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世贞的《张将军要余与沈令尹潘林曹三子骏儿同泛海时风日清美颇穷胜槩乐而赋之(其二)》
拼音和注音
fēng bó wǎn bō huí jié shí , rì jūn pái wù shàng fú sā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扶桑:(名)①古代神话中海外的大桑树,据说是太阳出来的地方。②旧时指日本。③落叶灌木,开红花,可供观赏。也叫朱槿。
碣石:1.山名。在河北省昌黎县北。碣石山馀脉的柱状石亦称碣石,该石自汉末起已逐渐沉没海中。2.指墓碑。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原诗
空青一片引牙樯,不遣乾坤属混茫。
风伯挽波回碣石,日君排雾上扶桑。
承平渐偃千烽色,转饷曾飞万庾霜。
任使兴公心境杂,也应安坐听鸣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