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

梦想传柑宴,村醪可试沽。
谩酬元夕尔,不复去年吾。
旧事思清汴,幽情卜紫姑。
六分春已一,秉烛步通衢。

作品评述

《元夕》是宋代诗人叶茵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梦想传柑宴,
村醪可试沽。
谩酬元夕尔,
不复去年吾。
旧事思清汴,
幽情卜紫姑。
六分春已一,
秉烛步通衢。

诗意:
这首诗以元夕(农历正月十五)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和对过去的回忆。诗人将元夕联想到梦境中举办柑宴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快乐时光的渴望。他希望能够与亲友们一同分享村里自酿的醪酒,以此祝贺元夕的到来。同时,诗人也反思了自己与往年的不同,感叹时光的流转,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思念之情。他怀念着旧时的往事,思念着清汴(古都开封)的美好回忆,内心充满了幽情。最后,诗人带着烛光,踏着熙熙攘攘的街道,迎接春天的到来。

赏析:
《元夕》通过对元夕节日的描绘,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对往事的回忆相结合,展现了一种富有浪漫情怀的意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形象地描述了诗人的心境和所表达的情感。

诗中的“传柑宴”一词,描绘了一个梦幻中的场景,以柑橘为象征,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团聚的向往。村里的醪酒则代表了朴实和纯真的生活,诗人希望能与亲友们一同品尝,共度元夕。这种场景的描绘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温馨的氛围。

诗人的语言中透露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怀念之情。他对去年的自己表示“不复”,意味着自己已经改变并与往昔有所不同。他思念着旧事,特别是清汴的美好回忆,这里的清汴象征着过去的岁月和故乡的情感。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提到“六分春已一,秉烛步通衢”。这里的“六分春已一”意味着时间的迅速流逝,春天已经过去了六分之一,昭示着时间的不可逆转。而“秉烛步通衢”则是诗人带着烛光,踏着熙熙攘攘的街道,迎接春天的到来,显示了诗人积极向前、追求美好的精神。

整首诗以温婉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通过对元夕和过去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时光流转的思考和感慨。它折射出了人们对于温馨团圆、美好回忆和时光流逝的共同情感。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远的意境,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展现了叶茵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病间百念屏,寒窗无与皆。吾公那窟室,学士且高斋。今日明粢彻,诘朝阊阖排。犹寻淡生洗,泚笔当俳谐。

一别十年事,相逢淮海滨。还思洛阳日,更话府中人。且对清觞满,宁知白发新。匆匆何处去,车马冒风尘。

朝开南篱梅,暮闻北池蛙。何时科斗生,草根已吐牙。只畏草叶长,其下可隐蛇。游子且勿行,科斗成虾蟆。

先友凋零风义衰,绣衣躧履荷深知。未乾荐墨俄闻谪,欲寄邮书忽报危。赋就徒能感知己,樽前犹忆细论诗。白珪一玷身难赎,痛哭须陈吊屈辞。

扶光岁首当何辰,荐视变异纷无垠。既惊马日不为马,况复人日不成人。咸疑白昼悬月魄,哗言日月本斗格。如负如空天风愁,似食不食自毒螫。空里黄埃下百重,日心黑气交四磔。不知何地匿阳乌,人间百鸟竞号呼。可怜海气使如此,杏梁瑞彩想中都。

西郊梅花矜絶豔,走马獨來看不厭。似羞流落蒙市塵,寧墮荒寒傍茅店。翛然自是世外人,過去生中差一念。淺顰常鄙桃李學,獨立不容鶯蝶觇。山樊水仙晚角出,大是春秋吴楚僭。餘花豈無好顔色,病在一日俗無砭。朱欄玉砌渠有命,斷橋流水君何欠。嗟予相與頗同調,身客劍南家在剡。

终不求人更赏音,只当仰面看山林。一双闲手无聊赖,满地斜阳是此心。

运命生多蹇,羁穷老自胜。行藏如逐客,况味一枯僧。久病医难治,长贫盗亦憎。旁人讶长啸,错比是孙登。

分忧馀刃又从公,白羽胡床啸咏中。彩笔谕戎矜倚马,华堂留客看惊鸿。渚宫油幕方高步,澧浦甘棠有几丛。若问骚人何处所,门临寒水落江枫。

昔逐良人西入关,良人身殁妾空还。谢娘卫女不相待,为雨为云归此山。

蟠际函三极,精微破一毫。百川沧海受,五岳众山高。退吒初何有,声名肯自豪。谁人伤日月,用力尔徒劳。

玉箫吹断知何许,柳径日长娇燕舞。鹤城半掩人未归,数点春愁杏花雨。

林卧岁月久,閒襟颇孤清。静中观庶类,因之感予情。木伐以其材,膏煎以其明。兽槛以狡彯,禽笼以音声。人苟矜智虑,自械伤神形。纵使功业崇,或爱鼎鑊烹。今古无不然,念之殊可惊。世用常致患,时弃乃全生。所以箕颍客,翛然竟遗名。吾幸拙而愚,冀可终余龄。

黄龙洲前雪浪飞,浪花叠作五郎矶。小艇纵横截洄洑,张网捕鱼一何速。造次经过不知险,坐爱山衣绿如染。闲情沙鸟俱悠悠,万古如斯江汉流。

仗剑一长笑,出门游四方。雄心吞宇宙,侠骨耐风霜。豺虎须擒攫,狐狸敢颉颃。大梁二壮士,千古姓名香。

悲哀易衰老,鬓忽见二毛。苟生亦何乐,慈母年且高。勉力向药物,曲畦聊自薅。胡麻养气血,种以督儿曹。傍枝延扶疏,修筴繁橐韬。霜前未坚好,霜後可炮熬。诚非腾云术,顾此实以劳。

六代旧都遗在,词人怀古去登陆临。长干塔上青山远,玄武湖边碧草深。肯把簿书庶望眼,但图方略副焦心。平江大海虽吾愿,台阁须材必访寻。

幽株旁挺绿婆娑,啄咂虽微奈美何。香剖蜜脾知韵胜,价轻鱼目为生多。左思赋咏名初出,玉局揄扬论岂颇。地极海南秋更暑,登盘犹足洗沈疴。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

蹙罗红线贤紧,鎔蜡粉须黄。野寺花开日,平畴稻熟香。曾陪红药省,相对紫薇郎。尚忆丝纶合,新秋雨露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