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满子(湖州作)

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
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
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
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
唱著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作品评述

《河满子(湖州作)》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听说岷峨山巍峨凄凉,又听闻江汉水清澈。感受到秋天的来临,梦想归家的美好,西南方有长城。东府只有三人,西山八国初平。不要辜负花溪的美景,也不妨去药市小行。请问当垆的人在哪里,只空让这个地方闻名。唱着子渊的新曲,应该更加充满深情。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苏轼对祖国河山的思念之情。他听说岷峨山的壮丽和江汉水的清澈,都让他感受到了故乡的气息。诗人对秋天的到来抱有美好的梦想,同时也意味着他对家乡的思念。他提到了西南方的长城,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期盼。诗中还提到了东府和西山,这些地方都是当时的政治重要地区。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政治的变迁,他呼吁人们不要忽视美丽的自然景观,也可以去市场逛逛,感受生活的细节。最后,他提到了唱着子渊新曲的人,这是指当时的著名音乐家子渊,他希望子渊的音乐作品能够更加富有感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描绘出了他对祖国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通过对岷峨山和江汉水的描述,诗人展现了对故乡的向往之情。他在诗中表达了对秋天的追求和回归家园的渴望,同时也在诗中展现了对国家安宁稳定的期盼。诗人在诗中呼吁人们不要忽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不仅要关注政治和社会的变迁,还要欣赏大自然的壮美和生活的琐碎之美。最后,诗人提到了子渊,展示了他对音乐艺术的关注和对艺术家情感表达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缅怀家国之情,表达了苏轼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寄托了对政治和社会的期望,以及对艺术表达的赞美和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后皇富嘉种,决明著方术。耘锄一席地,时至观茂密。缥叶资芼羹,缃花马蹄实。霜丛风雨余,簸簸场功毕。枕囊代曲肱,甘寝听芬苾。老眼愿力余,读书真成癖。

河满子

凤池开月镜,清莹写寥天。影散微波上,光含片玉悬。菱花凝泛滟,桂树映清鲜。乐广披云日,山涛卷雾年。濯缨何处去,鉴物自堪妍。回首看云液,蟾蜍势正圆。

河满子

南国江山好,仍闻聚六峰。归心急春浪,别梦怅晨钟。手泽存遗爱,民歌接旧封。涼秋鼓予楫,文酒待相从。

河满子

急雪逢春易作晴,穷阎犹复断人行。公家何在欲乘月,夜半扁舟不隔城。

河满子

相思天一边,知在石楼间。高卧客稀到,数峰人共閒。仙方新更试,易疏旧曾删。好探鳌头信,时应有鹤还。

河满子

空岩俨若虎头苍,云腻岩前草木光。竹吐锦萌春雨饱,松含黄粉野吹香。石床蟠足散征倦,道境洗心聊坐忘。投饭上方兰若去,未能痴学顾长康。

河满子

登临不陟险,缓步情始畅。振衣西冈头,矫首一长望。朝阳匿光彩,宿雾犹隐嶂。山灵忽不斳,连峰汹波浪。何许芙蓉青,龙池半天上。铜官从中起,磅礴气愈壮。回风过林莽,草木皆振荡。青锦十万缯,钿车五千两。山人地志熟,指顾名所向。穷历吾岂能,高情倚疏放。平生烟霞志,配此

河满子

满院融融花气。红绣一帘垂地。往事忆年时,只春知。风又暖。花渐满。人似行云不见。无计奈离情。恶销凝。

河满子

飞楼半天真人居,玉幢金蕤龙牙舆。层门十丈拥翠树,枝磨有声作灵语。邪劣未除嗟异路,紫云翻袍两仪舞,赤巾使者呼女鬟。吟风飒飒鹅笙寒,迎月殿高句难攀。踏珠出水如出雾,三十六凤空银湾。

河满子

淅沥凉风来,空郊生暮寒。山气郁苍苍,江流去漫漫。阖关行人稀,投栖夕鸟还。疏钟度林际,华月吐城端。徘徊待遥夜,露下明河宽。心朋隔万里,独坐起忧叹。

河满子

谔谔东溪士,吹箫涧谷春。一别阻云水,相思劳梦魂。五湖秋夜月,三岛春空云。璚标月夜见,玉唾云閒闻。何当一返驾,吟弄终乾坤。

河满子

瓶锡飞来方款曲,旛华迎去倏分离。草虑毡睡身皆稳,刀割香涂佛岂知。守土亲为大檀越,开山留下废砧基。直须金碧千间了,却访溪庵亦未迟。

河满子

稠红乱紫正芳菲,寒食青门客自归。江上酒醒闻燕语,日斜睡足看花飞。功名老去真何在,丘壑平生岂愿违。尚喜系船探禹穴,稽山云淡雨霏霏。

河满子

纸窗百衲地炉红,围坐牛医卜肆翁。时节杯盘来往熟,朝晡盐酪有无通。男丁共结春耕耦,妇女相呼夜绩同。老子颓然最无事,客归自策读书功。

河满子

渺漳流东下,流不尽,古今情。记海上三山,云中双阙,当日南城。黄星。几年飞去,澹春阴、平野草青青。冰井犹残石?,露盘已失金茎。风流千古短歌行。慷慨缺壶声。想酾酒临江,赋诗鞍马,词气纵横。飘零。旧家王粲,似南飞、乌鹊月三更。笑杀西园赋客,壮怀无复平生。

河满子

高斋迟景雪初晴,风拂乔枝待早莺。南省郎官名籍籍,东邻妓女字英英。流年倏忽成陈事,春物依稀有旧情。新岁相思自过访,不烦虚左远相迎。

河满子

溪边犹棹酒船回,冷水湾头雨意开。一路有诗吟不稳,当初悔不共君来。

河满子

倚海楼栏许养痾,田园挂梦领谁何。药香断续鼠为伴,兵气沉浮鸟不歌。自警痴怀虞夏没,犹擎大句杜韩多。至人息踵滋灵液,宛挺孤松悦涧阿。

河满子

身心安处为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水竹花前谋活计,琴诗酒里到家乡。荣先生老何妨乐,楚接舆歌未必狂。不用将金买庄宅,城东无主是春光。

河满子

五百移栖绝洞深,空留辙迹杳难寻。绿丝绦带何人施,长到春来挂满林。

河满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