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慧山泉

石脉绽寒光,松根喷晓凉。
注瓶云母滑,漱齿茯苓香。
野客偷煎茗,山僧借净床。
安禅何所问,孤月在中央。

作品评述

诗词:《题慧山泉》
作者:若水
朝代:唐代

石脉绽寒光,
松根喷晓凉。
注瓶云母滑,
漱齿茯苓香。

野客偷煎茗,
山僧借净床。
安禅何所问,
孤月在中央。

中文译文:

石脉迸发出寒光,
松树根部喷出清晨的凉意。
倒注茶壶的云母材质很光滑,
茯苓漱口有香气。

野外的客人偷偷地煮茶,
山中的僧人借用干净的床铺。
沉入静思中,有什么问题要问呢?
独自的月亮悬挂在天空中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清凉的场景,以及人们在自然环境中静思的画面。

诗中描述的石脉绽放着寒光,松树根部喷出凉爽的气息,营造了一个清凉怡人的氛围。

作者提到了一种注壶的云母材质的光滑,以及用茯苓来漱口清香,这些细节突出了诗中对细致事物的关注和品味。

在诗的后半部分,野客偷偷地煮茶,山僧借用净床,表达了人们在这个环境中寻求心灵安宁和思考的意愿。

最后两句“安禅何所问,孤月在中央”,表达了作者对禅宗修行的思考,提出“安禅”(禅定)并不需要问问题,只需要沉静心境,体悟内心的寂静。而孤独的月亮悬挂在中央,可能是表达了作者能够在自然中感受到宇宙的宏伟和自己的微小。

整首诗流畅自然,以清凉的景象和细微的观察打动读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禅宗思考和内心静谧的向往。

诗词推荐

人心显者道心微,体认深时始得知。若不沈潜梅至理,虽多言语亦奚为。

金阙银城仙客居,欲传消息问麻姑。蓬莱无物堪为信,翦寄苍龙一握须。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四祖基庆,三后在天。芳侑备成,灵娭其旋。孝孙应嘏,受福永年。送之怀之,明发恻然。

烟江叠嶂子能学,都尉后身王姓同。诗画惊逢两奇丽,赏音吾愧玉堂翁。

三十年居此,何尝识酒荤。柴扉人少到,草径鹿同群。雨足添新瀑,山深有剩云。水瓢丹灶外,闲事不曾闻。

凉州风月美,遥望居延路。泛泛下天云,青青缘塞树。燕山苏武上,海岛田横住。更是草生时,行人出门去。

朅来江上再经年,衰病无时强自怜。屡控危衷甘屏缩,岂期优诏更留连。政平讼理曾何补,职称民安亦偶然。虽感上恩容卧治,何如便许老林泉。

洞庭山侧第新成,门对湖阴水鉴明。紫绶使君还政日,彩衣仙尉拜官荣。丘园自适亲心乐,桴鼓稀鸣吏局清。退食不妨晨夕养,人生从宦此难并。

以为异人。后十年,筑室黄冈之北,号静安居士。作此记之。细马远驮双侍女,青巾玉带红靴。溪山好处便为家。谁知巴峡路,却见洛城花。面旋落英飞玉蕊,人间春日初斜。十年不见紫云车。龙丘新洞府,铅鼎养丹砂。

酒凭孤枕聊成寐,寒入霜钟更觉清。户外只知居士睡,那知寂默念平生。

一壑云屏展,江横万里长。渔舟下滩去,寂寞舞斜阳。

众壑窅无人,水碓舂空山。米熟碓不知,青溪响潺潺。

胧胧玉魄沉霄彩,蔌蔌瑶花破晓阴。和气所蒸缘异政,丰年之兆慰群心。画楼卷白欢声洽,游骑障泥乐意深。太守安闲民讼息,锦城无限好园林。

银河迢迢界秋昊,碧沙两岸生瑶草。冰轮半浸练影寒,兔杵声干桂花老。锦鸡宫对乌鹊桥,鸾车辗云天女娇。河西郎君双髻小,牵牛耕烟种兰苕。

小孙盘问翁翁,今朝怎不陈弧矣。翁道暮年惟只眼,不比六根全底。常日谈玄,余龄守黑,赤眚从何起。鬓须雪白,可堪委顿如此。心知病有根苗,短檠吹了,世界朦胧里。纵有金篦能去翳,不敢复囊萤矣。但愿从今,疾行如鹿,更细书如蚁。都无用处,留他教传麟史。

释迦行中国,设教周孔同。吾知诸子弟,不殊阙里中。

十载从公鬓似蓬,羡公英气老犹充。生时别得星辰力,晚岁仍加鼎灶功。世事不堪开眼看,劳生渐恐转头空。问公试觅刀圭药,岁岁称觞此日中。

家山福地古云魁,一日三峰秀气回。会散宝珠何处去,碧岩南洞白云堆。

薄阴散秋曦,爽气来孟月。慨然登兹亭,嘉观非远涉。径幽出深竹,栈峻跻危堞。身腾尘境外,心与空界接。前临潩波泛,却视隗峰列。来远得清飚,洒迥想飞雪。君家兄弟贤,问学继先业。横经咨老师,置醴延大台。方从贤者乐,岂为游子设。诗人亦有言,佻达在城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