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零落孤根玉雪团,天孙剪月试天寒。
凡间讳白骄红紫,却把梅花作杏看。

作品评述

《梅花》是宋代诗人李石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梅花零落,孤根如同玉雪团,
天孙剪月,试验寒冷的天气。
在尘世间,人们忌讳白色,傲慢的红色和紫色,
却将梅花误认为杏花。

诗意:
这首诗词以梅花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梅花坚韧生命力和独立品格的赞美。梅花虽然零落,但它的孤根像玉雪一样洁白纯粹。诗中提到“天孙剪月”试验天寒,借用了神话中的典故,形象地描述了梅花在严寒中依然能够开放,展现其坚强的生命力。诗中还批判了尘世间对白色的忌讳,抒发了作者对梅花的真实赞美,认为人们应当正确认识梅花的独特美。

赏析:
《梅花》这首诗词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梅花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高洁的品格。梅花被描述为零落的,但仍然能够在严寒中生存,这象征着梅花坚强的生命力和顽强的精神。诗中的“天孙剪月”一句,形象地表达了梅花对严寒的忍耐,显示了梅花的坚毅品质。此外,诗中还通过对人们忌讳白色的批判,强调了梅花独特美的被误解。梅花被人们误认为杏花,暗示了人们对于美的认知和理解的偏差。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梅花形象的描绘和对现实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梅花高洁品格和真实美的称赞。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退居江水,郁起丹陵。礼物还旧,朝章中兴。龙图友及,骏命恭膺。鸣球香瓒,大糦是承。

春又过。那更雨摧风挫。留得浅红三两朵。竹梢烟雾锁。把酒对花危坐。多病多愁都可。舞蝶游蜂迷道左。惜春忙似我。

云山深处望潇湘,岩石沈沈已夕阳。却整舟帆凌浩渺,回看城郭似家乡。挥戈径欲回羲驭,散发今知出吕梁。不是浮休动归兴,对眠犹可借禅床。

祖德负规近,诗流句法超。已多山邑政,恰少省郎招。旅馆身俱寂,传家道未消。长令汉杨震,名逐左原标。

春雷一声万簪玉,参差乱迸莓苔绿。斩来扫叶当径烧,何异燃萁煮秋菽。登盘查牙玉版肥,焦尾碎剥苍龙皮。山人大嚼无以报,写作林间烧笋诗。

南湖葵柳岸,绿多紫红稀。有客送诗来,适与葵柳宜。得处洞真蕴,非我其为谁。坐观行亦看,意会神荡怡。悯彼世上人,纷纷方外兹。

老去关心最语离,不堪离久会还希。君方慷慨思矜振,我已婆娑喜惰归。万事莫如身自爱,十诗亦与世多违。倘将书寄南来雁,且问琼花果是非。

英雄处处出人头,又上高峰作壮游。满眼苍生归掌握,数堆疑塚感荒邱。萧萧木叶传边警,点点梅花为我愁。休到崑崙山上游,中原王气不胜秋。

兄弟泣殊方,天涯指故乡。断云无定处,归雁不成行。草莽人烟少,风波水驿长。上虞亲渤澥,东楚隔潇湘。古戍阴传火,寒芜晓带霜。海门潮滟滟,沙岸荻苍苍。京辇辞芸阁,蘅芳忆草堂。知君始宁隐,还缉旧荷裳。

顾我虚罍耻,知君余沥多。庭前有春雪,如此薄寒何。

宝月清凉,寂照法界。以沙门相,藏世间解。谷响入耳,性不可为。青莲出水,深不可窥。万象纷披,花开古锦。启迫群氓,与甘露饮。哲人去矣,资何所参。即事之理,塔锁终南。

可是胸中负怪奇,一丘一壑尽逶迤。自从猿向西方去,鹫竺飞来未可知。

三秋伤望眼,终日哭途穷。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

金沙开遍牡丹忙,更簇酴醾上架芳。霞绮罗纨围国色,玉堂金屋拥君王。妆成三月春光富,留得一年花事长。昨夜紫药红里,诏君题品是谁香。

天末江城晚,登临客望迷。春潮平岛屿,残雨隔虹蜺。鸟与孤帆远,烟和独树低。乡山何处是,目断广陵西。

水生风熟布帆新,只见公程不见春。应被百花撩乱笑,比来天地一闲人。

宴罢众宾散,长歌携一卮。溪亭相送远,山郭独归迟。风槛夕云散,月轩寒露滋。病来双鬓白,不是旧离时。

老子轩冕总相忘,归办芙蓉制作裳。多少隐沦天下士,无人知我亦何伤。

闲随渠水来,偶到湖光里。仍呼水月舟,径度云锦地。谁云不解饮,我已荷香醉。湖阴玉婵娟,敻立红妆外。何须东阁梅,悠然自诗思。惊风入午暑,水竹有秋意。采菱不盈掬,兴与蒪鲈会。遥知新津宿,魂梦亦清丽。

识攒上身憔悴。难解怎生远体。元固壮还养气。精麦髓。骰润任缘欢喜。诵经书,捐名利。圭法且休整理。*金锁,窠紧闭。关要洗。须认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