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六首

月照波纹似鸭头,一船双桨荡中流。
采莲不道罗裙湿,归晒雕栏夜不收。

作品评述

《采莲曲六首》是明代诗人沈明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照波纹似鸭头,
一船双桨荡中流。
采莲不道罗裙湿,
归晒雕栏夜不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采莲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月光照耀下波纹如鸭头的景象,以及一叶小船在水中荡漾的情景,表达了采莲的愉悦和自由。然而,诗人也通过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采莲工作的态度,认为采莲湿了裙子就不值得,而归来后晾晒的莲花则不再收取。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采莲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中的"月照波纹似鸭头",形象地表达了月光下波纹的形状,给人以美好的感觉。"一船双桨荡中流"则给人一种舒适自在的感觉,似乎身临其境地坐在小船上。整首诗情感明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一种审美观点。他认为,采莲虽然愉快,但湿了裙子就不值得。这种观点或许代表了诗人对于物质和精神之间关系的思考,他认为物质的损失可能会破坏美好的体验。而归来后晒干的莲花不再被收取,也表达了一种对美的释放,不执着于物质的拥有。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采莲的情景,同时通过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物质和美的思考,使诗词在表现自然景物的同时,蕴含了更深层次的哲思。

诗词推荐

十载驱驰翰墨场,翩翩霞佩高颉颃。赋窥贾马搜班扬,诗崇晋汉卑齐梁。斯文未丧道未亡,欲寻坠绪何茫茫。萧骚裋褐凄风霜,匣中蛟龙吼干将。男儿有志行四方,安用把笔工文章。掀髯长啸挽大荒,残烟落日尘沙黄。纷纷蚁穴争侯王,邯郸一梦炊黄粱。断鹤续凫谁短长,世间万事俱亡羊。

一种梅生禅老家,屋檐古干恣鼓斜。诗人莫讶深红色,可胜寻常桃杏花。

天不文,地不理。忽去忽来,如月印水。岁月已往兮波旬得时,椁示双趺饮光增喜。悲兮喜兮,春风桃李。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民生自煎熬,煮豆共萁爨。居然忘本根,光阴不供翫。藏山夜半失,乌合归星散。因病见不生,达人果大观。

山巑屼,立屏幛。山上无花不见春,下山花落空惆怅。嫣香空后芳草萌,芳草萋萋愁更生。子规啼血不见花,春又别我天之涯。

魏主用死力,构彼铜雀台。当时台上瓦,百澄为一坯。烧成比坚玉,翠甲横崔嵬。西陵既归后,此地日以摧。后历曲午朝,群雄力相豗。兹台既已倾,此瓦只自堆。岁久岸谷变,埋没深蒿莱。初谁得耕人,刳之研松煤。其于是密且润,端歙真可咍。彦升所有者,一一皆珍材。自言欲购时,经

缭垣峣阙庆云深,画烛熏炉对拥衾。三殿夜签传漏箭,九秋霜籁入风琴。阶前槁叶惊寒雨,天际孤鸿答迥砧。欹枕便成鱼鸟梦,岂知名路有机心。

水晶宫殿,放三千龙女,凌波浮浴。花里雕房分洞户,隐隐钉头齐簇。处子娇羞,碧裙无袖,密护圆D57A玉。堤头微露,半身犹掩金绿。知是紫府筵开,□随纤指,出玲珑窗屋。倩剥霓裳轻手搔,掐损些些香玉。端的中心,密藏芳意,苦苦何时足。巴城憔悴,采歌犹闻新曲。

杯中吸月,桂树飞琼屑。莫道胡床老子,怕风露、向凄冽。回首云娥折,老大成痴绝。且醉今宵光景,莫容易、向人说。

乾坤之内隐长生,药变还丹道已成。救世神方堪自秘,乐耶语话勿相轻。眠云卧水通玄识,点石为金谁辩明。黄老身心皆得所,登坛善听步虚声。

杀麑无戚容,活蚁有德色。不如未见蚁,生道犹不息。如如隔窗月,光不见微隙。不患无发时,却患发无益。一矜障万善,千悔无一得。要加持养功,跬步见天则。宇宙渺无穷,此道足充塞。

处处名山屐齿留,尽忙也合此间游。重楼高压青螺顶,二水横分白鹭洲。岁月尽饶僧结足,风烟耐与客消愁。红尘岐路重回首,车毂憧憧古益州长。

花开复易谢,花谢令人哀。泫然厌春雨,何如花莫开。月来复易落,月落伤人怀。中宵寒露零,何如月不来。有琴欲绝弦,有酒欲倾杯。譬若已逝波,谁能使重回。来者日以近,去者日以违。故人今已矣,已矣将安归。依依梦中见,安知是与非。

中原日月九夷知,不用禽胡衅鼓旗。更向天阶舞干羽,降书剩破一年迟。

绿杨陌上送行人,马去车回一望尘。不觉别时红泪尽,归来无泪可沾巾。

寻常颠说倒说,何曾开口动舌。不妨雪上加霜,更与诸人一决。

城东故盐渠,自昔谁所开。似说全盛时,邈焉一长怀。穿渠引江水,此计未为乖。千帆竞暮入,集浦如乌栖。万畴分白浪,嘉稻擢新泥。恐此太多事,且当寄嬉谐。疏通养鱼鸟,花柳共低迷。时时载酒往,江上亦忘回。

下马清林下,翛然忘俗情。山禽不辨种,溪草尽无名。露笋披斑箬,风葩抗紫茎。徘徊漱岩溜,未忍濯尘缨。

谁能愁此别,到越会相逢。长忆云门寺,门前千万峰。石床埋积雪,山路倒枯松。莫学白居士,无人知去踪。

皂盖朱幡游近郭,野桃山杏炫红旂。看看新燕衔泥候,恰恰鸣鸠唤雨时。未用经丘思靖节,何妨学稼许樊迟。老农应悉使君意,六劝传教到处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