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柘枝

红铅拂脸细腰人,金绣罗衫软著身。
长恐舞时残拍尽,却思云雨更无因。

作品评述

《李家柘枝》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诗,描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李家柘枝的形象,并流露出作者对她的思恋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红铅拂脸细腰人,
金绣罗衫软著身。
长恐舞时残拍尽,
却思云雨更无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华丽的词藻描绘了李家柘枝的美貌。第一句“红铅拂脸细腰人”,形容了她红唇和纤细的腰身。第二句“金绣罗衫软著身”,描绘了她身着金丝绣罗衫,身姿柔美。通过这些描写,展现出她娇美的外貌和迷人的身姿。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作者的不安和郁闷。作者担心舞蹈时李家柘枝的动作可能会损坏她的美貌,因为舞蹈的动作可能会让妆容变得凌乱,并且可能会让她流露出疲惫或不悦的表情。因此,作者忧心忡忡地害怕她的美丽将会在舞蹈中逐渐消逝。

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李家柘枝的深情思念。他思考着云雨的传说,希望能够与她有更亲密的接触,然而他却意识到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这句话透露出作者对女子的情感之深,对无法得到她的苦闷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李家柘枝的美貌和作者对她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美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无奈。诗中运用了华丽的修辞和意象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

作者介绍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诗词推荐

山拥鸠民县,江横决事厅。土风尊健讼,吏道要繁刑。觟(左角右虒)今无种,蒲卢教未形。里多齐瞯氏,材谢宋庖丁。令尹三年课,斯人万物灵。吾方师岂弟,僚友助丹青。

秋风吹征衣,我来亦何有。长笑泉石间,邂逅得良友。飞屐凌长烟,相与濯世垢。净宇閟寒藤,杰阁架层阜。登临意象宽,轩豁拟高厚。江山来拱揖,似欲问安否。岌岌环翠屏,蜿蜿托绿绶。欣然为酬对,举此一杯酒。憩心自莹莹,领要语不莠。浩歌激岩谷,郎畅孤月口。晴窗镜万类,忧乐

丞相诗高妙,诸孙亦复奇。惠连康乐弟,子美审言儿。三舍犹当避,偏师未易支。老来怯酬唱,欲速反成迟。

苛留不觉夏徂秋,甚笑周颙却效尤。往圣明言衰戒得,先贤亦谓耄宜休。空疏谒帝无高论,老退明农已熟筹。惭愧二君更迂阔,远看逐客欲何求。

篆畦今夜月,涌海出安更。溪寺鸣钟罢,山城禁火明。梅光初点滴,鹤睡自凄清。还念故人远,灯花结未成。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幽鸟飞鸣翠木阴,小鱼游泳绿波心。满前好句无人领,堪笑寒窗费苦吟。

大谷空无人,芝兰花自香。寻根竟不见,茅草如人长。

六桨齐飞急下滩,碧琉璃上雪花翻。越来溪色清如此,只欠矶头一钓竿。

和风酽日又清明,茶事惊呼探火新。整顿安舆扶鹤骨,晴效满意赏青春。

满马京□,装怀春思,翩然笑度江南。白鹭芳洲,青蟾雕舰,胜游三月初三。舞裙溅水,浴兰佩、绿梁纤纤。归路要同步障,迎风会卷珠帘。离觞未容半酣。恨乌樯、已张轻帆。秋鬓重来淮上,几换新蟾。楼下会看细柳,正摇落清霜拂画檐。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江寒雁咽。短棹还催发。曾是玉堂仙伯,相别处、满蓬雪。此别。那堪说。溯风空泪血。惟有梅花依旧,香不断、夜来月。

知己林和靖,论心何水曹。平生怀玉雪,独立占风骚。月落香方觉,天寒韵更高。冥搜吟未就,清梦满江皋。

一穷玄关,非高非下,正在当中。得真师指点,方知此穷,不居南北,不属西东。默默内观,绵绵静守,道满虚无浩气冲。难言说,一星儿消息,天地根宗。先须握定雌雄。天癸生时鼓巽风。把铅炉封固,飞神海底,中抽坎画,去补离宫。进火退符,流珠复位,十转回轮一气通。灵胎结,待

安乐溪上峰,万木森翠羽。孤撑切天心,横拓压刊股。气势西吞夷,光芒南定楚。云泉出石窦,淋漓洒玉宇。烟萝缠林梢,摇拽垂翠组。

天姿不与百花邻,枯木前头独自新。桃杏满川浑未识,犹将颜色斗青春。

落尽杨花满地春。绿阴如染净无尘。日长庭院掩重门。斜坠金钗云半*,淡妆香脸粉轻匀。相思偏是少年人。

沉水烟销宝鸭香,山窝人在水云乡。鱼非惠子同鱼乐,蝶化庄周并蝶忘。心了固知身是寄,物齐宁与道相妨。清明即是神仙界,不用丹炉炼玉霜。

鲁连扬一策。陈平出六奇。邯郸风雨散。白登烟雾维。排云出九地。陵定振五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