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王六寒朝见诒

贾生流寓日,扬子寂寥时。
在物多相背,唯君独见思。
渔为江上曲,雪作郢中词。
忽枉兼金讯,长怀伐木诗。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回答王六寒朝见诗》,朝代:唐代,作者:张九龄
贾生在异乡流浪,扬子寂寥时光。世间众物繁多互相对立,唯有君独具慧眼。渔父咏江边的曲调,诗人写郢城下的雪景。突然间得到了重要的消息,长久以来怀抱着伐木的诗思。

诗意:
这首诗是张九龄写给王六寒的回信,表达了他对王六寒在清晨见面后给予的感动和启发。诗中,贾生代表诗人自己,在陌生的环境中苦苦流浪,感叹世间万物的繁杂和相对立,但同时也欣赏到了王六寒独特的洞察力。贾生用渔父咏江边的曲调和诗人描写郢城下的雪景来表达对王六寒的称赞,觉得他的才能犹如江边渔父的曲调和郢城下的雪景一样独特。最后,突然得到了很重要的消息,让他怀抱着伐木的诗思,表达了内心激动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贾生流寓异乡的描写,以及对王六寒独特洞察力的赞扬,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诗人通过对贾生的形象描写,暗示了自己在异乡漂泊的心境。在这种环境下,诗人感叹世间的喧嚣和相对立,唯有王六寒独具慧眼,能够看到不同于常人的美好。通过对渔父和郢城下雪景的描写,凸显了王六寒的独特性和才能。突然得到重要消息,诗人内心激动,将自己怀抱的伐木的诗思表达出来。整首诗意蕴含深远,展示了诗人对他人才能的赞赏和自我的反思。

作者介绍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七岁知属文,擢进士,始调校书郎,以道侔伊吕科为左拾遗,进中书舍人,出为冀州刺史。以母不肻去乡里,表换洪州都督,徙桂州兼岭南按察选补使,以张说荐,为集贤院学士,俄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为李林甫所忮,改尚书右丞相。罢政事,贬荆州长史,请归还展墓。卒,谥文献。九龄风度醖藉,在相位,有謇谔匪躬之诚,以直道黜,不戚戚婴望,惟文史自娱。尝识安禄山必反,请诛,不许。后明皇在蜀思其言,遣使致祭,卹其家。集二十卷,今编诗三卷。

诗词推荐

波穿火透本无奇,初见潮州刺史诗。当日老翁终不免,后来居士欲奚为。山中雷雨谁宜主,水底蛟龙睡不知。若使天年俱自遂,如今已复长孙枝。

莲塘馆东初日明,莲塘馆西行人行。隔林啼鸟似相应,当路好花疑有情。一梦不须追往事,数杯犹可慰劳生。莫言来去只如此,君看鬓边霜几茎。

乱山深处小溪隈,夏木阴阴水半回。风岸欹斜对青竹,雨枝低重弄黄梅。浓愁难办新诗语,吉耗聊倾浊酒杯。戏彩老人须强饭,玉钩才吐即归来。

先友凋零风义衰,绣衣躧履荷深知。未乾荐墨俄闻谪,欲寄邮书忽报危。赋就徒能感知己,樽前犹忆细论诗。白珪一玷身难赎,痛哭须陈吊屈辞。

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

总角嬉游处,重来转盼然。溪山犹昨日,朋友尽中年。旧话逢人说,新诗为客传。唤回风雨梦,犹记北窗眠。

惨惨西风。人与两州俱不见,一江残照落霞红。舻声中。汀花萍草六朝空。人向赏心增远恨,闲云犹绕建康宫。古今同。

魁阀分根异,充然秀气储。少年古心貌,危世旧诗书。鵩怪来何早,熊祥梦竟虚。遥知蕙帐下,昼哭痛何如。

近之不逊,远这则怨。无义无情,可贵可贱。一年一度雪深冤。毕交无人是的传。

少师名德振鵷鸾,孙子何为短羽翰。不使功名藏竹间,宜留文字後人看。六丁取去嗟韩第,七子亡来恨建安。赖有上公曾塔葬,多情无用涕丸澜。

闻说到扬州,吹箫忆旧游。人来多不见,莫是上迷楼。

偶坐松根送落晖,竹风零露湿人衣。乱萤点水只自照,宿鸟赴林犹并飞。玉塔微澜秋月吐,澄江净练夜潮归。好山不负平生约,故傍吾庐翠作围。

骚雅去已久,宫体争哇淫。洛阳风一变,枳性随人心。乡关思萧瑟,作赋哀江南。调入金钗臂,亡国有余音。

一月山行意未厌,晚晴仍对雨纖纖。回思浪涌涛翻际,宁有于今安且恬。

九十九峰矗天起,家在前峰夕阳里。蛮徭虎豹断行人,小市寒城净如水。驩传有客闯然来,{左扌右监}衣视之吾兄子。云从诸侯贡,往备天子使。来时吾父为我言,女之靖州问安否。靖州苦好修,女从得师友。世方白首声利场,父诏承乃如此。柳阴花影春风香,喜极无言澹相对。家学既尔殊

故子虽即位,自不愿为官。天下事已定,山中人可闲。一丝江月色,千古客星寒。捷径终南士,闻风定报然。

泻月江当户,编茅屋背崖。久贫难养气,独酌且开怀。雪水喧唯土,天风破楚霾。鞭春明日早,环佩想尧阶。

瑞兽香云轻袅,华堂绣幕低垂。人生七十尚为稀。况是钓璜新岁。登俎青梅的皪,明阑红药芳菲。天教眉寿过期颐。常对风光沈醉。

晓日银台再上书,相君何日奏丹涂。紫皇有意怜衰老,乞与扬州第五符。

交游星散尽,之子复南行。惜别悲杨柳,相思寄杜蘅。好山须驻锡,恶路莫贪程。近得湘中信,湘中寇未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