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对雨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作品评述

《夏日对雨》
登楼逃盛夏,
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
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
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
荷香满四邻。

中文译文:
夏日登上楼防止炎热的夏季,
大地上万物都笼罩在沙尘中。
对面的雷声愤怒地震动着树,
大街上的雨趁人们出行的时候倾泻而下。
房檐上的蛛网松散而沉重,
地面潮湿着燕子们新筑的泥巢。
吟唱结束后,清风漫起,
荷花的香气弥漫四邻。

诗意与赏析:
《夏日对雨》是唐代诗人裴度写的一首抒发对夏日降雨的感受的诗。诗中描绘了夏季的炎热和闷热,以及突然降临的雷雨,展示了大自然的威力和变幻无常。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同时也传达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中的“登楼逃盛夏”表达了作者在炎热的夏季里想要寻求清凉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夏季的厌恶。接下来的描写中,作者通过对雷声、雨水和蛛网等细节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生机。最后,诗人吟唱结束后,清风吹起,荷花的香气弥漫四邻,给人一种清凉和宁静的感觉,表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致敬之情。

整首诗以简短的篇幅展现了夏季的热情和变幻,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出作者对夏日雨水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夏季的特殊氛围,同时也可以在冷静的审视中感受到对大自然的敬畏和重新认识。

作者介绍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贞元中擢第,授河阴县尉,迁监察御史,出为河南府功曹,迁起居舍人。宪宗元和六年,以司封员外郎、知制诰,寻转本司郎中。使魏州,还拜中书舍人,改御史中丞,寻兼刑部侍郎。十六年,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于时讨蔡,度请身自督战。诏以度充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蔡平,封晋国公,復知政事。为皇甫镈所构,出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穆宗长庆元年,河朔復乱,诏度以本官充镇州四面行营招讨使。元稹拜平章事,罢度兵权,充东都留守,寻以守司徒同平章事,復知政事,李逢吉沮之,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敬宗宝历元年,度入觐京师,帝礼遇隆厚,数日宣制,復知政事。文宗立,加门下侍郎,集贤殿大学士,进阶特进,以病恳辞机务,诏加守司徒,兼侍中,充山南东道节度等使。太和八年,以本官判东都尚书省事,充东都留守,进位中书令,寻復兼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度固辞,不允。至镇,病甚,乞还东都养病,诏许还京。卒,赠太傅。度状貌不踰中人,而风彩俊爽,占对雄辩,出入中外,经事四朝,以身繫国之安危者二十年。集二卷,今编诗一卷。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以讨平淮蔡,擒吴元济,封晋国公。其后诛宦官刘克明,迎立文宗,屡秉国政,身繫天下重轻者垂三十年,时人以比郭汾阳。开成四年卒,年七十五。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层峦叠壁映朱帘,风软尘香四月天。十里山塘看不足,翠屏合沓午云鲜。

月落星稀露气香。烟销日出晓光凉。天东扶木三千丈,一片丹心似许长。湛以北,洛之阳。买花移竹且迷藏。九重_阖开黄道,未信低回两鬓霜。

卜世周家谓过之,从来历数亦难知。岂期河洛亡三翮,不比房比续续微。

著作承明近玉堂,云何持节尚为郎。运储巧思蜀诸葛,揽辔澄清汉范滂。自昔谋猷资启沃,於今军国欠平章。商岩事业公须继,好趁春风朝未央。

野鹰来,高台下。天寒鸟死狐兔伏,枯梢啄雪何为者。宜城有酒煦尔寒,格高鞲暖肉不乾,终日臂尔夜宿安。野鹰来,山中忍饥良独难。天阴日落雪模糊,有虎有虎雄当涂,两猿不饱睨我雏。鹰不来,将奈何。

家声赫奕盖并凉,也解微吟锦瑟傍。擘水取鱼湖起浪,引杯看剑坐生光。风流别后人人忆,才器归来种种长。不用更贪穷事业,风骚分付与沉湘。

众僧莫怨赵归真,此是容成太玉君。始末四年曾就日,相将五秩即腾云。帝心俾立神霄教,州额由升应道军。泉石依然冠剑冷,至今雷电御松坟。

墨月黳云脱太清,海风吹上笔头轻。琐窗冷透芙蓉碧,定有新明到九成。

下马邯郸陌头歇,寂寥崩隧临车辙。古柏重生枝亦乾,馀燎见风幽焰灭。白蒿微发紫槿新,行人感此复悲春。

董氏娇娆性,多为窈窕名。人随秋月落,韵入捣衣声。粉蕊粘妆簏,金花竭翠条。夜台无戏伴,魂影向谁娇。旧亭红粉阁,宿处白云关。春日双飞去,秋风独不还。舞席沾残粉,歌梁委旧尘。独伤窗里月,不见帐中人。

剪落青梧枝,灉湖坐可窥。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千古风流事,名贤共此时。

晓出城西门,荡漾官河艇。朝光散晴旭,露气拥高迥。潮上洲渚没,棹发六飞骋。前岑献奇状,心目快引领。青山如故人,登涉在俄顷。嗟哉二三子,怜我足力逞。舍舟入苍翠,一径林木静。阴藓护危栈,古藤落眢井。映带列桧杉,青黄熟梅杏。古师安禅处,神物伏精猛。山灵诡异工,幻迹

槁蔓残芜满幽圃,多具鉏耰课僮竖;非惟吾圃要翦除,亦恐尔辈成惰窳。老桂盘壑饱风霜,修篁当轩弄烟雨,一松孤立信豪杰,两槐对植如宾主。珍禽拣枝春欲动,蠹穴扫空吾甚武。蘼芜芽櫱已暗长,甘菊根芽亦潜吐,山姜涧蒲乃微草,露叶参差看仰俯。世间安得有遗才,位置要须令得所。

不归小白花岩住,越样梳妆诳世人。无底篮虽提得活,禹门未必解翻身。

蜀国周遭五千里,峨眉岧岧连玉垒。岷嶓出水作大江,地砉天浮戒南纪。

岸拖秋草绿。

师从天台来,示我一集诗。开编未及读,涕泪已交颐。纷纷世间人,迷妄觉者谁。浮沉苦海中,俗出无端涯。寒山与拾得,旁观为兴悲。作诗三百篇,劝戒仍嘲嗤。觉此未觉者,当下成牟尼。此意亦良厚,奈何人罕知。师持国清钵,欲救云堂饥。赠言亦安用,聊以报所贻。

谁将铅粉比清真,天赋殊姿秀色匀。只许谪仙为酒友,应呼卫玠作尘人。悬灯不减秋冬雪,入盏先俘隔岁春。堪笑古今同一白,诗人吟着总凝神。

大明御宇,至德动天。君臣庆会,礼乐昭宣。剑佩成列,金石在悬。椒觞再献,宝历万年。

衰病常求饮上池,药投坚痞苦难知。间挥绿绮歌三乐,静玩韦编诵九师。纵有文章忧瓿酱,剧无机智懒行棋。爱君高唱多才思,撩摘羁怀入小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