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

明月清风住钓船,新秋世界落诗编。
渔翁若遣骚人作,肯食人间一点烟。

作品评述

《渔舟》是宋代郑清之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渔舟轻轻停在明月和清风的陪伴下,钓船上的人感叹这美好的新秋世界,于是将这景象编织成了一首诗。渔翁若是把才子请来写作,他是否愿意放下纷繁的尘世琐事,享受一丝人间的宁静呢?

这首诗词以渔舟为背景,通过描绘明月、清风和新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妙景色的赞美和感叹。明月和清风是秋天的象征,它们的存在使得渔舟停靠在宁静的环境中。诗人通过渔舟和自然景色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恬静而宜人的境界。

诗中提到的渔翁若是请才子来写作,是一种对闲适生活方式的讨论。渔翁通常是指过着简朴生活的人,而才子则代表有才华的文人。诗人问渔翁是否愿意邀请才子来写作,暗示了诗人对于真正的才子是否愿意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思考。肯食人间一点烟,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整首诗词以渔舟、明月和清风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情趣。诗人通过对才子和渔翁的对比,探讨了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与思考。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内心追求的独特见解,具有一种闲适自然的风格,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作者介绍

郑清之(一一七六~一二五一),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鄞(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峡州教授。十六年,除国子录。因参预史弥远拥立理宗谋,获信任,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起居郎。二年,权工部侍郎,进给事中。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签书枢密院事。三年,爲参知政事。六年弥远卒,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左丞相。三年,因天灾提举洞霄宫,家治小圃曰安晚,理宗亲书其匾。淳祐七年(一二四七),復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九年,迁左丞相。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謚忠定。有《安晚堂集》六十卷,今残存六至十二七卷。事见《延祐四明志》卷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丞相忠定郑公行状》,《宋史》卷四一四有传。 郑清之诗,《安晚堂集》七卷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江湖后集》中多出底本之诗,编爲第八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九卷。

诗词推荐

病来六结总龟藏,不用浓薰戒定香。花下酒边非我事,但余消瘦是东阳。

劝尔诸僧好护持,不须垂钓引青丝。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1],山中岁月[2],海上心情[3]。

莫言鲁国书生懦,莫把杭州刺史欺。醉客请君开眼望,绿杨风下有红旗。

扬雄苦作艰深语,曹操空嗟幼妇词。晚悟师言达而已,不须此外更支离。

点异二三子,铿尔舍而作。江上数峰青,湘灵徒寂寞。

楼高二丈只三间,四面平畴绕海山。白水青秧开净练,碧峦苍巘拥妆鬟。静中始觉乾坤大,老去唯思岁月悭。但愿心田如此阔,一生到了得清闲。

沙暖鸳鸯傍柳眠,春来亦懒避湖船。佳人窈窕惜颜色,自照晴波整翠钿。

念尔风雅魄,幽咽犹能文。空令伤魂鸟,啼破山边坟。恨剧但埋土,声幽难放哀。坟古春自晚,愁绪空崔嵬。白杨老无花,枯根侵夜台。天高有时裂,川去何时回。双睫不能濡,六藏无可摧。不闻搴蓬事,何必深悲哉。

山逢塘闸冠南中,小大高低十九峰。东畔连尖尤秀绝,一双铜绿翠铺茸。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人家绿树绕孤城,溪上风波落日明。三害祠存人已去,只今豺虎却纵横。

绝顶茅庵老此生,寒云孤木伴经行。世人那得知幽径,遥向青峰礼磬声。

松下凉风吹客衣,隔溪烟树晚依依。山空不见孤云返,落日唯看倦鸟归。世上黄金交态薄,酒边白发故人稀。别来陡觉成疏阔,况复萧萧落叶飞。

君不见大通方丈空无物,亦不拈椎并竖拂。本原自性未出喉,已向顶门遭一咄。感慈神骏渥洼流,壁上高僧莫遣酬。霹雳一声龙破柱,此中何处有裴休。

七弦之外数联诗,袅袅炉烟酒半卮。岂独对床堪听雨,不如话到月斜时。

西湖已过百花汀,未厌相携上古城。云放连山瞻岳麓,雪消平野看春耕。临风举酒千锺尽,步月吹笳十里声。犹恨雨中人不到,风云飘荡恐神惊。

客至引幽步,步及松风亭。问亭何当作,笑视何足听。俗论哄蛙黾,市声殷雷霆。时来不洗耳,两眼为君青。

去年今日西归客,曝背茅檐又一冬。岁月催人虽迅速,简编於我却从容。知名焉用诗千首,养病聊须酒一钟。早晚杖藜修水去,故人有约许相从。

人间莫谩惜花落,花落明年依旧开。却最堪悲是流水,便同人事去无回。龙跃虬蟠旋作潭,绕红溅绿下东南。春风散入侯家去,漱齿花前酒半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