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作

秋末楚云端,行侵苔藓斑。
愁肠不厌酒,病眼岂逢山。
远路有时到,宦游无处闲。
却思清渭北,烟柳掩柴关。

作品评述

《途中作》是宋代文学家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末楚云端,
行侵苔藓斑。
愁肠不厌酒,
病眼岂逢山。

远路有时到,
宦游无处闲。
却思清渭北,
烟柳掩柴关。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寂和思乡之情。诗人身处秋末的楚云之上,路途渐渐侵蚀了道路上的苔藓斑斑。他的愁肠难以消散,只能借酒浇愁,但即便如此,他的眼病也不可能在旅途中得到治愈。

无论是在远路还是宦游中,诗人都无处寻得片刻闲暇。然而,他心中仍然思念着北方的清渭之地,想象着那里的风景。但现实却是烟雾笼罩了柴关,掩盖了绿柳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短短的四句抒发了诗人的孤寂和思乡之情。秋末楚云端的描绘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无依无靠的状态。行侵苔藓斑描绘了路途的艰辛和漫长,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困惑和烦恼。

愁肠不厌酒,病眼岂逢山,表达了诗人无法摆脱烦忧和眼病的困扰,暗示了他的身体和心灵都在旅途中受到了折磨。

远路有时到,宦游无处闲,表达了诗人在旅途和官场中的忙碌和无暇顾及他事的状态,进一步强化了他的孤寂之感。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北方故乡的思念和向往,但现实却是烟雾笼罩了柴关,掩盖了他向往的绿柳美景,给人一种无奈和无法回归故乡的感觉。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以及对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的描绘,传递了一种浓郁的忧郁和无奈的情感,深深触动读者的心灵。

作者介绍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爲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准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爲“澶渊之盟”。三年罢相,爲刑部尚书,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復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爲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干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后十一年,诏復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謚忠愍。有《忠愍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採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爲卷四。《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

诗词推荐

细思不是乞身难,政为贫贤不放閒。奏疏比闻频叩阙,诏恩今见许还山。

无地无媒只一身,归来空拂满床尘。尊前尽日谁相对,唯有南山似故人。玄发侵愁忽似翁,暖尘寒袖共东风。公卿门户不知处,立马九衢春影中。

野寺钟声报晓寒,征人方梦到长安。茫然涂路知难易,两避胡尘一岁残。

姑射仙风肌似雪,卢郎鬼质面如蓝。不劳鉴裁分妍丑,但览丰标辨圣凡。

一杯蝉蜕瘗寒云,天上神仙地上坟。香骨化为辽海鹤,华阳洞口侍茅君。

眼前红绿日君增,欲遣春愁兴未能。安得好花浑自实,使无闲地得生荆。欲图长醉贫无计,起逐东风懒不胜。芳草斜阳正柔媚,益知高处不堪登。

坏色寒惟破面藤,寄情显裕一孤僧。花天捧日朝分供,山鬼呼风夜扑灯。何日庵居同兀兀,羡君身外只腾腾。是非不到争多少,前寺经山只一层。

棋废机心息,书捐美睡多。客来时淡话,酒後亦高歌。甚欲江湖去,无如老病何!平羌半轮月,依旧照渔蓑。

清溪白石出胡麻,香暖瑶池九影花。见说玄都无甲子,春光常住阿环家。

江干一雨收,霁色染新愁。远水碧千里,夕阳红半楼。笛寒渔浦晚,山翠海门秋。更待牛津月,袁宏欲泛舟。

南州风土滞龙媒,黄纸初飞敕字来。二月曲江连旧宅,阿婆情熟牡丹开。

凄凄百卉病,亭亭双松迥。直上古寺深,横拂秋殿冷。轻响入龟目,片阴栖鹤顶。山中多好树,可怜无比并。

不用长檠换短檠,一窗图史任纵横。定知太乙青藜杖,合向书边分外明。

将别雁门师,殷勤访所之。江湖怀北阙,鸥鸟恋南枝。朝隐非吾所,山英不汝欺。明年东下约,春水漾苹时。

柴门虽设不曾开,为怕人行损绿苔。妍日渐催春意动,好风时卷市声来。学经妻问生疏字,尝酒儿斟潋灩杯。安得小园宽半亩,黄梅绿李一时栽。

白花冷澹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

去年民食十分灾,一力先生尽救回。今日手攀辕下者,人人都自翳桑来。

寒月满溪水,行吟僻更幽。峰峦依郭曙,草树映波浮。灯出捞虾岸,烟笼射鸭舟。鼾声茅舍底,顾影复淹留。

楼殿冠崔嵬,灵芝安在哉。云飞过江去,花落入城来。得食鸦朝聚,闻经虎夜回。偶临西阁望,五老夕阳开。

寻常三五,问今夕何夕,婵娟都胜。天豁云收崩浪净,深碧琉璃千顷。银汉无声,冰轮直上,桂湿扶疏影。纶巾玉尘,庾楼无限清兴。谁念江海飘零,不堪回首,惊鹊南枝冷。万点苍山何处是,修竹吾庐三径。香雾云鬟,清辉玉臂,醉了愁重醒。参横斗转,辘轳声断金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