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送赵阆州希异之官)

冻雨洗烦浊,烈日霁威光。
逸人去作太守,旗志倍精芒。
莎外马蹄香湿,柳下_阴晨润,景气踏苍苍。
夹道气成雾,我独犯颜行。
对颜行,斟尾酒,点头纲。
请君_此,更伴顷刻笑谭香。
为问锦屏富贵,孰与熙宁谏议,千古蔚仪章。
世道正颓靡,此意傥毋忘。

作品评述

《水调歌头(送赵阆州希异之官)》是宋代魏了翁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冻雨洗烦浊,烈日霁威光。
逸人去作太守,旗志倍精芒。
莎外马蹄香湿,柳下_阴晨润,景气踏苍苍。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是:
冻雨洗净了烦躁和污浊,烈日的光辉使人心旷神怡。
有志向的人去担任太守职位,旗帜上的志向倍加明亮。
芦苇丛外马蹄上泛起香气,柳树下的清凉晨雾沁润着,景色一片苍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画面。作者通过描写冻雨洗净了烦躁和污浊的意境,与烈日的光辉相对照,展现了大自然的清新和明媚。接着,他提到有志向的人离开,去担任太守职位,旗帜上的志向更加明亮,表达了对于追求理想的人的赞美和祝愿。

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诗人运用了生动的象征和对比,如马蹄上的香气、柳树下的清凉晨雾,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和美好的画面。诗中的“景气踏苍苍”一句,表达了对大自然景色的称赞,苍苍表示广阔无垠的意境。

然而,接下来诗人提到自己独自违背常规行事,违背了世俗的规范。这里的“犯颜行”意味着违背了世俗的礼节,表示诗人不拘泥于传统与规矩,独立自主地行动。这种态度和行为与前文所描述的逸人追求理想的精神形成了对比。

在诗的最后,诗人向“颜行”举起酒杯,点头表示敬意。这里的“颜行”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知己,共同分享欢乐和情感。诗人还表达了对于富贵和权势的疑问,认为锦屏富贵是否能与熙宁谏议相媲美,熙宁谏议是指宋代名臣韩琦,他的忠言逆耳、直言敢谏在当时很有影响力。通过这种对富贵和权势的质疑,诗人表达了对于社会风气颓靡的担忧和对志向高尚的人的赞扬。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描写为主线,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传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追求理想的人的敬佩。同时,诗人也对社会风气的颓靡状态表达了关切和忧虑。诗中的意象丰富、意境冻雨洗烦浊,烈日霁威光。
逸人去作太守,旗志倍精芒。
莎外马蹄香湿,柳下独阴晨润,景气踏苍苍。
夹道气成雾,我独犯颜行。
对颜行,斟尾酒,点头纲。
请君暂此,更伴顷刻笑谭香。
为问锦屏富贵,孰与熙宁谏议,千古蔚仪章。
世道正颓靡,此意傥毋忘。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冻雨清洗烦躁和浊气,烈日带来威严的光芒。
有志向的人去担任太守职位,旗帜上的志向更加明亮。
芦苇丛外马蹄带着香气和湿润,柳树下的清凉晨雾滋润着,景色一片苍茫。
夹道间气息凝结成雾,我独自违背礼仪走行。
对着走行的人,斟满尾酒,点头致意。
请你暂时停下,与我一同享受片刻欢笑和谈笑声。
问问那些锦屏中的富贵,与熙宁时期的忠言谏议者相比,哪个更能留下千古的仪表和章疏。
世道正在走向衰落,但我们对这种意义切勿忘却。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行动,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追求理想的人的敬佩。冻雨洗净了烦躁和浊气,烈日的光芒给人以威严感,展示了大自然的清新和明亮。有志向的人去担任太守,旗帜上的志向更加明亮,表达了对追求理想的人的赞美和祝愿。

诗中描绘了芦苇丛外马蹄的香气和柳树下清凉晨雾的景象,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夹道间的气息凝结成雾,诗人独自违背礼仪行事,表现出他不拘泥于传统规范的态度。

最后,诗人举起酒杯向行走的人点头致意,并请对方暂时停下来,与他一同享受片刻欢笑和谈笑声。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些锦屏中的富贵与熙宁时期的忠言谏议者相比,哪个更能留下千古的仪表和文章。通过这个问题,诗人表达了对社会风气衰落的担忧,并呼吁人们不要忘记追求高尚理想的意义。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人物行动为背景,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传递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追求理想的人的敬佩,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风气衰落的忧虑和对追求高尚意义的呼唤

作者介绍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峨弁千峰倚天碧,上有修筠材可篴。月明三弄面巉岩,惊起哀猿啼峭壁。儿童斲石攒青瑶,寒林萧萧吹堕樵。坐令结习落幽梦,芒鞋竹杖归路遥。觉来只影徒相守,哦子清诗笔如口。眼中何必小玲珑,仿像九疑当户牖。神丹已失大江漘,谁与安期追后尘。分天隔日不可到,使我目断苍梧云。

