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觉院竹轩

山僧种竹数千个,堂户清阴日日浓。
从便寄栖天外凤,等閒梦化缽中龙。
护余贝叶云无迹,刺破苔痕石有踪。
老去要盟莲社约,一枝携取策龙锺。

作品评述

诗词:《浮觉院竹轩》

山僧种竹数千个,
堂户清阴日日浓。
从便寄栖天外凤,
等閒梦化缽中龙。

护余贝叶云无迹,
刺破苔痕石有踪。
老去要盟莲社约,
一枝携取策龙锺。

中文译文:

山中僧人种植了数千株竹子,
庭院里清凉的阴影日复一日地浓郁。
从此寄托了一只凤凰飞往天外,
又常常梦见一条龙在钵中化形。

守护着我的贝叶,云雾没有痕迹,
刺破了苔痕,石头上有明显的痕迹。
年老后,我要与莲社结盟,
带着一枝竹子,追求龙钟的事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山中僧人种植竹子的情景,以及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首先,诗人描述了僧人种植数千株竹子的景象。竹子是中国文化中的象征物之一,代表着坚韧和清雅。庭院里的竹子给人带来清凉的阴影,每天都变得更加浓密,象征着僧人对于修行和自然的用心呵护。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凤凰和龙的寄托。凤凰和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兽,分别象征着吉祥和权力。诗人将自己的寄托寓于凤凰和龙的形象中,希望能飞向天外、实现更高的境界。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贝叶和石头为象征,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痕迹留存的思考。贝叶是轻柔的,无法留下痕迹,而石头则是坚硬的,留下了明显的痕迹。诗人通过这两个象征,暗示了自己在人生中的留存和足迹。

最后,诗人提到了与莲社结盟的愿望,带着一枝竹子去追求龙钟的事业。莲社是宋代文人的文学社团,代表了文人的交流和追求。诗人表示年老后仍希望与文人结盟,用自己的才华追求卓越的事业,象征着对于人生和文学追求的坚持。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寄托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考。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和隐喻的手法,使诗意更加丰富深远。

诗词推荐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高安更过几重山。

英英二徐,名德之雏。早从烂柯,知所步趋。南陔子职,夙夜尽劬。九日黄花,采采盈裾。请寿堂萱,大年方壶。庞眉发鹤,重锦轩鱼。母诏子前,问学勉诸。参匪直养,心传泗洙。诚身悦亲,授伋著书。子日懋哉,益厉厥初。荣多遗母,文绣不如。戏舞樽前,母为笑娱。我寄四言,俾陈座

西邻东老总为虚,料想君家乐有馀。白酒黄金都是幻,争如好客与收书。

庄严圣王子,僧回号难提。弃国避世荣,便入三摩底。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峄阳之孤桐,踣自霹雳斧。龙伏之灵林复古,断文横截丝百缕。下垂七轸如牛乳,上有明星稀可数。当轩拂拭待君鼓,君心有在君未语。仲尼昔时从师襄,颀然一人犹望羊。我独怀之千古长,杖策不省颐之忘。去年河决疮未补,今年赤地无禾黍,像龙焚尪亦何取。堂上平戎不敢听,且激南风

穷老宁须叹,吾生得已多。风埃弃朝帻,烟雨弄渔蓑。富屋乌爰止,闲门爵可罗。人生只此是,得酒且高歌。

曾住西湖画幅间,楚乡久客亦良难。先生道眼无分别,浙水江云一样看。

万宇横陈碧瓦齐,浓岚淡霭总诗题。隔江烟树窗中细,过海风樯槛外低。琴仅可弦星半缺,壁应欲画雪新泥。南华卧读两三卷,犹喜晴檐日未西。

编草覆柏椽,轩扉皆竹织。閤成似僧居,学僧居未得。有时公府劳,还复来此息。

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去年今日凤山头,儿女团栾争劝酬。不及松江烟雨里,独搔华发一扁舟。

拨乱方争汗马功,贤才谁肯守穷空。严光亦是夷齐类,垂钓碧溪敦让风。

君住潇湘作寓斋,赋归仍与是斋偕。已知身世非真著,肯向功名怨寡谐。雨后更无云在岭,晓来那有月当阶。几思谈妙从人去,人事胡为苦好乖。

潇洒书斋,香清缕直,灯冷晕圆。忽惊窗鸣瓦,霰如筛下,裁冰翦玉,片似花鲜。深怕妨梅,也愁折竹,才作还休亦偶然。更深也,漫题窗记瑞,诗思绵绵。闻君礼佛日千。浪说道繁华不值钱。想鸳衾底下,都将命乞,蒲龛里畔,未必心安。兜率天宫,清凉境界,总是由心不是缘。雪山上,

偶逢李径一花开,从此东园日日来。更约桃花同坼好,红红白白两相催。

柳外朱楼绚彩霞,阿谁湖上浣春纱。留人燕子初命子,映面桃花恰始花。轻薄未应来邺下,呢喃多是怨王家。东风频驻青骢马,无那桥西酒旆斜。

广陵关外路,夜半梦中过。骑鹤人逢晚,听鸡客误多。去来同雨雪,吏隐各烟波。携得新诗别,相思日日歌。

盥水结冰花,老眼于今重见。一似琢成水玉,向冻盆游泛。天公作事有何难,要花花便现。且把重春留住,变苍黎容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