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玩物杂言十首

燕是孝义鸟,常栖孝义家。
堂檐白日暖,上下静无哗。
以此托躯羽,祸福审不差。
谁云知数历,俗士义之夸。

作品评述

《山中玩物杂言十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戴表元。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中玩物杂言十首

燕是孝义鸟,常栖孝义家。
堂檐白日暖,上下静无哗。
以此托躯羽,祸福审不差。
谁云知数历,俗士义之夸。

译文:
在山中玩赏的各种物品十首

燕是孝义的鸟,常常栖息在孝义家。
堂檐下阳光明媚,上下安静无声喧哗。
借此展示了它们的羽毛,祸福由此判定不会有差错。
谁说这些东西无法理解,平凡的人们对孝义却赞不绝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山中的玩物为题材,通过描绘燕子在孝义家中的情景,表达了对孝义的赞美和理解。

首先,作者以燕子作为孝义的象征,燕子常栖息在孝义家中,暗示孝义是一种美德和道德的象征。燕子在堂檐下,享受着阳光的温暖,上下安静无声喧哗,给人以宁静和和谐的感觉。

然后,作者通过燕子的羽毛来表达祸福的判定。燕子的羽毛被视作神圣的信物,托躯于此,意味着祸福将会被审判得准确无误,没有差错。这暗示了一种信仰,即孝义的人将会得到应有的回报,他们的善行将会得到天道的眷顾。

最后,作者反驳了有人认为孝义无法理解的观点。他说谁说这些东西无法理解,俗士们却对孝义赞不绝口。这表明尽管孝义的含义可能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范围,但普通人对孝义的赞美和推崇是有根据的,说明孝义是一种普遍的美德和价值观。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孝义的认同和赞美,通过山中玩物的描绘,展示了孝义的美好和普遍性。这首诗词呈现了一种道德观念和人生哲学,引导人们对孝义的思考和崇尚。

作者介绍

戴表元(一二四四~一三一○),字帅初,又字曾伯,号剡源先生,又称质野翁、充安老人,奉化(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入太学,七年第进士,授建康府教授。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迁临安府教授,不就。元兵陷浙,避乱他郡,兵定返鄞,以授徒、卖文自给。元成宗大德八年(一三○四),以荐爲信州教授,秩满改婺州,以疾辞。武宗至大三年卒,年六十七。有《剡源文集》三十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自序、《清容居士集》卷二八《戴先生墓志铭》。 戴表元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万历九年刊《戴先生文集》爲底本。校以明刻六卷本《剡源先生文集》(简称明刻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多蓄多藏岂足论,有谁还议济王孙。能于祸处翻为福,解向雠家买得恩。几怪邓通难免饿,须知夷甫不曾言。朝争暮竞归何处,尽入权门与幸门。

雨覆云翻越月余,苦疑滕六欠工夫。倏敲窗竹清成玉,细剪檐花碎作珠。已喜新冬三白有,不愁嗣岁二红无。地炉纸帐杯行了,呼起诗翁为捻须。

湖南采莲花,湖北采莲叶。回头见郎来,低头理双楫。

邂逅相将倒一壶,看朱成碧倩人扶。欲眠甚急须公去,能略陶潜醉後无。

摘得新,枝枝叶叶春。管弦兼美酒,最关人。平生都得几十度,展香茵。酌一卮,须教玉笛吹。锦筵红蜡烛,莫来迟。繁红一夜经风雨,是空枝。

闻君骑鹤赋归欤,漫写诗篇问起居。后土祠前花在否,平山常是柳何如。

自有松篁为伴侣。

白藏应节,天高气清。岁功既阜,庶类收成。万方静谧,九土和平。馨香是荐,受祚聪明。

已道衡州远,而今又广州。壎篪君膝下,风寸我蛮陬。至矣贫而乐,谁云富可求。斯文失张宫,吾道属朱刘。

秋水澄清见发毛,锦鳞行处水纹摇。岸边人影惊还去,时向绿荷深处跳。

千年调,一旦空,惟有纸钱灰晚风送。尽蜀鹃啼血烟树中,唤不回一场春梦。

晡时捩柂离西兴,钱清夜渡见月升。浮桥沽酒市嘈囋,江口过埭牛凌兢。寒齑煮饼坐茆店,小鲜供馔寻鱼罾。偶逢估客问姓字,欢笑便足为交朋。须臾一饱各散去,帆席健快如超腾。云门戍楼鼓坎坎,山尾佛塔灯层层。夜分到家趋篝火,樨子惊起头鬅鬙。道途辛苦未暇说,一尊且复驱严凝。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放,只有诗人一舸归。

朝渡汝河流,暮宿楚山曲。城阴日下寒,野气春深绿。征车倦长道,故国有乔木。行行渐乐郊,东风满平陆。

家世登科能几人,两人今岁奄沉沦。不应天遽衰吾族,会见时当发汝身。联辔莫辞金镫冷,夺标争鬭锦袍新。还须益励青云志,门户何忧不再振。

琳崖盘玉霄,彩翠接步武。云霞不可画,泉石固难谱。神幢逾百寻,帝辙历万古。灵瀑谁与穷,长飞六时雨。

潇湘之流碧复碧,上有铁立千寻壁。河朔功就人与能,湖南碑成江动色。文章得意易为好,书杂矛剑天假力。四百年来如创见,雷公雨师知此石。小儒五载忧国泪,杖藜今日溪水侧。欲搜奇句谢两公,风作浪涌空心恻。

朱明季序,黄郊王辰。厚以载物,甘以养人。毓金为体,禀火成身。宫音式奏,奏以迎神。

千峰梦里尚崔嵬,不记青鞋走几回。天恐锦囊犹欠阙,又添乳洞入诗来。

曲中直,直中曲。有增减,无数目。等闲放在暗窗前,冷地令人看不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