水调歌头

攀条弄蕊苎罗人,半軃金翘笑整巾。惯见冰肌斜映月,似惊酒面暗生春。诗翁思苦饶先醉,画史愁多恐失真。寄语东风为披拂,莫教容易惹芳尘。

水调歌头

书中旧学来禽帖,今日蛮州得饫尝。要与先生共咀嚼,更将煮蜜助甘香。

水调歌头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水调歌头

两岐秀罢已蒿莱,春意还从菡萏回。不是使君和气胜,此花应向别人开。

水调歌头

枳棘编篱昼掩门,桑麻遮路不知村。平生诗句传天下,白首还家自灌园。

水调歌头

四海擢秀阁,兹晨彰法游。名随寺俱徙,地入道家流。尚喜黄诗在,仍容墨本求。从今茅屋底,自有皖山幽。

水调歌头

宝筵延厚命,供帐序群公。形胜宜春接,威仪建礼同。晞阳人似露,解愠物从风。朝庆千龄始,年华二月中。辉光遍草木,和气发丝桐。岁岁无为化,宁知乐九功。

水调歌头

紫兰淅淅光风转,绿叶阴阴禁苑凉。天子万机多暇日,喜逢嘉节奉瑶觞。

水调歌头

鸳鸯与鸂鶒,相狎岂惭君。比雪还胜雪,同群亦出群。静巢孤岛月,寒梦九皋云。归路分明过,飞鸣即可闻。

水调歌头

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寿阳妆。玉颜须傍韶春笑,莫斗严风与恶霜。

水调歌头

贫贱交亲绝,形影自相吊。清泉白石间,朝夕事吟啸。甑堕何足言,灰死不须溺。达人乃知此,宁免俗士诮。

水调歌头

矫矫雪霜心。孤贞受命独。留滞染缁尘,垢面不靧沐。背城借一战,填堑轮前渎。葵心向朝阳,晞光不能燠。徒嚣终无赢,驱驰惟仆仆。岂无丰水滋,永嗟非佳谷。呼尔授刍秣,羁绁系驹犊。堪羡我良朋,林桂賸芳馥。博览绎故书,胸中三万轴。悠然西河上,日与英俊逐。振铎扬儒负,函丈

水调歌头

三月春风满瑶水,珍丛瑞薄纷难纪。皭若兹花四照中,扬蕤独茂千龄祉。千龄丕应在重葩,双吐琼房彰协华。秀跗即镂平台雪,宝艳宁争台岭霞。球栏黼幄遥相映,姑射仙姿玉虚境。结根已近尧蓂阶,借媚非关汉莲井。天襟多豫玩群芳,彼美幽姿首效祥。都缘剩沐太和润,況自频分私照光。

水调歌头

征衫一着字溪东,结友何人继两龚。寸步相期偶胡越,尺书不断见心胸。吟边快睹推三语,吏退冥搜想二松。别后并吞几云梦,锦囊收拾付宾鸿。

水调歌头

昔游半山寺,木落山欲童。秋高岚气旺,晓日出曈曨。杖藜破莽苍,举步生清风。登堂发一笑,绝倒临川公。旧像人所祠,新法人所攻。空使百年后,直笔诛奸雄。不知老瞿昙,衲被和头蒙。是非不到耳,静坐檐蔔丛。自吹无空笛,圣处时一中。我亦有发僧,误踏京尘红。来此欲安禅,懒性

水调歌头

忆昔乾道游璧水,君为秀孝侬博士。逮今嘉泰归青原,侬为州民君剌史。人生离合风中云,白发相逢有几人。与君相逢又相别,不待折柳眉先颦。如君岂弟民父母,春风风人夏雨雨。忽然一夜飞秋霜,惊杀鴈骛兼豺狼。政声无翼到天上,玉皇诏君登庙廊。郎星卿月小借路,金华玉堂即高步。

水调歌头

配极辉光远,承天顾托隆。负图济多难,脱履归成功。圣道昭永锡,邕言让在躬。还推万方重,咸仰四门聪。恭已忘自逸,因人体至公。垂旒沧海晏,解网法星空。云散天五色,春还日再中。称觞合缨弁,率舞应丝桐。凯乐深居镐,传歌盛饮丰。小臣滥簪笔,无以颂唐风。

水调歌头

汩汩诚甘分,空空敢自珍。乐虽思泮水,愚恐累溪神。怨谤从余子,称扬独故人。功名非我事,自是葛天民。

水调歌头

浮云归大壑,敛迹随风去。我生等浮云,亦与飘风遇。驰送山谷中,邈然不知处。云散风已息,澄秋廓天宇。庶云大化尽,讵为身后虑。

水调歌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