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山长文英野舟五首

大才定复不求售,至宝政须能自珍。
一篙用着方知贵,只恐悠悠懒问津。

作品评述

《题吴山长文英野舟五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大才定复不求售,
至宝政须能自珍。
一篙用着方知贵,
只恐悠悠懒问津。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才华和品德的观念。诗中通过比喻舟船,抒发了对真正的才能和美德的重视,并强调了自我珍重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以舟船为象征,借以表达对人才和品德的思考。诗中的“大才”和“至宝”代表着杰出的才能和珍贵的美德。作者坚信,真正的才华不需要出售或吹嘘,而是应该自己珍视,并把它们用于正确的事物上。

诗中的“一篙用着方知贵”表达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舟船需要船手使用船桨才能前行,而只有当船手真正珍视并努力使用船桨时,舟船才能顺利前行。这也暗示着才华和美德需要得到重视和运用,否则它们就会被荒废。

最后两句“只恐悠悠懒问津”,传递了一种忧虑的情绪。作者担心,优秀的才能和美德可能因为被人们忽视或冷落而无法发挥作用。这是一种对社会对才华的浪费和对美德的忽视的担忧。

整首诗表达了方回对于才华和美德的珍视和呼唤,强调了自我珍重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对才能和美德的重视的期望。它通过舟船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这一思想,给人以启示和反思。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商丘本意得珍珠,河曲淫隈不可临。亲已颠危心更切,眼看寒谷乃平林。

早有虚名达九重,宦途流落渐龙锺。散为郎吏同元稹,羞见都人看李邕。旧日谬吟红药树,新朝曾献皂囊封。犹期少报君恩了,归卧山村作老农。

境清僧格冷,新斩古林开。旧隐还如此,令人来又来。岚飞黏似雾,茶好碧于苔。但使心清净,从渠岁月催。

上官多是叹穷途,得替行装尽有余。唯有甘棠刘法掾,来时骑马去骑驴。

为山莫太高,太高常苦寒。恩爱莫太深,太深别离难。黄鹤今何之,白云不复还。暗想紫仙堂,月照双飞鸾。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玉质生从瘴海傍,轻绡淡墨写微茫。疎花賸作江梅瘦,手底风头只欠春。

夜寒枕席跳霰珠,夜深我睡霰亦无。未晨仆起萦炊火,怪见满地琼瑶铺。我行至此不得止,但倚红酒为先驱。路逢十店九闭户,苦寒正自无薪刍。终然著地即化去,造物何用劳工夫。前山欲融未融处,玉龙浮动青珊瑚。藤梢竹刺时点缀,寒食野花栖路隅。小车行雪真有益,平生看画无此笔。

檐滴新春雨,窗昏半夜灯。病无诗一字,穷赖酒三升。世路涩如棘,祠官冷欲冰。残年只此是,年少解飞腾。

一钱太守今贪吏,五柳先生歙富民。

德祖家珍熟,钱塘五月中。碧梧桐盖翠筠笼。倾向水晶盘内、斗尝空。绛粟成团小,清甜笑蜜浓。微酸犹解惨人容。最是玉纤拈处、染轻红。

神宅于幽,{左日右幼}{左日右幼}沈沈。至和塞明,考我德音。神听静嘉,俨乎若临。币以荐诚,敢有弗钦。

归鸟急。照水斜阳红湿。篷底夜凉风露入。藕花香习习。点滴城头漏涩。凄断草间虫泣。新恨旧愁眉上集。月斜还伫立。

忽惊映树新开屋,却似当檐故种花。可惜年年红似火,今春始得属元家。

谁是知非便肯休,空言大道眼前头。惟思利已浮名重,岂信功高入品流。

儒学当年究指归,服劳王事不言疲。遥知今日张京尹,不瑕闺房画妇眉。

病客无主人,艰哉求卧难。飞光赤道路,内火焦肺肝。欲饮井泉竭,欲医囊用单。稚颜能几日,壮志忽已残。人子不言苦,归书但云安。愁环在我肠,宛转终无端。

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闻道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橘更论钱。恰従神武来弘景,便向罗浮觅稚川。

日觉双眸暗,年惊两鬓苍。病应无处避,老更不宜忙。徇俗心情少,休官道理长。今秋归去定,何必重思量。

茅檐祠秀色,从古叹不遭。游子去未返,徒使寸心劳。朝叹江海深,夜视星斗高。归期约春风,今已木叶凋。一日两回来,看取门前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