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万堂前蕉苇为风雨所败对之有感

绿蕉青苇列旗枪,一夜西风作战场。
薏苡低垂菰米老,花鹅绣鸭阵横塘。

作品评述

《观万堂前蕉苇为风雨所败对之有感》是宋代舒岳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绿蕉青苇列旗枪,
一夜西风作战场。
薏苡低垂菰米老,
花鹅绣鸭阵横塘。

诗意:
这首诗以蕉和苇为主题,描绘了它们在风雨中凋零的景象。蕉和苇是自然界中柔韧坚韧的植物,然而它们在风雨的摧残下,显得脆弱而不堪一击。通过描绘这一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幻莫测的无常之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刻画了蕉和苇在风雨中的景象。蕉和苇作为常见的植物,是中国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之一,它们的凋零象征了世事无常、生命易逝的真理。诗人通过描绘这种景象,表达了他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思考。

诗中的“一夜西风作战场”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风雨来袭的场面,给人以瞬间的冲击感。而“薏苡低垂菰米老,花鹅绣鸭阵横塘”一句,则通过描写菰米低垂和阵列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蕉和苇在风雨中的凄凉和脆弱。

整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幻的感慨。通过描绘植物凋零的景象,诗人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对人生的无常和珍惜产生深入的思考。

作者介绍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诗词推荐

一番书满两番求,千里重来我更羞。薄世告人难启口,小官何事不担忧。知心唯有长天月,把酒还思故国秋。只待菊花开遍了,半蓑寒雨上轻舟。

客授向东欧,君为郡督邮。岂惟寮契笃,更喜吏才优。每叹频年别,俄惊一梦休。虞山渺何许,泪落不能收。

桂阳江口望祁阳,叠叠烟云入渺茫。高树绿阴千嶂湿,野棠疏雨一篱香。纵无春在犹回首,况有鹃啼合断肠。惆怅东湖堤上柳,暖风轻絮正悠扬。

横按拄杖,坐盘陀石。鼻孔辽天,眼晴突出。澹烟笼古树,缺月挂藤萝。分付后禅者,勘破老头陀。

十分雪意却成霜。暮云黄。月微茫。只有梅花,依旧吐幽芳。还喜无边春信漏,疏影下,觅浮香。才清端是紫薇郎。别鹓行。忆宫墙。夜半胡为,人与月交相。君合召归吾老矣,月随去,照西厢。

调入苍梧斑竹枝,潇湘渺渺水云思。听来记得华清夜,疏雨梧桐独坐时。

鸡豚殆尽官车过,豺虎犹存野老愁。万一皇恩更宽大,会令戈甲变耡耰。

天子当阳,臣工率职。流水朝宗,众星拱极。环佩锵锵,威箅抑抑。上下交何,同民同德。

洞户掩秋深,画桥横晚静。嫋嫋芙蓉风,池光弄花影。怀我白鸥边,锦帐缭千顷。明河拍岸平,红绿染天镜。钓船无畔岸,收拾入簿领。墙籓束院落,寒窘令人瘿。

读书但觉惭轮扁,补吏非能去箭张。白发归为林下叟,固应饥下餍糟糠。

今岁无寒秪有暄,腊前浑似半春天。醉中苦有薰香癖,烧得春衫两袖穿。

厩吏整车马,匆匆辨晓装。青緺出阊阖,朱旆指沧浪。野店杏初发,津亭柳已黄。行行不可驻,犹及劝耕桑。

鹰鹯击众乌,众鸟无能为。胡然坠蓬藋,自损风云姿。虽称六羽翮,零落何所施。蜂虿小有毒,螫人人不知。昔为众鸟畏,今为众鸟欺。既言覆其巢,又已攫其儿。覆巢犹且可,攫子当如何。哀哀三黄口,泣血纷滂沱。好生上帝德,无乃伤天和。谁为诉九阍,三面去网罗。

寂寂园林秋暮时,可人卢橘玉英胎。祗应篱菊返魂在,满慰金行得意归。僵立冻峰攒翅白,霏微繁李缀枝稀。天公似恐缁尘汙,乞与毡裘护雪衣。

廓然豁尔,师不自知。工何能写,晬然衎尔。工以为真,师不谓之假。金然玉尔,物自宾之。木然石尔,孰能亲之。维丹青不能新之,其孰能陈之。

岁华摇落江头树,客子漂流海上萍。尽染缁衣无复素,空留白眼为谁青。对豢便可供高卧,把酒何妨苫独醒。太息此心徒炯炯,奈何余发已星星。

至道无言说,神功妙莫量。本来具足,添之无碍减无妨。不在多闻广学,只要潜通默会,定里细参详。个中端的意,元不离中黄。圆陀陀,光烁烁,现堂堂。无余无欠,通身无象合真常。只这而今默识,便是当年弥勒,直下要承当。开放顶门眼,遍界不能藏。宗女同昌公主唐多令词,南史宋

懒听诗书散满床,鬓须垂白坐茅堂。溪山入手何时见,尘土劳心继日忙。气味向人卑可耻,风波随处险难当。羡君出处由胸臆,安稳将家水石傍。

西风转北又旬余,才见黄花粲短篱。底事不开重九日,何心却趁小春时。芳传栗里陶潜迳,香入离骚屈子辞。不肯趋时真隐逸,岂教尘世俗人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