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五十首

一句如铁橛子,少室秤提不起,曹溪摇感不动。
有伎俩者一任左扶右持,无伎俩者不妨全体受用。
巴蓬集壁,去天一尺。

作品评述

《偈颂一百五十首》是宋代释心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句如铁橛子,少室秤提不起,
曹溪摇感不动。
有伎俩者一任左扶右持,
无伎俩者不妨全体受用。
巴蓬集壁,去天一尺。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诗中的铁橛子象征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决心,少室秤和曹溪则分别代表了世俗的评判和外界的诱惑。诗人告诉我们,拥有真正的伎俩和技巧的人可以左右自如地应对世俗和诱惑,而那些没有伎俩的人也可以通过全身心的投入来享受生活的美好。最后两句"巴蓬集壁,去天一尺"则表达了超越形式束缚的境界,意味着只需一点微小的改变,就可以摆脱纷扰,达到心灵的自由。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力量的表达方式,给人以深刻的启示。铁橛子的形象描绘了一种坚定不移的精神,象征着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和信念的坚持。少室秤和曹溪则代表了外界的评判和诱惑,暗示着人们在追求内心真实和自由时所面临的困难和阻碍。诗人通过对有伎俩者和无伎俩者的描述,表达了人们面对不同境遇时的应对策略。诗的最后两句则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达到心灵自由的境界,只需稍加改变即可超越世俗的束缚,获得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这首诗词的价值在于它对人生智慧和内心追求的深刻思考。它引导人们思考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并鼓励人们用智慧和技巧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诱惑。诗中的意象生动鲜明,语言简洁明快,给人以启迪和思考的空间。通过对形式和境遇的对比,诗人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坚定信念,保持内心的自由与坚强。

作者介绍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路涌金沙地,高人此筑庵。为询林下客,妙语与谁参。

呈耠水郭芰荷堤,别后扁舟去岸迷。莫讶道人新活计,亦看粉面照清溪。

踏破秋痕,向虚堂、细问新凉踪迹。野客从来无管领,独鹤自还空碧。红日重开,翠华曾到,应恨湖光窄。游龙别後,两山依旧南北。无语野草闲花,似嗔人问。万事今非昔。古木苍烟无限意,只有吟魂知得。歌舞百年,是非一醉,未必西风识。浩歌归去,满船风雨凄恻。

夜长稚子添书课,霜近衰翁忆醉乡。尽道吴中时节晚,菊花也有一枝黄。

湖海同流尽,深居独系匏。已全忘疏钞,变不事推敲。水石为清供,烟霞作澹交。随行一枝锡,高挂在松梢。

乃翁能继辋川吟,零落传家得至今。贫贱莫量陈孺子,与人千古作知音。

仕屈诸儒底,名成一战中。酒为千日计,诗费几生功。戏马章台下,呼鹰上蔡东。少年豪侠窟,杵臼得梁鸿。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见《事文类聚》)。长江风送客,孤馆雨留人。(见《杨升庵集》)。古岸崩将尽,平沙长未休。(见《吟窗杂录》)。不如牛与羊,犹得日暮归。(见《纪事》)。

幽禽鸣屋角,唤我起寻春。山径八九里,角巾三四人。侧行松偃蹇,倦憩石嶙峋。谁道春犹早,山樱几树新。

湛而不浑,妙而长存。秋水何色,野云无根。半夜天空何汉净,老兔濯濯明月魂。

本在胡笳曲,今从汉将营。浓阴方待庇,弱植岂无情。比雪花应吐,藏乌叶未成。五株蒙远赐,应使号先生。

浪出鬼揶揄,归来失故吾。庭空榕落子,人静鸟呼雏。潮退石自出,天高日正晡。寥寥谁与语,怀古一长吁。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满床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白居易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已十年。——张仲素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著即潸然。自

忽忽忘前事,志愿能相乖。衣马久羸弊,谁信文与才。善道居贫贱,洁服蒙尘埃。行行无定心,壈坎难归来。慈母忧疾疹,至家念栖哀。与君宿姻亲,深见中外怀。俟余惜时节,怅望临高台。

六窠只佩诸侯印,争比从天拥册归。一轴郢人歌处雪,两重朱氏著来衣。闽山秀已钟君尽,洛水波应溅我稀。明日陪尘迎驷马,定淮斋沐看光辉。

摇漾越江春,相将采白蘋.归时不觉夜,出浦月随人。

风暖江鸿海燕,雨晴檐鹊林鸠。一段青山颜色,不随江水俱流。

今代论儒学,如君德最优。是非千古事,出入九家流。身殁言犹在,官卑志未酬。傥令兴礼乐,端不后程仇。

十二峰前月,三声猿夜愁。此中多怪石,日夕漱寒流。必是归星渚,先求历斗牛。还疑烟雨霁,仿佛是嵩丘。

客有过吾庐,自言师陆朱。故应东海若,不及北山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