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蓝关

微烟已辨秦中树,远梦更依江上台。
看落晚花还怅望,鲤鱼时节入关来。

作品评述

《入蓝关》是唐代诗人赵嘏所作的一首诗词。它通过描写景物,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乡愁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微烟已辨秦中树,远梦更依江上台。
看落晚花还怅望,鲤鱼时节入关来。

诗中的“微烟已辨秦中树”,意味着微弱的烟雾已经让人能够辨认出秦地的树木。这句诗描述了秋天的景象,可能是在行进的船只上望向岸边。诗人使用了“微烟”一词,强调了景色的朦胧和幽静。

接下来的一句“远梦更依江上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追溯记忆,仿佛看到梦中的景色,而这景色又与江边的高台相连。这句诗巧妙地混合了现实与梦境,虚与实的边界变得模糊。

紧接着的两句“看落晚花还怅望,鲤鱼时节入关来”是整首诗中最具情感的部分。诗人在看到落日中的花儿时感到怅望,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而“鲤鱼时节入关来”则是说到了鲤鱼的迁徙。这里的“关”指的是蓝关,也象征着故乡。诗中的“鲤鱼”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归宿,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传递了对年华逝去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物心情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乡愁的深切感受。诗人借助自然景物与生活中的细节,向读者展现出他内心深处的感触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暗示和联想的手法,使诗意更加丰富,给读者留下深深的思考和回味。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祐,山阳人。会昌二年,登进士弟。大中间,仕至渭南尉卒,嘏为诗赡美,多兴味,杜牧尝爱其“长笛一声人倚楼”之句,吟叹不已,人因目为赵倚楼。有《渭南集》三卷,编年诗二卷,今合编为二卷。 赵嘏字承祐,山阳人。武宗会昌中登郑言榜进士第。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香味清机仙府回,萦纡乱石便流杯。春风莫泛桃花去,恐引凡人入洞来。

暮山青尚浅,晓山如黛染。开窗望海山,天清雾方歛。向来六月中,黑云齐如截,苍龙下曳尾,卷雨洒炎热。造物信老手,忽作万里秋,刻削此孤峭,巉然消客愁。岂无一布帆,寄我浩荡意;会当驾长风,清啸遗世事。

日夕三江望,灵潮万里回。霞津锦浪动,月浦练花开。湍似黄牛去,涛从白马来。英灵已杰出,谁识卿云才。

高名宋玉遗闲丽,作赋兰成绝盛才。谁似辽东千岁鹤,倚天华表却归来。

上世本为农,辍耕业诗书。我少学不成,固应返其初。冥冥不自揣,乡校参群居。中岁偶拔擢,清班久趑趄。典奏入南宫,妯书长石渠。及其乞身归,旧业已丘墟。衰疾或小间,力尚给荷锄。寄声谢故人,毋为笑迂疏。

朝野无事,寰瀛大康。圣人有作,盛礼重光。万国执玉,千官奉觞。南山永固,地久天长。

地偏坊远巷仍斜,最近东头是白家。宿雨长齐邻舍柳,晴光照出夹城花。春风小榼三升酒,寒食深炉一碗茶。能到南园同醉否,笙歌随分有些些。

小桃源住饭不足,夜鹤传声趣驾还。细嚼紫阳山色饱,馋涎犹睨应天山。

帝心忧虢俗,暂辍掖垣臣。疲瘵初承制,乡闾似得春。化成应有瑞,位重转闻贫。用作盐梅日,争回卧辙人。

丹房萧洒绝纤埃,石迳萦纡闢草莱。窗外果从猿摘去,山中芝藉鹤衔回。一瓯白雪汤轻注,三尺青蛇匣不开。如许清虚尘世隔,明朝再约抱琴来。

投老长亭更短亭,翩翩楚柁正关情。黄鹂要是知人意,犹作他时求友声。

曩自白帝城,一马独入蜀,昼行多水湄,夜宿必山麓。时闻木客啸,常忧射工毒,蜿蜓蛇两头,踸踔夔一足;岂惟耳目骇,直恐性命促。稍历葭萌西,遂出剑阁北,奴僵不敢诉,马病犹尽力,我亦困人客,一日带屡束。最忆苍溪县,送客一亭绿,豆枯狐兔肥,霜早柿栗熟,酒酸压查梨,妓野

几日春山雨作霖,晓风端为破重阴。登楼物色浑如画,倚槛情怀未易吟。万里斜阳鸟飞去,四围烟树客愁深。个中定有超然法,趺会端须仔细寻。

庭花香信尚浅。最玉楼先暖。梦觉春衾,江南依旧远。回纹锦字暗剪。谩寄与、也应归晚。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

江上年年春早,津头日日人行。借问山阴远近,犹闻薄暮钟声。

密片无声急复迟,纷纷犹胜落花时。从容不觉藏苔径,宛转偏宜傍柳丝。透室虚明非月照,满空回散是风吹。高人坐卧才方逸,援笔应成六出词。

睡鸭徘徊烟缕长。日高春困不成妆。步欹草色金莲润,捻断花鬓玉笋香。轻洛浦,笑巫阳。锦纹亲织寄檀郎。儿家闭户藏春色,戏蝶游蜂不敢狂。

长爱吾师性自然,天心白月水中莲。神通力遍恒沙外,诗句名高八米前。寻访不闻朝振锡,修行唯说夜安禅。太平时节俱无事,莫惜时来话草玄。

尝忆去上初夏时,与尔同听杜鹃啼。杜鹃今年又复至,还是去年初夏时。禽鸟亦知人意切,一声未绝一声悲。肠随此声既已断,魂逐此禽何处飞。

苹满烟沙柳满洲,绿荷风软转船头。发篷亟作恁麽去,许事肯令如是休。自有文章追洛下,莫缘誉处厌糟丘。君能坐致钱流地,行达通明十二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