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

万里长江一叶舟,客心萧索已惊秋。
乱霞影照山根寺,落日光翻水面楼。
浅浦耀金知跃鲤,前滩点雪儿栖鸥。
少年壮气悲寥廓,未忍沧江下钓钩。

作品评述

《江上》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孔武仲之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意境,展现了长江上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万里长江一叶舟,
客心萧索已惊秋。
乱霞影照山根寺,
落日光翻水面楼。
浅浦耀金知跃鲤,
前滩点雪儿栖鸥。
少年壮气悲寥廓,
未忍沧江下钓钩。

这首诗词以长江为背景,描述了一叶小舟漂浮在江面上的情景。诗人将客人的心情与江景相结合,揭示出客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万里长江一叶舟"中的"万里长江"表达了长江的辽阔和壮丽,而"一叶舟"则强调了舟小人寡的孤独之感。"客心萧索已惊秋"一句中,"客心萧索"表达了客人内心的寂寞和凄凉,"已惊秋"则将寂寞的心情与凋零的秋天相呼应,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主题。

接下来的两句"乱霞影照山根寺,落日光翻水面楼"通过描绘山根寺的景象,展示了夕阳余晖的美丽。"乱霞影照山根寺"中的"乱霞影"形容了夕阳映照在山根寺上的景色,给人一种变幻多姿的感觉。"落日光翻水面楼"则描绘了夕阳倒映在水面上的楼阁景象,使整个景色更加壮丽而宁静。

"浅浦耀金知跃鲤,前滩点雪儿栖鸥"这两句通过描写江面上的一些生物,进一步衬托了长江的壮丽景色。"浅浦耀金知跃鲤"中的"浅浦耀金"形容了阳光下闪烁的浅滩,"知跃鲤"则暗示了江水中跃动的鲤鱼,展示了江水的生机和活力。"前滩点雪儿栖鸥"中的"前滩点雪"形容了江边的滩地上点缀的白雪,"栖鸥"则指的是停歇在江边的海鸥,给人一种宁静和静谧的感觉。

最后两句"少年壮气悲寥廓,未忍沧江下钓钩"表达了诗人年少时的豪情壮志以及对江景的深深眷恋。"少年壮气悲寥廓"中的"少年壮气"表达了诗人年少时的豪情壮志,而"悲寥廓"则暗示了诗人对逝去年华的伤感和无奈。"未忍沧江下钓钩"表明诗人对长江的深深眷恋,即使心中有着悲伤和思绪,也不忍离开江上的美景《江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长江上的景色图画,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意境,传达出孤独、忧伤、壮丽和眷恋的情感。

诗中的一叶小舟在万里长江上漂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诗人运用"万里长江"和"一叶舟"之间的对比,突出了人与大自然的渺小,以及人在大自然中的孤独感。"客心萧索已惊秋"表达了客人内心的寂寞和凄凉,与凋零的秋天相呼应,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主题。

诗中的景物描写以夕阳余晖为主题,以"乱霞影照山根寺"和"落日光翻水面楼"为代表。描绘了山根寺受夕阳映照的壮丽景色,以及夕阳倒映在江面上的楼阁景象。这些景色通过细腻的描绘,给人留下了美好而宁静的印象。

诗中还描绘了江面上的生物,如跃动的鲤鱼和栖息的海鸥,衬托了长江的生机和活力。这些描绘增添了诗词的生动感和画面感。

最后两句"少年壮气悲寥廓,未忍沧江下钓钩"表达了诗人年少时的豪情壮志以及对江景的深深眷恋。"少年壮气"表达了诗人年少时的豪情壮志,而"悲寥廓"则暗示了诗人对逝去年华的伤感和无奈。"未忍沧江下钓钩"表明诗人对长江的深深眷恋,即使心中有着悲伤和思绪,也不忍离开江上的美景。

整首诗以长江为背景,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人在自然面前的孤独和忧伤。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的微小。同时,诗中流露出对逝去年华和美景的眷恋,表达了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作者介绍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前日东园一看梅,昨朝重看杏花开。从今尽有花时节,判得从公日日来。

一公住世忘世纷,暂来复去谁能分。身寄虚空如过客,心将生灭是浮云。萧散浮云往不还,凄凉遗教殁仍传。旧地愁看双树在,空堂只是一灯悬。一灯长照恒河沙,双树犹落诸天花。天花寂寂香深殿,苔藓苍苍閟虚院。昔余精念访禅扉,常接微言清道机。今来寂寞无所得,唯共门人泪满衣。

