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怀古(三首)

别家杨柳正依依,回首西风木叶飞。
乡梦已随云北散,客心先逐雁南归。
三秋边境仍烽火,九月征衫尚绤衣。
莫向穷途叹牢落,料应青眼故人稀。
¤

作品评述

《秣陵怀古(三首)》是明代刘秩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别家杨柳正依依,
回首西风木叶飞。
乡梦已随云北散,
客心先逐雁南归。

三秋边境仍烽火,
九月征衫尚绤衣。
莫向穷途叹牢落,
料应青眼故人稀。

中文译文:
离别时,家乡的杨柳依依不舍,
回头看,西风吹散了树叶。
故乡的梦已经随着云彩飘散向北方,
旅途中的心思却先追随南飞的候鸟。

三秋的边境依然烽火不断,
九月的征衫还是绣着红丝。
不要对困境感到失望和困顿,
相信亲切的人会稀少如青色的眼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离乡别亲的感受和思念之情。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离别时家乡杨柳依依不舍,回首间落叶随风飘散,营造出一种离别时的凄凉和无奈感。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离开故乡后,对故乡的思念已经随着云彩飘散向北方,而自己的心却早已追随南飞的候鸟,形容了离乡漂泊之苦。

诗的后两句描述了当时边境的局势,烽火不断,国家依然处于战乱中,而九月份的征衫上还绣着红丝,表明战争依然在继续,士兵们仍在征战沙场。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处境的一种坚定和乐观态度,不要对困境感到绝望和困顿,因为亲切的人会稀少如青色的眼睛,暗示着在陌生的环境中,能遇到真心待自己的人并不容易,但作者仍抱有一份希望和乐观。

整首诗以离别和思乡为主题,通过描绘离别的景象、对故乡的思念、边境战乱和对未来的期许,表达了作者对离乡别亲的心情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动荡的局势和人们的生活困境。

诗词推荐

先生心事炳丹青,顾影何曾愧独行。商岭芝能如橘隐,首阳粟不似薇清。纲常正要身扶植,出处端为世重轻。安有寒泉来会宿,参同极论到天明。

九月湘江水漫流,沙边唯览月华秋。金风浦上吹黄叶,一夜纷纷满客舟。

前时送君去,挥手青门桥。路转不相见,犹闻马萧萧。今得出关书,行程日已遥。春还迟君至,共结芳兰苕。

帘栊上夜钩,清列听更筹。忽共鸡枝老,还如骑省秋。循庭喜三入,对渚忆双游。紫绂名初拜,黄缣迹尚留。月舒当北幌,云赋直东楼。恩渥迷天施,童蒙慰我求。迟君台鼎节,闻义一承流。

昼刻传呼浅,春旗簇仗齐。退朝花底散,归院柳边迷。楼雪融城湿,宫云去殿低。避人焚谏草,骑马欲鸡栖。

兄羁囚,弟露宿。兄弟本连枝,谁令隔山谷。兄受饥寒日困辱,弟欲救之力不足。力不足,可奈何?愿作高飞鸿,衔之出网罗。

平池秋水雨来深,无数红妆出岸阴。翠幕深藏知有意,白鸥相见本无心。

琼英为惜轻飞去。可人妙笔移缣素。潇洒向南枝。永无开谢时。闺房难并秀。自是春风手。何必问逃禅。人间水墨仙。

关征盘错带南州,三见丹枫坠楚秋。列侍百重围虎戟,酣歌丈八忆蛇矛。草生宵梦传诗笔,梅析春酲托使邮。矍铄据鞍休自叹,壁门初日待鸣驺。

十日千机可复谐。郭郎感运岂仙才。人间自是少行媒。直上扶摇须九万,满前星斗共昭回。又传贾客向曾来。

去年中伏在南园,同听清泉引绿樽。今日诸君又高会,独嗟移疾卧西轩。

子真家世子云乡,风力才华岂易当。回首古人多隐约,致身今日独辉光。谟明久合分三府,治剧聊须试一方。从此政成何所报,百城无事只耕桑。

诗家才子酒家仙,游宦曾依积水边。窗户动摇三岛树,琴尊安稳五湖船。罗浮道士分琼液,锦席佳人艳楚莲。今日相逢朗吟罢,满城砧杵一灯前。

秋风一何厉,吹尽山中绿。可怜凌云条,化为樵夫束。凛然造物意,岂复私一木。置身有得地,不问直与曲。青松未必贵,枯榆还自足。纷然落叶下,萧条愧华屋。

抱被招提听晚钟,昔游回首七春风。斩新花木轩窗外,依旧楼台烟霭中。永夜篝灯元自照,故人尊酒偶然同。明年此日看腾踏,先数班杨赋律工。

锦字龙梭织锦篇,凤凰文采间非烟。并他时世新花样,虚费工夫不直钱。

香刹看非远,祇园入始深。龙蟠松矫矫,玉立竹森森。怪石千僧坐,灵池一剑沉。海当亭两面,山在寺中心。酒熟凭花劝,诗成倩鸟吟。寄言轩冕客,此地好抽簪。

画戟衣中趋绛帐,驿亭门外拂征鞍。已嗟漂泊三年别,更负从容十日欢。煖席未穷谈笑乐,陟冈相望滞留难。杨鞭策马几多意,原上秋风作晓寒。

瘴疠家家一洗无,更欣余润沃焦枯。花壼夜冻先除水,衣焙朝寒久覆炉。松顶积高时自堕,竹枝压重欲相扶。云开正值春风早,却看晴光满九衢。

檐两乱淋幔,风悲兰杜秋。相看更促膝,人老自多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