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九首其五拟李白

芙蓉露浓红压枝,幽禽感秋花畔啼。
玉人一去未回马,梁边燕子三见归。
江头白苹老波底,尺书不来空相望。
斜吹疏雨湿秋江,霜风暗引芙蕖香,石上菖蒲三尺长。
绿头鸭儿栖萍草,采莲女郎笑花老。
木兰船上动江水,不觉鸳鸯带波起。

作品评述

诗词:《秋兴九首其五拟李白》

芙蓉露浓红压枝,
幽禽感秋花畔啼。
玉人一去未回马,
梁边燕子三见归。

江头白苹老波底,
尺书不来空相望。
斜吹疏雨湿秋江,
霜风暗引芙蕖香,
石上菖蒲三尺长。

绿头鸭儿栖萍草,
采莲女郎笑花老。
木兰船上动江水,
不觉鸳鸯带波起。

中文译文:
芙蓉的露水浓红色压住了花枝,
幽禽在秋天花边感受到秋意而鸣啼。
玉人一去未回马,
梁边的燕子三次回来。

江头上的白色苹果老在水底,
纸尺上的书信迟迟不到,空等相望。
斜风吹拂着疏雨湿润着秋江,
霜风暗中吹动着芙蕖的香气,
石头上的菖蒲长有三尺。

绿头鸭儿栖息在漂浮的浮萍上,
采莲的女郎笑对着老去的花。
木兰船上动荡着江水,
不知不觉间鸳鸯在波浪中起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秦观在宋代写的《秋兴九首其五拟李白》,以李白的风格为蓝本创作而成。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情感。

诗的前两句写道芙蓉的露水浓红色压住了花枝,幽禽在秋天的花边感受到秋意而鸣啼。这里通过描写芙蓉和幽禽的情感来表达秋天的氛围和季节的变迁。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玉人一去未回马,梁边的燕子三次回来。这里表达了离别和相思之情,通过玉人的离去和燕子的归来来表现人与自然的互动。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江头上的白色苹果老在水底,纸尺上的书信迟迟不到,空等相望。描绘了等待和思念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的期待和思念之情。

最后几句描写了秋天的景色,斜风吹拂着疏雨湿润着秋江,霜风暗中吹动着芙蕖的香气,石头上的菖蒲长有三尺。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以秋天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的感慨和思考,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多变。同时,通过对离别、相思和等待的描绘,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深情和哀愁的情感,给人以共鸣和这首诗词是《秋兴九首其五拟李白》,作者是宋代的秦观。以下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芙蓉露浓红压枝,
幽禽感秋花畔啼。
玉人一去未回马,
梁边燕子三见归。

江头白苹老波底,
尺书不来空相望。
斜吹疏雨湿秋江,
霜风暗引芙蕖香,
石上菖蒲三尺长。

绿头鸭儿栖萍草,
采莲女郎笑花老。
木兰船上动江水,
不觉鸳鸯带波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秦观模仿李白的风格而创作的,表达了对秋天景色和人情的描绘和感慨。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芙蓉的露水浓红色压住了花枝,幽禽在秋天的花边感受到秋意而啼鸣。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秋天的美丽和季节变迁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玉人离去且未归,梁边的燕子三次来回。这里通过玉人的离去和燕子的归来,表达了离别和相思之情,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江头上的白色苹果老在水底,纸尺上的书信迟迟不到,空等相望。这里表达了等待和思念的情感,诗人期待着远方的消息,但却只能空等相望。

最后几句描述了秋天的景色,斜风吹起疏雨湿润秋江,霜风暗中引出芙蕖的香气,石头上的菖蒲长有三尺。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诗人赞美美好事物并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以秋天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思考,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多变。同时,诗中也流露出离别、相思和等待的情感,给人以深情和哀愁的感觉,引发共鸣和思考。

