨师川句,访古何妨与一游。

湖岸见亭馆,谁家长锁门。主人宁好事,渌水但名园。借我安茅屋,容君共酒樽。风波正奔走,独立望江村。

碧柯摇曳声何许,阴阴晚凉庭院。露湿身轻,风生翅薄,昨夜绡衣初翦。琴丝宛转。弄几曲新声,几番凄惋。过雨高槐,为渠一洗故宫怨。清虚襟度漫与,向人低诉处,幽思无限。败叶枯形,残阳绝响,消得西风肠断。尘情已倦。任翻鬓云寒,缀貂金浅。蜕羽难留,顿觉仙梦远。

自小弄丝来,惊多去复回。沙头晚风起,波上夕阳开。

平津旧东阁,深巷见南山。卷箔岚烟润,遮窗竹影闲。倾茶兼落帽,恋客不开关。斜照窥帘外,川禽时往还。

陌上缤纷枝上稀,多情犹解扑人衣。双成酒道迎王母,十里蒙蒙绛雪飞。

老农喜说田家早,缺月疏星穿木杪。洗铮燎草作晨炊,麦饭咽甘虫食蓼。儿牵秧马妇携笠,泥滑不嫌春雨少。平畴拍拍水连堤,姑恶数声天欲晓。

平时兄弟间,如友相箴规。每於和顺中,切切而偲偲。笔砚三十年,风雨无停披。草衣而粝食,穴坯而败帷。子文实胜仆,而我先子飞。子不以脱获,便废锄与犁。有文绩如丝,有锋利如锥。拓开大规橅,不作小干枝。果然升春宫,粗惬心所期。对床味可永,今又征行西。此别固不惜,岂无

仙翁服食久遗年,且作童儿戏眼前。井上辘轳休轧轧,檐间风露自溅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