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次韵两绝

提壶劝饮元无秫,促织催机未有丝。
叶底蝉蟟尤更苦,吸风饮露伴入饥。

作品评述

《雨中次韵两绝》是洪咨夔所写的一首诗词,属于宋代文学作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提起酒壶,劝饮无米酒,
催促织机,却无丝线成。
树叶底下,蝉鸣特别悲苦,
吸风饮露,与饥荒为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中的景象,通过对琐碎的细节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对时局的思考。诗中以提壶劝饮、促织催机、吸风饮露等形象的描写,表达了物质匮乏和社会困境的现实。诗人通过描绘蝉鸣悲苦,抒发了自己对困苦生活的感同身受,并以此暗示了人们在艰难时期的共同遭遇。

赏析:
《雨中次韵两绝》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困苦现实的感叹和思考。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酒无米、机无丝的情景,通过对生活物质匮乏的描写,凸显了困苦和拮据的社会环境。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树叶底下的蝉蟟,以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困苦生活的共鸣,蝉鸣悲苦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整首诗的忧愤情绪。最后两句以吸风饮露伴入饥为结尾,表达了人们在艰难时期互相扶持、共同面对困境的意境。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通过对雨中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困苦生活的同情与关怀。

这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却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困苦时期的社会现实。它通过物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困境的思考和对人们困苦生活的同情。整体上,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思考社会问题和人生困境。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十年梦相识,一觏俄远别。征驾在我傍,草草意难说。君居洞庭日,诗句满魏阙。如何万里来,青桂看人折。行装不及备,西去偶然诀。孟夏出都门,红尘客衣热。荒城见羊马,野馆具薇蕨。边境渐无虞,旅宿常待月。西园置酒地,日夕簪裾列。壮志安可留,槐花樽前发。

胡儿吹角汉城头,月皎霜寒大漠秋。三奏未终天便晓,何人不起望乡愁。

商於六里,野塘千古□烟霞。灵苗郁郁无涯,荡青冥风露,金素发清华。散霜丛弥岸,月影明沙。仙经浪夸。种瑶草、养铅砂。争信琼杯芳荐,药镜黄芽。秋香晚节,也分到、山中宰相家。休更羡、刘阮桃花。

胯下桥南逆水风,十幅蒲帆弯若弓。淮波带日鱼鳞红,岌岌飞上北斗中。龟山始撞人定钟,岸草涩涩鸣秋虫。

史家汗简编年垂,掌武集贤筹政机。君侯祖烈冠前世,内外贻厥真天资。景灵审象丹青炳,端靖顒昂席庆基。浙港之东早乘驿,卓尔群吏诸侯师。云何士元淹骥足,留滞太史周南维。渊源濡染由所自,甚美而度多文词。猗欤两祖揭二柄,雹凸骞翔天下知。奈何恬无进擢慕,钩引吹嘘众力微。

草堂昨夜春风起,万树梅花月如水。相过谁解论襟期?吾州太守山东李。太守自是文章公,文章政事皆从容。长身玉立冰雪胸,标致政与梅花同。梅花清苦良自守,不逐寻常好花柳。广平心事底须论,太守自是调羹手。我知太守节义高,混同版筑非徒劳。版筑乃是宰相事,济川舟楫随时操。

殊方令节也堪怜,可咏江涵雁影篇。买得紫萸虚市里,种成黄菊小池边。相逢便是华胥国,一醉宁惭玳瑁筵。何必登临追旧俗,南山秋气自超然。

一年同往夹城中,小圃高斋幸见容。吟尽物题春唱和,讲穷人事夜过从。寻芳待去门前约,访古邀回道上逢。别后西楼不堪倚,满川林木暮云重。

沉饮非荒宴,凛然忽颓山。或人欲问事,已醉不能言。古来亦如此,名字垂千年。但问酒中适,岂计饮者传。

津亭欲阕戒棠舟,五两风来不暂留。西北浮云连魏阙,东南初日满秦楼。层城渺渺人伤别,芳草萋萋客倦游。平乐旧欢收不得,更凭飞梦到瀛洲。

君如有意耽田里,予亦无机向艺能。心迹所便唯是直,人间闻道最先憎。

天边倚萧寺,小阁翠微中。烟霭三峰秀,松杉一径通。潮音从耳悟,尘虑转头空。堪笑林间弋,犹思落塞鸿。

林壑八年闲,吟残山色。无处烟霞不相识。真欢清福,举世谁人曾得。天教分付与,云庄客。万里侯封,九华仙伯。未必情浓似吾适。扁舟风月,好景初无今昔。遐龄原不在,餐松柏。内张文忠公祠。碑额最上层刻张养浩自寿词,草书。下题八分书七聘堂记四字,记文,正书,苏天爵撰。碑

山口风偏急,矶头水似煎。喧声殊倦听,逆上正难牵。暗石谁愁碍,长途未拟前。江心看白浪,卷起大於船。

寂寞过朝昏,沈忧岂易论。有时空卜命,无事可酬恩。寄食依邻里,成家望子孙。风尘知世路,衰贱到君门。醉里因多感,愁中欲强言。花林逢废井,战地识荒园。怅别临晴野,悲春上古原。鸟归山外树,人过水边村。潘岳方称老,嵇康本厌喧。谁堪将落羽,回首仰飞翻。

虎溪何必与禅谈,唯有东离菊味甘。束带肯为儿辈屈,悠然兴在此山南。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冰纨光映素手。竹簟醒残酒,满院梅风起,疏云薄、斜阳漏。兰棹归去后,诗人瘦。梦绕潇湘柳。屡回首。开帘傍晚,烟中微见青岫。沧浪远兴,为问白鸥知否。十里平湖纵望久。凉透。江莲香度疏牖。

睡起临窗坐,妆成傍砌闲。春来莫卷绣帘看。嫌怕东风吹恨、在眉间。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蓦然收袖倚栏干。一向思量何事、点云鬟。

早负经纶志,居然欲起家。持身惟孝友,告后尽忠嘉。位望隆青琐,文章在白麻。忍闻埋玉树,四海共惊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