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山僧

荣枯虽在目,名利不关身。
高出城隍寺,野为云鹤邻。
松声寒后远,潭色雨馀新。
岂住空空里,空空亦是尘。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给山中的僧侣

诗意:这首诗以山中的僧侣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和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对名利无关身的思考,并表达了在山中修行的僧侣与尘世的隔离。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僧侣所在之地的景色和环境。诗中的“高出城隍寺”,表达了僧侣居住的地方高出尘世,与他们的名利无关。诗人用“野为云鹤邻”来形容僧侣的荒僻环境,强调他们远离尘嚣,与大自然相伴。接着,诗人用“松声寒后远,潭色雨馀新”描绘了僧侣所居之地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僧侣们修行的环境优美和寂静的氛围。最后,诗人以“岂住空空里,空空亦是尘”来表达了被尘世所困扰的思绪,同时也传达出修行者的境界应该超脱尘嚣,寻求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意境空灵,意境深远,通过山中僧侣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远离纷扰的向往。同时,诗人也提醒了我们,虽然离开尘世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宁静,但归根结底,尘世与修行相辅相成,需要在尘世中去理解、去修行。这种悠闲禅意的境界,给人以宁静和思考的空间。

诗词推荐

杜门初入夏,贫不厌身閒。白日静於水,绿阴浓似山。野蔬留客饭,小艇送僧还。却忆西庵夜,泉声石壁间。

倾城误人身,嗟哉难具陈。请君试侧耳,听妾歌其因。妾初未笄学新妆,肌理玉雪眉黛长。融恰窈袅销金裳,态浓意远夺目光。当时见者心为狂,共谓绝代惊非常。拟思昭阳奉君王,三千宠爱一身当。宁知事大缪,嫁作荡子妇。空闺独宿度芳华,蓬首乱鬓颜色朽。四海十年不相闻,一朝归来

百人聚处小喧阗,析到秋毫似计然。见说天公还掠剩,鹄形怀宝度饥年。

与云游戏佐棠阴,古道谁云不到今。三载二松公事处,百年乔木世臣心。夤缘肯及通家旧,饥饿何妨闭户深。公去那来遗爱在,老犹能听昼帘琴。

不暖不寒寒食天,小桥杨柳未飞绵。三分春色一分在,十日晴无两日全。桐角唤回前嶂晓,子规啼破隔江烟。麻裙素髻谁家女,哭向墦间送纸钱。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 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红粉。料封侯、白头无分!

点穴不须医,针经手自披。既云丹熟后,焉用火攻为。简出创牵步,端居痛上眉。闭门功行满,应有解飞时。

珍重王光嗣,交情尚在不。芜城连宅住,楚塞并车游。别后官三改,年来岁六周。银钩无一字,何以缓离愁。

黄龙一卧十五年,搅潭惊起旧头角。张公搅潭是好心,但向西江起风雹。河阳新妇画蛾眉,老婆不可重新学。长连体上铺棘针,满钵饭飣铁菱角。有能欢喜受供养,聪明一一安排著。张公若问解何宗,食月虾蟆救月弓。

会合都从戊巳家,金铅水汞莫须夸。只此物,结丹砂,反覆阴阳色转华。

独佩传家印,芹宫一线春。居然风月意,笑却簿书尘。溪水吾同味,檐花道固贫。迂寒从献笑,肯与俗为邻。

松嫩堪餐。竹密须删。息尘缘、何事相干。心超物外,身处人间。有十分清,十分淡,十分闲。学道非难。守道多艰。结跏趺、坐断尘寰。若空僧舍,寂寞禅关。对几层云,几层水,几层山。

古人罔极。今我不爽。愿言所钦。唯子靡两。情存口咏。心忆目想。形游神还。身去意往。伫立不见。瞻望佛仿。婉娈西路。遗忧养养。

紫燎光销大驾归,御楼初见赭黄衣。千声鼓定将宣赦,竿上金鸡翅欲飞。北阙晴分五凤楼,嵩山秀色护神州。洛河自契千年运,更拟波中出九畴。中兴殿上晓光融,一炷天香舞瑞风。百辟虔心齐稽首,卷帘遥见御衣红。日和风暖御楼时,万姓齐瞻八彩眉。瑞气祥烟笼细仗,阁门宣赦四方知。

碧油推上客。有神机沈密,参运帷幄。威声际沙漠。庆云飞川泳,和熏三白。霄渊敻鬲。甚探梅、也来相约。更谁怜久客,泥深穿履,栖栖东郭。农麦。年来管好,禾黍离离,讵忘关洛。风高水涸。多少事、待韬略。看鹅池夜渡,黎明飞捷,儿辈昏昏未觉。便冲寒,铁骑横驱,汛扫六合。

向来汤饼泼油葱,思旧所怀惟此翁。日暮楼边梅子雨,夜凉亭下藕花风。凌烟晋室谢文靖,阴德唐朝徐有功。二十年间莲社客,酡颜不是少时红。

莲叶看龟上,桐花引凤栖。圣人千万寿,福禄与天齐。

猗猗秋兰。植彼中阿。有馥其芳。有黄其葩。虽曰幽深。厥美弥嘉。之子之远。我劳如何。

壁间石色隐青红,指似夭夭即此中。金石著文犹叵信,况堪传者自渔翁。

磻溪垂钓者,终得展其才。何事先生隐,不逢明主来。泉声秋雨歇,月色夜云开。对此空惆怅,吟魂早晚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