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八首

壁间书偈言无物,腰石当知力有余。
莫道懒翁无伎俩,糠中舂出走盘珠。

作品评述

译文:
壁间书偈言无物,腰石当知力有余。
莫道懒翁无伎俩,糠中舂出走盘珠。

诗意:
这首诗是释师一写的,他是宋代的一位佛教僧人。诗中写到墙壁上书写的佛经教义已经没有实质意义了,就如同一堆无物的书本。然而,表面上毫无价值的石头,却能够承受腰力的压力,显示出其中蕴含的力量。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物质和精神的不同价值。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物质与精神进行了对比。通过墙壁上书写的佛经与不起眼的腰石之间的比较,诗人试图传达人们应该注重内心的修养与精神的追求,而不仅仅追求物质的财富和表面的虚荣。诗中表现出了佛教思想中平等、内心和力量的重要性。

该诗的写意深远,既代表了佛教思想中看重内心修行的理念,也传达了人们应该珍惜精神追求的价值。同时,诗人借助简单的形象进行比喻,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其所传达的思想。整体而言,这首诗深思熟虑、富有哲理,展示了宋代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诗词推荐

道出古今,法超闻见。雨骤云驰,星移斗转。梦魂历尽百城余,觉后端知一物无。打鼓看来君不见,拈花笑杀老臊胡。

玄微达造化,得一不言三。利益众生原,情迷谩口谈。

手遮西日望褒斜,百折舟行尚玉沙。风趁港回帆落柱,草迷路断牵收车。长烟漠漠非吾土,老树离离似我家。今夜宿头应更好,月明四面尽芦花。

拂槛晓云鲜。销暑楼危竦半天。曾是携宾当荐九,开筵。度水萦山奏管弦。黄菊映华颠。千骑重来已六年。楼下东流当日水,依然。更对周旋旧七贤。

不减浣花头,仍兼事事幽。浑忘帝城札,好在竹林游。有意求如愿,无机防海鸥。秋凉入吾树,旧读定能搜。

悬瀑雪飞舞,奇峰玉嶙峋。摇碎一江月,来谒西凉神。我虽不识神,知是山水人。不敢持笏来,裋褐整幅巾。出我囊中香,羞我南溪苹,杯湛玻璃春,盘横水精鳞。出门意惝怳,烟波浩无津。安得结茆地,与神永为邻。

重楼复屋枕层崖,想有残碑锁翠苔。但见苍山如壁立,不知绿水自何来。岩花满眼红而紫,谷鸟呼名去复回。便欲买舟从此隐,岂惟一处子陵台。

佳期四五,问黄昏来否。说与低帷月明后。怕重门不锁,仙犬窥人,愁未稳花影匆匆分手。鸡缸三两盏,力薄春醪,何事卿卿便中酒,翻唤养娘眠,底事谁知,灯一点尚悬红豆。恨咫尺绳河隔三桥,全不管黄姑,夜深来又。

步入青松裹,迢迢一径通。渐分华藏界,深隐法王官。道与神仙别,人非世俗同。欲知西祖意,庭柏老春风。

檐前列岫连云耸,亭下双溪彻底清。可但坐来无暑气,老夫病眼顿增明。

玉轮江上雨丝丝,公子游春醉不知。翦渡归来风正急,水溅鞍帕嫩鹅儿。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我家曾住赤栏桥,邻里相过不寂寥。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

恶业相缠五十年,常行八棒十三禅。却著衲衣归玉局,自疑身是五通仙。

消息盈虚理甚明,积阴尽处一阳生。孤根莫厌风霜甚,昨夜春雷拆甲声。

暮天凉雨急霏霏,十二巫峰高复低。醉魂不爱风飘断,只恐行云自湿衣。

云馆接天居,霓裳侍玉除。春池百子外,芳树万年馀。洞有仙人箓,山藏太史书。君恩深汉帝,且莫上空虚。

旧友一千里,新诗五十篇。此文经大匠,不见已多年。趣极同无迹,精深合自然。相思把行坐,南望隔尘烟。

星辰虽应碧虚中,富贵情疏道气融。远野云烟陪淡薄,入衙山水学清通。申湖静泛孤舟月,棠树凉生一扇风。却有祖先难似处,献诗民住乐郊东。

公心如铁,万仞壁立。声名百年,翰墨十袭。绝景独睨,奔尘莫及。曰谁为之,目不妄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