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泛宅浮家,何处好、苕溪清境。
占云山万叠,烟波千顷。
茶灶笔床浑不用,雪蓑月笛偏相称。
争不教、二纪赋归来,甘幽屏。
红尘事,谁能省。
青霞志,方高引。
任家风舴艋,生涯笭箸。
三尺鲈鱼真好脍,一瓢春酒宜闲饮。
问此时、怀抱向谁论,惟箕颍。
作品评述
《满江红》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胡仔。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江红
泛宅浮家,何处好、苕溪清境。
占云山万叠,烟波千顷。
茶灶笔床浑不用,雪蓑月笛偏相称。
争不教、二纪赋归来,甘幽屏。
红尘事,谁能省。青霞志,方高引。
任家风舴艋,生涯笭箸。
三尺鲈鱼真好脍,一瓢春酒宜闲饮。
问此时、怀抱向谁论,惟箕颍。
译文:
漂泊的居所,哪里是好去处,苕溪清幽的景致。
占据云山万重,烟波千顷。
茶灶、笔床都不需要,雪蓑、月笛更相得益彰。
不再强求,两世的才子归来,甘愿隐居。
红尘的琐事,谁能省悟。青霞的志向,才能高引领。
随遇而安,享受平凡的生活。
三尺长的鲈鱼是美味,一瓢春酒最适合悠闲的饮用。
问现在,怀抱着谁来倾诉,只有箕颍(地名)。
诗意:
《满江红》描绘了一个隐居生活的愿景。诗人通过描述清幽的自然环境,表达了对繁忙纷扰的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他认为红尘中的琐事无法避免,但希望有人能够明白并珍惜清净的志向,引领自己走向更高的境界。在平淡的生活中,享受简单的乐趣,如品尝美食、悠闲地饮酒,同时也思考着此刻自己的心境。
赏析:
《满江红》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美好。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致的描写,展现了对宁静、清幽的向往。他用茶灶、笔床、雪蓑、月笛等形象描绘了隐居者的生活方式,强调了在简单生活中追求心灵的满足。诗人将红尘事与青霞志进行对比,表达了对世俗琐事的厌倦和对高尚志向的追求。最后的询问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希望与知己分享,箕颍则象征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
整首诗词以自然意象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展开,通过简练而清新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它表达了对清净、自由和精神追求的渴望,具有鲜明的宋代隐逸思想特色,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
作者介绍
胡仔的著述
著有《苕溪渔隐丛话》前集60卷。三十二年,复任福建转运用司干办公事。3年任满,归隐苕溪, 续成《苕溪渔隐丛话》后集40卷,合前集为一百卷。清代收入《四库全书》,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将这部古典诗论著作重印出版。另著有《孔子编年》5卷。
《苕溪渔隐丛话》可视为一部简明而形象的北宋诗歌发展史。它重视大家,尤其是北宋四大家;推尊苏黄等元祐诗人;重视创作的时代氛围以及前代作家如杜甫等对宋诗的巨大影响。《丛话》在诗史观上“宗唐祧宋”,既肯定宋诗的历史地位,又对其创作得失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丛话》突破前人以“品”分类的体例。以“大家、名家”为纲编纂、既能真实地反映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也能给诗人以准确的历史定位。《丛话》别裁真伪的考辨和论评,对后代的诗话影响深远。
胡仔的生平
胡仔(1110~1170) ,字元任,胡舜陟次子。绩溪(今属安徽)人。宣和(1119~1126)年间寓居泗上,以父荫补将仕郎,授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升从仕郎。绍兴六年(1136),随父任去广西。为广 西经略安抚司书写机宜文字,转文林郎、承直郎,就差广西提刑司干办事。居岭外7年。十三年,其父遭秦桧陷害,遂隐居浙江湖州之苕溪,“日以渔钓自适”,自号苕溪渔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