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舍人还朝

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
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
君如高光那可负,东都儿童作胡语。
常时念此气生瘿,况送公归觐明主。
皇天震怒贼得长,三年胡星失光芒。
旄头下扫在旦暮,嗟此大议知谁当?公归上前勉书策,先取关中次河北。
尧舜尚不有百蛮,此贼何能穴中国。
黄扉甘泉多故人,定知不作白头新。
因公并寄千万意,早为神州清虏尘。

作品评述

《送范舍人还朝》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范舍人归朝的送别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国家兴衰和忧国忧民的关切。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
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
君如高光那可负,东都儿童作胡语。
常时念此气生瘿,况送公归觐明主。
皇天震怒贼得长,三年胡星失光芒。
旄头下扫在旦暮,嗟此大议知谁当?
公归上前勉书策,先取关中次河北。
尧舜尚不有百蛮,此贼何能穴中国。
黄扉甘泉多故人,定知不作白头新。
因公并寄千万意,早为神州清虏尘。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以下几个方面:

1. 送别之情:诗人对范舍人归朝表示送别之情,他平日喜欢饮酒,但在范舍人离去时,他只想醉酒以忘千万事务。

2. 忧国忧民:诗人在酒醒后,客人散去,他独自感到凄然,不禁在枕上频频挥洒忧国忧民的泪水。他对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深深的忧虑。

3. 对范舍人的赞赏:诗人称赞范舍人高尚的品德,认为他不可负担如高山般的重任。而东都的儿童们却只会说胡话,无法理解范舍人的伟大。

4. 对国家局势的担忧:诗人常常思考这种忧国之情会导致身体上的疾病,更何况范舍人要去朝见明主,面对国家的重大事务。

5. 对国家安危的关切: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担忧,皇天震怒,贼寇得势已久,三年来胡星失去了光芒。旗帜在早晚间低垂,他感叹这个重大的决策应该由谁来担当?

6. 对范舍人的期望:诗人鼓励范舍人在回朝之前,先去关中,然后再去河北,以期望他能够早日平定百蛮之乱,使贼寇无法侵扰中国。

7. 对国家的希望:诗人相信,即使是尧舜时代也没有百蛮之乱,那么这些贼寇又怎么能够在中国立足呢?他相信黄扉和甘泉会有许多忠诚的朋友,他们定会阻止这些贼寇的进犯。

8. 对国家前途的期盼:诗人寄托了自己的千万心意给范舍人,希望他能早日清除中国的敌寇,使国家恢复太平繁荣的景象。

这首诗词通过对范舍人归朝的送别,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忧国忧民的关切之情,表达了对范舍人的赞赏和对国家前途的期盼。同时,诗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诗词更加生动有力。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丹凤辞旧楼,四海求其凤。偶来梧竹间,振翮鸣朝阳。众禽不自揣,竞欲依余光。神物要自珍,微羽那足当。了知霄汉姿,不集灌莽场。所忧燕雀杂,坐更鸿鹄藏。丹山有佳侣,足以陪双翔。人间勿为留,归哉白云乡。

横石三五片。长松一两株。对君俗人眼。真兴理当无。野老披荷叶。家童扫栗跗。竹林千户封。甘橘万头奴。君见愚公谷。真言此谷愚。

扰扰世间事,悠悠眼中人。幽怀与谁语,独立望秋旻。

诗数江西派,禅归岭表宗。他宁无出手,终莫敢当锋。欠子广长舌,资吾磊块胸。打包随牒迹,岂料适相逢。

地水火风休假藉,一切不留还脱洒。家风廓落等虚空,田地虚明非昼夜。鸟道须知举足难,玄机不许丝头挂。同中有异异中同,彻底浑沦无缝罅。

昨揽荆州莽,今宿文阳陂。遥天收密雨,平隰茂春荑。分泉临渡咽,愁云出岫离。载弹山水曲,坐结孤弦悲。

今年菊早。想到重阳花正好。玉冷金寒。全似东篱挹露看。色庄香重。直与梅花堪伯仲。待唤渊明。三友相从盖为倾。

礟车亭午作云头,喜雨亭前黍徐秋。但得人间瓯寠满,等閒万虑一时收。

猗猗堂下竹,我来初萌芽。生意甚蹇薄,才能出泥沙。狂霖一夕作,霹雳连轰车。回首未几日,其成何速耶。修然数尺高,秀色蔚以佳。余阴过盆池,喜跃见鱼鲑。乃知地道敏,不待岁月赊。念彼远游子,联翩入京华。势利勇奔趋,被服争豪奢。外虽逐喜好,顾盼相陵夸。中乃昏智识,有损

久闻光明山,下有太古雪。大冬剧严凝,厚地愈融结。峥嵘成层冰,千岁终不灭。野翁因斸荒,得此走城阙。初非人磨礲,真是天剞劂。形模如圭长,颜色逾玉洁。巨细皆晶荧,青里俱洞澈。或疑普贤化,谁得昆吾切。太阳一照曜,神光时发越。诚宜置宴坐,相伴修白业。可配寒露壶,清泠

圣贤有事业,皆在经籍中。已爱牙作签,可轻山赐铜。还来读诗礼,不用辨鱼虫。

逢人说相不求钱,春色湖边一醉颠。眼法自高人几看,不寻富贵只寻贤。

羊肠九折路盘岖,不觉胜身上太虚。失脚从知高处险,西风斜日旱回车。

珠宫贝阙天女孙,胶轕璇玑纬星辰。徕游河汉俪於神,神储崧岳生甫申。胸中文字觑天巧,黼黻帝躬临下民。

下水放轻舠,真期快意遭。那知吾道蹇,还值逆风鏖。空阔初凭棹,渊洄竟倚篙。三山信非远,弱水谩增劳。

君子与义,小人与利。与义日兴,与利日废。君子尚德,小人尚力。尚德树恩,尚力树敌。君子作福,小人作威。作福福至,作威祸随。君子乐善,小人乐恶。乐恶恶至,乐善善归。君子好誉,小人好毁。好毁人怒,好誉人喜。君子思兴,小人思坏。思兴召祥,思坏召怪。君子好与,小人好

半参樵径绕危岑,仿佛精庐若可寻。怪底扶筇箸力健,暖风晴日送登临。

大战当年血海翻,今朝独上老营盘。荒台废址无人识,一抚伤痕一泫然。

南过猿声一逐臣,回看秋草泪沾巾。寒天暮雪空山里,几处蛮家是主人。

病骨今朝觉倍轻,云天昨夜已全晴。烂游花木欣荣处,剩喜风烟指顾生。春草池塘频入梦,夜窗灯火会寻盟。怅然又与禽鱼别,波影沉堤晚照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