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怀古(三首)

别家杨柳正依依,回首西风木叶飞。
乡梦已随云北散,客心先逐雁南归。
三秋边境仍烽火,九月征衫尚绤衣。
莫向穷途叹牢落,料应青眼故人稀。
¤

作品评述

《秣陵怀古(三首)》是明代刘秩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别家杨柳正依依,
回首西风木叶飞。
乡梦已随云北散,
客心先逐雁南归。

三秋边境仍烽火,
九月征衫尚绤衣。
莫向穷途叹牢落,
料应青眼故人稀。

中文译文:
离别时,家乡的杨柳依依不舍,
回头看,西风吹散了树叶。
故乡的梦已经随着云彩飘散向北方,
旅途中的心思却先追随南飞的候鸟。

三秋的边境依然烽火不断,
九月的征衫还是绣着红丝。
不要对困境感到失望和困顿,
相信亲切的人会稀少如青色的眼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离乡别亲的感受和思念之情。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离别时家乡杨柳依依不舍,回首间落叶随风飘散,营造出一种离别时的凄凉和无奈感。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离开故乡后,对故乡的思念已经随着云彩飘散向北方,而自己的心却早已追随南飞的候鸟,形容了离乡漂泊之苦。

诗的后两句描述了当时边境的局势,烽火不断,国家依然处于战乱中,而九月份的征衫上还绣着红丝,表明战争依然在继续,士兵们仍在征战沙场。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处境的一种坚定和乐观态度,不要对困境感到绝望和困顿,因为亲切的人会稀少如青色的眼睛,暗示着在陌生的环境中,能遇到真心待自己的人并不容易,但作者仍抱有一份希望和乐观。

整首诗以离别和思乡为主题,通过描绘离别的景象、对故乡的思念、边境战乱和对未来的期许,表达了作者对离乡别亲的心情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动荡的局势和人们的生活困境。

诗词推荐

水竹色相洗,碧花动轩楹。自然逍遥风,荡涤浮竞情。霜落叶声燥,景寒人语清。我来招隐亭,衣上尘暂轻。

当日献皇后,逃生屋壁间。何如伴庞老,同入鹿门山。

怀昔三昆皆青春,挥毫翻水惊鬼神。我方丱角瞠后尘,有如奔林鹿牲牲。高堂寿朋鬓亸银,时节歌押彩服新,二十年间存几人。叔氏终老一葛巾,盆池折花秋中旬。共房感我双瓜辛无穷生意根陈陈。寸卉虽微均我身,壅培涵浸宜及辰。一气之运屈必伸,子如不信有苍旻。

僧舍孤衾寄此情,庄生梦破晓钟声。浮沤踪迹原无定,惆怅西风一夜清。

无妻牧犊子,带索荣启期。予亦年七十,幸犹未至兹。颇亦似陶翁,粗有五男儿。乃父休官早,致汝恒苦饥。挂冠六七闰,方当挂冠时。治生了无策,惟耽酒与诗。室人愧交适,虽寿夫奚为。后死信无益,固穷谅何悲。

江行了不按春光,江路欣看得海棠。浅蘸深红丛蓓蕾,细开浓白巧梳妆。蜀花但鬭胭脂湿,荆种新傅腻粉香。行客绿纷正寥落,为渠着语快飞觞。

担尾心期有破琴,绝怜无地觅知音。形神怯冷犹迎客,风雨催春亟治任。眼落牛羊沙渡远,情凝江汉寺楼深。津津谁染鹅黄柳,想可挨排醉绿阴。

放缆山溪一叶轻,树头半落半犹青。竹问飞下双鸂鶒,天作人间小画屏。

烈日严霜恣挟持,孤标荦荦肯随时。笑看世上閒桃李,一夕狂风失令姿。

伊濑鸣秋麓,香楼隔雨溪。天形林罅出,山脊雾中迷。岸峻灵龛密,沙平野路低。只应观佛土,物物便堪齐。

滴尽思亲泪,犹残影吊形。眼花浑作黑,颔底更能青。少也投三赋,今焉忽一星。此生成底事,用脚不曾停。

曹操桓温不自持,跛侯面上雨淋漓。奸人何事乾坤裹,一日雷霆十二时。

昌元古佳郡,比屋谈经史。山冈叠翠屏,溪濑泻清泚。蓄为灵秀质,磊落出髦士。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草树 一作:草木)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宗晟一轴水帘图,寄与南舒李大夫。未向林泉归得去,炎天酷日且令无。

轻风小寒吹浪花,新柳茸茸啼乳鸦。平湖一望几千顷,远水连天飞落霞。斜阳忽堕澄波底,白鸟犹明山色里。严更何处鼓冬冬,棹歌未断渔灯起。

十二阑干绕玉楼,珠帘垂影控金钩。多情最是梁间燕,泥软花香去复留。

吾友多称君,思见寒附火。气温玉开籍,才敏鏃加笴。尝於师鲁书,言词屡及我。乖疏久益新,慕合迎已可。奈何縻组绶,无路动车輠。近乃得百篇,能诗今信果。清寒水石舂,怪险蛟螭锁。远念烟鸿去,呈妍露葩娜。古人虽已矣,风流未应堕。东来勿后期,山桃缀红颗。

晚楼一曲转梅花,官事无我报放衙。林木蔽亏烟断续,江流曲折雨横斜。年华冉冉风前影,岁莫悠悠客里家。一雁近从沙觜落,更饶片雪入天涯。

天色无情淡,江声不断流。古人愁不尽,留与後人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