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汤伯纪大人赋

此赋何曾涉怪神,本诸孔孟体诸身。
乃知犬子揄扬者,才是僬侥国里人。

作品评述

《读汤伯纪大人赋》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刘克庄。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此赋何曾涉怪神,
本诸孔孟体诸身。
乃知犬子揄扬者,
才是僬侥国里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读汤伯纪大人的赋作时的感受和思考。作者认为这篇赋作并没有涉及神秘的事物,而是承袭了孔孟之道,体现了儒家的思想。作者通过阅读汤伯纪大人的赋作,认识到真正有才华的人并非那些吹嘘自己的人,而是那些在国家内部默默工作的人。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读汤伯纪大人赋作的思考,揭示了作者对才华和人物评价的独特见解。诗中以反问的形式开头,表达了作者对汤伯纪大人的赋作是否涉及神秘事物的疑问,进而强调了其实质是承袭了孔孟之道的儒家作品。作者通过对比,提出了对才华和表现自己的方式的不同看法。作者认为那些自吹自擂的人并不真正具备才华,而真正有才华的人是那些在国家内部默默工作、不张扬的人。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观点,通过对才华和评价的思考,抒发了作者对人物品质和社会价值观的思考。同时,这首诗词也反映了宋代时期对儒家思想的重视和儒家道德观念在文化中的影响。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才华和人物评价的独特见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氛围。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华榱壁珰,有声椒殿。备物来陈,多德式焕。日册日实,是刻是互。闰举以行,皇矣懿典。

秤鎚搦出油,闲言长语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杨州。

人情怜旧复怜新,扰扰通宵杂笑嚬。炷蜡煎膏留漏箭,卖椒沽酒辨厨珍。一声竹里千家晓,百和香中九陌春。莫道病夫无节序,明朝清镜满梳银。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弦管千家沸此宵,花灯十里正迢迢。闲闺蓦地停杯忆,如许春光伴寂寥。

琵琶师在九重城,忽得书来喜且惊。一纸展看非旧谱,四弦翻出是新声。蕤宾掩抑娇多怨,散水玲珑峭更清。珠颗泪沾金捍拨,红妆弟子不胜情。

扁舟趋郡去,携手复同归。款话僧宜访,登山志欲飞。诗能歌白雪,心合念黄扉。莫作儿童语,丰凶有政机。

逆溪随水行,更上紫翠峰。朱栏忽飞阁,映带烟霞重。

故园微路绕江干,常记开时偪岁寒。万晨临风惊老眼,却疑还是雾中看。

白尽汀苹老,黄雕岸草秋。西风正萧瑟,何处不堪愁。

田田抗朝阳,节节卧春水。平铺乱萍叶,屡动报鱼子。

暂著南冠不到头,却随北雁与归休。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当日无人送临贺,至今有庙祀潮州。剑关西望七千里,乘兴真为玉局游。

连山带郭走平川,伏涧潜流发涌泉。汹汹秋声明月夜,蓬蓬晓气欲晴天。谁家鹅鸭横波去,日暮牛羊饮道边。滓秽未能妨洁净,孤亭每到一依然。

秋气侵人冷欲永,不由老境不愁生。雨声己遣侬无睡,更著寒蛩泣到明。

斜风细雨酿轻寒,握手相看话别难。有酒莫辞今日醉,凤仪门外即阳关。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南无佛法僧,大慈三宝海。我念欲依教,普劝诸众生。莫杀莫食肉,同蕴仁慈行。无病保长龄,未来成佛道。诸佛大菩萨,常为救众生。舍头目身命,不计河沙数。代鸽弃王身,全螘委龙命。流水济枯鱼,萨{左土右垂}充饥虎。历劫遍行慈,慈善力成就。佛无一切心,唯有慈心在。若有行慈

歌筵当日小蓬瀛。晚妆明。识芳卿。挽袖新词,曾博遏云声。又侍仙翁灯夕饮,红雾底,沸箫笙。催人刻烛待诗成。捧雕觥。媚盈盈。不道醉魂,入夜已瞢腾。墨涴香罗回盼处,和笑道,太狂生。

一炷鼻端香,方寸浪平风息。汲取玉池春水,点红炉微雪。年来都以酒相妨,进退只毫发,却道醉乡深处,是三山神阙。

早将心事付渔樵,若被幽人苦见招。多种竹将挑笋吃,旋栽松待斫柴烧。壁间古画身都碎,架上枯琴尾半焦。犹有住山穷活计,仙经盈卷一村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