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意

聘得深村玉雪姿,力胜杵臼案齐眉。
笑他老大专房宠,犹把房帏比旧时。

作品评述

《闺意》是宋代蒲寿宬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而温柔的闺中佳人,以及她与过去的比较,展现出作者对爱情和美的感慨。

译文:
深山村中得到了像玉一样洁白的雪姿,
她的姿态婀娜动人,胜过了杵臼案的高度。
我笑她年纪轻轻就得到了专宠,
她却将房帏与旧时相比较。

诗意和赏析:
《闺意》通过描绘一个美丽的闺中佳人,展现了作者对她的赞美和喜悦之情。诗中的女子被比作洁白如玉的雪,她的容貌和姿态超越了常人,甚至超越了日常劳作所用的杵臼案的高度。这种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深深倾慕和仰慕之情。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感慨。作者笑称这位年轻女子得到了别人的宠爱,而他自己却只能将房帏与过去的时光相比较。这种比较暗示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作者可能意识到,他与这位闺中佳人之间存在着阶级、地位或年龄的差距,使得他无法与她共享同样的宠爱与美好。

整首诗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这位闺中佳人的赞美和自身的无奈之情,使读者在欣赏她的美丽之余,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

作者介绍

蒲寿宬,泉州(今属福建)人。生平不详。从集中诗篇观察,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卷一《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知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前后曾知梅州;《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知与刘克庄同时,年辈相近。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蒲心泉诗》(明《文渊阁书目》),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心泉学诗稿》六卷。事见《八闽通志》卷八六。 蒲寿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正听山鸟向阳眠,黄纸除书落枕前。为感君恩须暂起,炉峰不拟住多年。久眠褐被为居士,忽挂绯袍作使君。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三间茅舍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回。山色泉声莫惆怅,三年官满却归来。

象笏罗袍间绣衣,斑斓五采绚朝晖。退朝擎出龙香篆,知是丹枫拜赐归。

小队旌旗西郭头,笋舆缓步年农畴。十分田有九分闢,今岁人无去岁忧。贴水新秧头欲起,连云宿麦颔都收。天怜老子勤民瘼,赐与丰年不待分。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厚地效珍,嘉木纪瑞。匪刻匪雕,具文见意。三登太平,允协圣治。诗雅咏歌,有光既辞。

把酒看花绕画栏,病身只得忍轻寒。主人半醉花微倦,下却珠帘放牡丹。

黄芦宝积寺,创自镜禅师。佛殿已百岁,僧房今六支。洞庭山入牖,笠泽水通池。他日吾将到,来题壁上诗。

老松偃蹇卧江滨,风月烟云寄此身。不羡参天二千尺,低徊欲对小峩岷。

幸际龙飞策士年,灵岩仙水执鞭先。夺标文妙三场称,劝驾诗高万口传。昔忝词臣曾草诏,今为乡老预兴贤。春风到耳鳌头选,尚可扶衰候马前。

赵子奇才似天马,顷刻飞龙生笔下。画成抚卷复长歌,坐客喧喧不停写。蹄势经鞭秋跌荡,鬃毛出跣风萧洒。似嫌文绣减天真,尽脱鞍鞯辔轻把。青袍洗足巧眉睫,驮坐奚官亦闲雅。我来一见惊欲拜,曾识鸾和赵庙社。千金朽骨古犹惜,况此难分毛色假。瑶池路断伯乐尽,日暮嘶鸣气暗哑。

劝尔诸僧好护持,不须垂钓引青丝。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一县今如此,残民数不多。也知贤宰切,争奈乱兵何。皆自干戈达,咸思雨露和。应怜住山者,头白未登科。

玉笛床头取次横,自吹头管按新声。梨园旧谱今何在,一段风流画得成。

洛浦冰消润韈尘,野禽何处不呼春。柳梢弄色花条软,已似遥嗤白首人。

庭下缧囚何忿争,刀笔少年初醉醒。黄金满把未回眼,笑杀迂儒欲措刑。

瘦颜诸骨现,满面雪毫垂。坐石鸟疑死,出门人谓痴。照身潭入楚,浸影桧生隋。太白曾经夏,清风凉四肢。

钱塘刺史谩题诗,贫褊无恩懦少威。春尽酒杯花影在,潮回画槛水声微,闲吟山际邀僧上,暮入林中看鹤归。无术理人人自理,朝朝渐觉簿书稀。

宦情为虎为鼠,世态如云如轮。武夫驾盲宰相,醉尉呵飞将军。

七宝栏干白玉除,新开凉殿幸金与。一沟泛碧流春水,四面琼鉤搭绮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