作者介绍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未第。五年,召爲祕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四三)。六年,迁正字(同上书卷四六二),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出爲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书卷五○二)。三年,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事见《秦观词年表》(《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秦观诗,以宋干道高邮军学刻《淮海集》(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原集唱和诗多误入他人之作。参校宋干道高邮军学刻、绍熙谢雩修补本(简称谢本,藏北京图书馆,残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闲居集》(简称文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鄂州张綖刻本(简称张本)、清高邮王敬之刻本(简称王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六卷。

诗词推荐

力疾呼儿语,民方弄潢池。儿职不可缓,母疾尚可为。绣衣才出境,萧斧旋芟夷。百姓得奠枕,归来拜慈帷。母训不敢坠,母喜开双眉。阴功覃雨露,庆报当期颐。孟夏草木长,庭萱何遽萎。平生事俭约,犹有嫔时衣。熏炉经卷静,不复朝莫披。西风秋又晚,萸菊思年时。瞿瞿临祖奠,清血

上窗写影几竿竹,叶叶风前作态殊。萧瑟为秋增气势,翩翻类客转江湖。不堪相对三朝格,漫说何能一日无。便当此君亭畔物,高材直节伴羁孤。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白莲出水是青莲,昨日微舒带酒颜。蹈月来看开尽了,露华新洗玉杯寒。

高居胜景谁能有,佳意幽情共可欢。新柳绕门青翡翠,修篁浮径碧琅玕.步兵阮籍空除屏,彭泽陶潜谩挂冠。只在城隍也趋府,岂如吾子道斯安。

妖娆百种宜,总在春风面。含笑又和嗔,莫作丹青现。问著却无言,觑了还回盼。底处奈思量,卷了还重展。

泉落青山出白云,萦村绕郭几家分。自从引作池中水,深浅方圆一任君。

三蜀最佳处,昌是海棠州。清香燕寝闲暇,人与地风流。十万人家寿域,六七十翁儿状,眉寿祝公侯。谁为语廊庙,且许寇恂留。过书云,才几日,纪千秋。祖孙卮酒相贺,庆事袭箕裘。自有诗书万卷,安用田园千顷,松菊足优游。持以寿公者,梅萼半清修。

頍弁王门客,横经胄席师。频扬四巡颂,屡析六身疑。寂寞终嘲白,侏儒讵信饥。一朝嗟溘尽,福善亦予欺。

少时唤愁作底物,老境方知世有愁。忘尽世间愁故在,和身忘却始应休。

太上崇耆旧,龙鳞手可攀。胡为遯荒野,竟复老商山。汉阁颁纶渥,瀛壖拥旆还。灵光遂陈迹,西望涕空潸。

自嫌太奇绝,混以雪和月。却有一味香,教人细分别。

为读忠臣教子碑,欲行回首重依依。纷纷车马门前过。知有几人琴鹤归。

家爱儿孙国爱臣,无邪慈教本来均。非因积善能传庆,安见天心语合人。席拥诗书才是乐,门多车马别成春。榜亭岂独荣樽俎,意欲推余劝里民。

日觉耳目胜,我来山水州。蓬瀛若仿佛,田野如泛浮。碧嶂几千绕,清泉万馀流。莫穷合沓步,孰尽派别游。越水净难污,越天阴易收。气鲜无隐物,目视远更周。举俗媚葱蒨,连冬撷芳柔。菱湖有馀翠,茗圃无荒畴。赏异忽已远,探奇诚淹留。永言终南色,去矣销人忧。

东方昽昽车轧轧,地色不分新去辙。闺门半掩床半空,斑斑枕花残泪红。君心若车千万转,妾身如辙遗渐远。碧川迢迢山宛宛,马蹄在耳轮在眼。桑间女儿情不浅,莫道野蚕能作茧。

梅粉初娇拟嫩腮。一枝春信腊前开。玉英珠颗傍妆台。明月泛将疏影去,暗香疑是那人来。消魂独自立空阶。

衍山先自无尘土,更着飞琼细糁看。可笑一生缘好事,却将衰鬓敌隆寒。

炷香坐羊毡,默默心住禅。仙桂萌兔窟,神珠媚龙渊。湛照自家事,出随群动缘。应机分手眼,不翅有千千。

粉面羞搽泪满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