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地驱乐歌》
拼音和注音
xiāo xiāo tiáo tiáo , fēng yǔ piāo yá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风雨:(名)①风和雨:~无阻|~大作。②比喻艰难困苦:不经历~,怎么见彩虹?
萧萧:1.形容马嘶鸣声2.[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3.冷落凄清的样子。
萧条:(形)寂寞冷落,没有生气:经济~。[近]萧索。[反]繁华。
条条:1.〈量〉每一条。2.〈形〉用于“赤条条”。形容身上一丝不挂,毫无遮掩。
风雨漂摇: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萧萧条条,风雨漂摇。饿杀鹪鹩,撑杀䲭鸮。
倦鸟不飞,非无羽翼。贫女不嫁,非无颜色。
枕郎右臂,郎侧向左。看郎颜色,似不在我。
宛转郎怀,坐郎左膝。郎有它人,不自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