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魏源的《登太行绝顶(其一)》
拼音和注音
fǔ yǐng rú zài yuān , qí shēn bù jí wà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及:(动)①不如:在学习方面我~他。[反]超过。②来不及:后悔~|避之唯恐~。
如在:《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谓祭祀神灵﹑祖先时,好像受祭者就在面前。后称祭祀诚敬为'如在'。
魏源
魏源(1794~1857年),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原诗
临险如大敌,奋势成独往。
竭尽筋力能,驯至青冥上。
一壁石怒生,千崖狞相向。
石云昼不收,崖瀑夜逾响。
数日惟一登,不知所历向。
及颠反下视,始悔轻身妄。
俯影如在渊,其深不及望。
中奥何包孕,山于斯府藏。
一降一生妍,一步一回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