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笔赠照老用前韵

三窟驱除后,千毫束缚初。
得封才五等,进位合中书。
炯炯银钩粲,翩翩薤叶疎。
恶诗同遣赠,荒类要君锄。

作品评述

《以双笔赠照老用前韵》是宋代诗人李流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窟驱除后,千毫束缚初。
得封才五等,进位合中书。
炯炯银钩粲,翩翩薤叶疏。
恶诗同遣赠,荒类要君锄。

诗意:
这首诗词以赠送双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赠予者照老的敬重之情。诗人通过赞美照老的才能和功绩,表达了对其辛勤工作所取得的成就的赞赏,并将自己创作的诗词作为礼物,表达了诗人对照老的友好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照老的敬佩之情。诗中的“三窟驱除后,千毫束缚初”,形象地描绘了照老在克服困难后,创作才华初显的情景。接着,“得封才五等,进位合中书”,诗人称赞照老的才华被赏识,获得了官职的提升,成为中书合符的官员,从而表达了对照老的赞美与祝贺。

诗词中的“炯炯银钩粲,翩翩薤叶疏”,形容了照老的才思敏捷和作品的亮丽生动。炯炯银钩粲,形容银色的笔钩闪闪发光,翩翩薤叶疏,则形容薤叶般的书法字迹疏朗飘逸。这些形象的描绘使得诗词更加生动鲜明。

最后两句“恶诗同遣赠,荒类要君锄”,表达了诗人对照老的赠诗的谦逊之情,将自己的作品比喻为庸俗之物,希望照老能够将其看作杂草一般除之而后快,进一步彰显了诗人对照老的尊敬和友好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照老才能的赞美、对其工作成就的赞赏以及对照老的友好之情的表达,展示了诗人李流谦的才情与诗人之间的交往,传递出浓厚的人情味和友情。

作者介绍

李流谦(一一二三~一一七六),字无变,号澹斋,德阳(今属四川)人。良臣子。高宗绍兴中以父荫补将仕郎,授成都灵泉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蜀,招置幕下。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出通判潼州府。孝宗淳熙三年卒,年五十四。遗着由子廉榘编次爲《澹斋集》八十九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八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本集附录其兄益谦所撰《行状》及子廉榘《跋澹斋集后》。 李流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澹斋集》爲底本。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星汉盈盈望故乡,梦惊刁斗在辽阳。谁将一片深闺月,散作长城万里霜。

裁成方絮后,凉意便相亲。烈日工遮影,飞尘少污人。襟披殊觉快,掌运莫辞频。纨绮徒观美,论功曷比伦。

唤回春梦几声禽,涧草岩花动此心。搔首偶然自失笑,不知何处是山林。

晦翁去后道无传,智水仁山尚宛然。一室落成方翠碧,四书未竟已黄泉。心留雨暗云深处,魂在月明猿哭边。山上仙灵还聚合,虹桥消息问何年。

黄蜂得晴日,不道菊开稀。向蕊晚寒起,落丛无力飞。轻轻难自举,怗怗一何微。莫问巢房处,斜阳奈欲归。

未见王窦,徒劳漫走。

道心苦难足,造物冷看人。铁汉未成就,遗渠妍笑颦。

囊封朝上暮身挤,谗口何如万目齐。昔谓椒兰诚择地,今知萧艾适同畦。波涛不动中流砥,风雨难瘖晦且鸡。自着渔蓑厌趋谒,晨钟欣出郭门西。

枳篱茅屋枕孤峰,偃尽初来手种松。睡少未成千里梦,愁深先怯五更钟。中天日月逢真主,数亩桑麻伴老农。世事古今谁料得?不堪陂水照衰容。

瘴海千枝雾,骊山一骑尘。

恨公来较晚,早归朝、骢马去难留。是朱轮华毂,联珪叠组,家世公俟。今在玉堂深处,借重护偏州。好把青毡拂,奕世勋猷。明日东津归路,正梅花霜暖,春上枝头。看连旗列鼓,送客下江楼。对云山、千年不老,向楼前、阅尽几行舟。留名在,严陵滩下,日夜东流。

陌上秋风动酒旗,江头丝竹竞相追。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绣毂尽为行乐伴,艳歌皆属太平诗。微臣幸忝颁尧历,一望郊原惬所思。

霜蕊鲜鲜,野人开径新栽植。冷香佳色。趁得重阳摘。预约比邻,有酒须相觅。东篱侧。为花辞职。古有陶彭泽。

堪舆渺与极,俯仰慨古初。皇风战涿鹿,草野伤血涂。动华袭文明,不肯私均朱。誓命缵王业,侵伐纷霸图。春秋二百祀,已矣吾道孤。天不生夫子,民极谁其扶。

雁声低度水村深,中有人敲月下门。满屋秋风灯欲暗,江山千里故园心。

绝顶言无伴,长怀剃发师。禅中灯落烬,讲次柏生枝。沙井泉澄疾,秋钟韵尽迟。里闾还受请,空有向南期。

司马家儿持酒杯,天星亦下浇崔嵬。当时若便效牛饮,定有孟津师旅来。

东家近新富,满地有苔钱。

老去安为客,春来不着家。江湖遂良觌,身世入长嗟。处死宁无地,谋生信有涯。分携感时节,杨柳又藏鸦。

胡马崩腾满阡陌,都人避乱唯空宅。宅边青桑垂宛宛,野蚕食叶还成茧。黄雀衔草入燕窠,啧啧啾啾白日晚。去时禾黍埋地中,饥兵掘土翻重重。鸱枭养子庭树上,曲墙空屋多旋风。乱定几人还本土,唯有官家重作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