燕京女儿十六七,颜如花红眼如漆。兰香满路马尘飞,翠袖笼鞭娇欲滴。春风驰荡摇春心,锦筝银烛高堂深。绣衾不暖锦鸳梦,紫帘垂雾天沉沉。芳年谁惜去如水,春困著人倦梳洗。夜来小雨润天街,满院杨花飞不起。

遍览古今集,都无秋雪诗。阳春先唱后,阴岭未消时。草讶霜凝重,松疑鹤散迟。清光莫独占,亦对白云司。

优稳四皓官,清崇三品列。伊予再尘忝,内愧非才哲。俸钱七八万,给受无虚月。分命在东司,又不劳朝谒。既资闲养疾,亦赖慵藏拙。宾友得从容,琴觞恣怡悦。乘篮城外去,系马花前歇。六游金谷春,五看龙门雪。吾若默无语,安知吾快活。吾欲更尽言,复恐人豪夺。应为时所笑,苦惜

再游三角寺,胜践十人偕。雨后林峦媚,心同笑语谐。碧兰初秀畹,红药渐翻阶。若问经行意,春风写客怀。

八千劲旅走熊罴,曾断金人十万师。 骢马宣威临阵日,羯胡丧胆渡江时。 风鸣环佩军中鼓,谷暗云霞战士旗。 从古庸臣好和议,寒潮呜咽使人悲。

一宿曹溪今乃时,永嘉想见未忘兹。如何淮风遏行色,不得扶杖相参随。斯须佳惠玩珠璧,璨然倾泻胸中奇。词锋明锐许谁敌,禅悦清酣还我追。约君入社背时事,种藕著华春满池。道在金兰端未艾,回头阅世真儿嬉。

高楼银烛夜欢残,一曲琵琶月下弹。拍遍弦声人莫会,自将红袖障春寒。

醉魂离梦,捻合难成片。恶味怕黄昏,更西风,梧桐深院。蝉松翠妩,记那日相逢,情缱绻,语玲珑,人静凌波见。香云曾约,念阻题红怨。应是绿窗寒,也思郎、云衣谁换。郎今销黯,步楚竹江空,云缥缈,水弥茫,不抵相思半。

高卧深居不见人,功名斗薮似灰尘。唯留一部清商乐,月下风前伴老身。

尘土官曹几处间,今君得邑好开颜。落帆直向剡谿口,入境先登天姥山。鱼鸟半和风俗处,云霞多杂簿书閒。雪晴须去寻安道,不作经宵兴尽还。

带烟和雪,繁枝澹伫,谁将粉融酥滴。疏枝冷蕊厌群芳,年年常占春色。江路溪桥谩倒,袅袅风中无力。暗香浮动冰姿,明月里,想无花比高格。争奈光阴瞬息。动幽怨、潜生羌笛。新花斗巧,有天然闲态,倚阑堪惜。零乱残英片片,飞上舞筵歌席。断肠忍泪念前期,经岁还有芳容隔。

我梦随汝去,东阡松柏青。却入西州门,永愧北山灵。

搔首惊闻楚些歌,拂衣归去泪悬河。劬劳常想三春恨,思养其如寸草何。浙水梦怀千里远,苏台愁望白云多。伤心独有黄堂客,几度临风咏蓼莪。

霞映青山似赤城,归栖闻已谢时名。半湖残雨收虹影,几树斜阳带鸟声。竹下逢僧投杖揖,萝间候客抱琴行。平生应笑王夷甫,末路方言少宦情。

当处即瞿昙,骨董两头提。头长三尺二,身著七斤衫。

天南岁晚更依依,朔雪寒云绕树飞。投馆惊看风土异,临觞怅忆故人违。情同漓水仍西注,身似春鸿向北归。想见邮亭频驻马,独吟千嶂已斜晖。

闻昔妖氛满巴蜀,所临州县偃如风。其城陷者尽从贼,以义死之惟有公。节与岷山高莫敌,名随皁水注无穷。兰台秉笔今谁氏,舍此何由壮史功。

池鱼岂足较浮沉,邱貉何曾异古今。末路长怜鞭马腹,淡交端可炙牛心。山方高卧云长乱,松本忘言风自吟。昨日溪南鸡酒社,长卿多病不能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