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澄之历城

难兄佐邑持风裁,令弟辞家笃友于。
风雨几年疏共被,关河千里转征车。
天垂巨野河流急,秋尽江南木叶疏。
他日到官烦问讯,琴堂诗思夜何如。

作品评述

《送周澄之历城》是明代练子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难兄佐邑持风裁,
令弟辞家笃友于。
风雨几年疏共被,
关河千里转征车。
天垂巨野河流急,
秋尽江南木叶疏。
他日到官烦问讯,
琴堂诗思夜何如。

诗意:
这首诗是作者练子宁送别好友周澄之时所作。周澄之是作者的亲兄长,他被任命为地方官员,而作者则因为深情厚谊,与兄长分别,表达了自己对兄长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兄长的送别之情,诗中运用了温婉的语言描绘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感情。

首句“难兄佐邑持风裁”,表达了兄长在地方上执法公正,处理风平浪静的治理之事。这句话中的“难兄”意味着兄长承担了艰难的责任。

接下来的两句“令弟辞家笃友于,风雨几年疏共被”,表达了作者因为兄长的工作而离家,并且与兄长相隔多年,受到了风雨的侵袭。这里的“共被”表示作者与兄长同样经历了风雨的考验。

下一句“关河千里转征车”,描绘了作者与兄长的分离之路,他们要分别跋涉千里,各自奔赴不同的使命。

接着的两句“天垂巨野河流急,秋尽江南木叶疏”,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暗示了兄弟分别已经过去了很久。

最后两句“他日到官烦问讯,琴堂诗思夜何如”,表达了作者对兄长的思念之情。作者期待着兄长能够在地方上有所建树,并且在未来的某一天,重聚时能够互相交流琴音、诗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兄长的深情厚谊和对兄长前程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兄长的思念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中融入了时光的流转和人情的沧桑,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推荐

间身无所滞,独去背春城。望越乡心断,迎嵩隐思生。野禅依树远,中饭傍泉清。相府如投刺,分题有竺卿。

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登临白云晚,流恨此遗风。

千山已尽一峰孤,立马行人莫疾驱。从此蜀川平似掌,更无高处望东吴。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

玉缕青葳蕤,结为芳树姿。忽惊明月钩,钩出珊瑚枝。灼灼不死花,蒙蒙长生丝。饮柏泛仙味,咏兰拟古词。霜风清飕飕,与君长相思。

空山遗天坛,之人在天阙。风雷长为护,草树不敢茁。何当追遐踪,一笑俯明月。

窥户几回鹊喜,绕阶一夜蛩吟。痛饮政须似旧,安居且原如今。

紫宫黄屋邃森沉,驰道周庐肃羽林。树里啼莺清禁切,雨余流水御沟深。松篁并落钟山翠,云雾长依汉殿阴。此日歌讴欢在镐,草茅何以嗣华音。

儿童烧爆竹,妇女治椒花。独有龙钟叟,凄凉感岁华。

垂老乃如此,凭高俱惘然。空能正几字,好去作千年。童子歌鸲鹆,幽人拜杜鹃。江花独烂熳,春去得谁怜。

任公垂钓古来称,千载危台尚可登。尺泽只今无处觅,悬知深谷解为陵。

长记去年时。雪满征衣。佳人携手画楼西。今日关山千里外,此恨谁知。想见绿窗低。依旧空闺。惜春还是惜花飞。纵有游蜂偷得去,争似帘帷。

春秋尊王,外攘夷狄。幼学壮行,终始惟一。凛然英气,尚父是匹。揭之徂征,可却回纥。

隋家天子爱扬州,四十离宫取次游。荆棘久迷秦陇路,柳丝空拂汴河流。君才清似庾开府,世事难于孙仲谋。莫为青衫维骑马,却将风景付閒愁。

纵乏幽人宅,犹余大树祠。带山仍带水,宜饮亦宜诗。勿待全开后,当乘半放时。昏昏廓阴雾,皎皎上朝曦。

二十四桥千步柳,春风十里上珠帘。

窈窕成崎岖,不是邯郸步。因来此凭栏,又送孤鸿去。

悠悠信马春山曲,芳草和烟铺嫩绿。正被离愁著莫人,那堪更过相思谷。

道傍垂白定沾巾,正似当年绿发新。故国依然乔木在,典刑复见老成人。

浮世即浮家,书车与钓车。梦中行熟境,尘外立生涯。篱落千丝柳,池塘两部蛙。儿曹问家事,{左禾右罢}隔田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