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拗落圆房响钏金,昔人细数子藏深。
不嫌到手多尖刺,只怕伤人有苦心。

作品评述

《采莲曲》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俞桂。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采莲曲

拗落圆房响钏金,
昔人细数子藏深。
不嫌到手多尖刺,
只怕伤人有苦心。

诗词的意境描绘了一个人在采莲时的情景。整首诗以采莲的过程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第一句"拗落圆房响钏金",形象地描绘了采莲人在水中行走时,身上的装饰品发出的声音。这里的"拗落圆房"指莲叶的形状,"响钏金"指佩戴的金属饰品。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烘托出采莲的喧闹和热闹气氛。

接着,诗的第二句"昔人细数子藏深"表达了作者对过去采莲者的思念之情。"昔人"指过去的采莲者,"细数子藏深"表示这些人对采莲的技巧和经验非常熟悉,他们能够精准地找到莲藕的位置。这里也隐含着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前辈智慧的敬仰。

在诗的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采莲的态度和观察力。"不嫌到手多尖刺"表示作者并不在乎采莲时被刺伤,意味着作者对于追求目标时的坚持和执着。"只怕伤人有苦心"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伤害他人的忧虑和担心,意味着作者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善意。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他人心灵的关怀和关心。

总的来说,这首《采莲曲》通过描绘采莲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智慧和经验的怀念,以及对于人际关系的思考和关心。诗意深远,既有对技艺的赞美,又有对人情世故的体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作者介绍

字希郄,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诗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一作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在滨海地区为官,做过知州。他与陈起友善,有诗文往还。他的诗以绝句最为擅长,往往带着平静的心境观照自然,而时有独到的发现。文字清畅,亦富于诗情画意。

诗词推荐

舅家如母在,恸哭泪沾襟。平日经声断,兹晨佛力深。墓庐犹手构,梱则是夫箴。山上半慈竹,从知契夙心。

蒙蒙烟雨蔽江村,江馆愁人好断魂。自别家来生白发,为侵星起谒朱门。也知柳欲开春眼,争奈萍无入土根。兄弟无书雁归北,一声声觉苦于猿。

正月东都雪,多於旧腊时。酒宾临迥阁,野雀集枯枝。马向西城度,花从上苑迟。刘郎与江叟,相对定争棋。

锵锵华驷客,门馆贺新正。野雪江山霁,微风竹树清。芜庭春意晓,残枿烬烟生。忽忆王孙草,前年在帝京。

万金不换囊中术。上医元自能医国。软语到更阑。綈袍范叔寒。江头杨柳路。马踏春风去。快趁两三杯。河豚欲上来。

延绵不可穷,寒光彻云际。落石早雷鸣,溅空春雨细。

旧来边塞自多尘,瘦草寒花强作春。见说连年更悽怆,乱萤随趁鬼迷人。

月郎众星稀,天高万籁息。草露湿秋虫,悲凄声唧唧。隔窗听鸣机,寒光曙犹织。微物固催人,尤为贫女惜。

雨余湖更爽,载酒共清游。天净倒涵水,峰高争献秋。风烟入吟笔,箫鼓自邻舟。堤上诗人过,相邀便肯留。

触事如棋一一低,昏然一睡更何知。贾生流落南迁后,陶令衰迟归去时。去住由人真水母,箪瓢粗足亦山雌。年来未省谈尧舜,一吷粗疏岂足吹。

顷岁官尝傍紫虚,嵩云缑月笑谈余。惟知猿鹤乞骸疏,不录熊罴谏猎书。游寺但知能自与,焚舟不复问何如。岩廊德量谁能比,大令山阴难并居。

曾是霓裳第一人,曲终认得本来身。多年不作东风梦,閒却蔷薇一架春。

魏公番禺归,逢子芜江口。赠以越王头,还同月支首。割鲜为饮器,津浆若美酒。我独愧先生,馔致崇师友。应知愈饥渴,况是怀思久。

散发阳狂不计年,园林只在小窗前。断虹千尺卷残雨,新月一钩生暮天。腊酿拆泥留客醉,山茶落磑唤儿煎。物华心赏元无尽,剩住人间作地仙。

沟西直下看芙蕖,叶底三三两两鱼。若比濠梁应更乐,近人浑不畏舂鉏。

女墙百雉乱红酣,遗爱真同召伯甘。记得花阴文讌屡,十年春梦寺门南。

镂金环,连玉珥。颗颗蚌蛤相缀。偎粉面,映莲腮。露浓花正开。冷光凝,员影重。几度偷期摇动。山枕上,恐人知。摘嫌纤手迟。

避暑逃寒问是非,不离寒暑少人知。正中来也无回互,句里藏锋辨者稀。严天雪,火雪飞,风吹日炙杜阇黎。

风浪江头正激湍,小亭溪上水平宽。濯缨不做弹冠想,一曲沧浪钓雪寒。

宴游忽永。心期靡悔。代历四朝。年踰十载。朋居缱绻。余违尔诲。岂独秋兰。结言为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