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舍人还朝

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
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
君如高光那可负,东都儿童作胡语。
常时念此气生瘿,况送公归觐明主。
皇天震怒贼得长,三年胡星失光芒。
旄头下扫在旦暮,嗟此大议知谁当?公归上前勉书策,先取关中次河北。
尧舜尚不有百蛮,此贼何能穴中国。
黄扉甘泉多故人,定知不作白头新。
因公并寄千万意,早为神州清虏尘。

作品评述

《送范舍人还朝》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范舍人归朝的送别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国家兴衰和忧国忧民的关切。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
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
君如高光那可负,东都儿童作胡语。
常时念此气生瘿,况送公归觐明主。
皇天震怒贼得长,三年胡星失光芒。
旄头下扫在旦暮,嗟此大议知谁当?
公归上前勉书策,先取关中次河北。
尧舜尚不有百蛮,此贼何能穴中国。
黄扉甘泉多故人,定知不作白头新。
因公并寄千万意,早为神州清虏尘。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以下几个方面:

1. 送别之情:诗人对范舍人归朝表示送别之情,他平日喜欢饮酒,但在范舍人离去时,他只想醉酒以忘千万事务。

2. 忧国忧民:诗人在酒醒后,客人散去,他独自感到凄然,不禁在枕上频频挥洒忧国忧民的泪水。他对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深深的忧虑。

3. 对范舍人的赞赏:诗人称赞范舍人高尚的品德,认为他不可负担如高山般的重任。而东都的儿童们却只会说胡话,无法理解范舍人的伟大。

4. 对国家局势的担忧:诗人常常思考这种忧国之情会导致身体上的疾病,更何况范舍人要去朝见明主,面对国家的重大事务。

5. 对国家安危的关切: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担忧,皇天震怒,贼寇得势已久,三年来胡星失去了光芒。旗帜在早晚间低垂,他感叹这个重大的决策应该由谁来担当?

6. 对范舍人的期望:诗人鼓励范舍人在回朝之前,先去关中,然后再去河北,以期望他能够早日平定百蛮之乱,使贼寇无法侵扰中国。

7. 对国家的希望:诗人相信,即使是尧舜时代也没有百蛮之乱,那么这些贼寇又怎么能够在中国立足呢?他相信黄扉和甘泉会有许多忠诚的朋友,他们定会阻止这些贼寇的进犯。

8. 对国家前途的期盼:诗人寄托了自己的千万心意给范舍人,希望他能早日清除中国的敌寇,使国家恢复太平繁荣的景象。

这首诗词通过对范舍人归朝的送别,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忧国忧民的关切之情,表达了对范舍人的赞赏和对国家前途的期盼。同时,诗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诗词更加生动有力。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冥冥花朵隔遥山,掠水飞来立钓矶。静处欲留看不足,翠光点破夕阳归。

逢人说项斯,此道今则不。使君如古人,荐善惟恐后。愿君登廊庙,搜罗到岩薮。使我击坏歌,投老安陇亩。

绿窗初晓。枕上闻啼鸟。不恨王孙归不早。只恨天涯芳草。锦书红泪千行。一春无限思量。折得垂杨寄与,丝丝都是愁肠。

重耳盈盈岸柳黄,九龄冉冉涧松苍。梅开小白添新雪,鸦引童乌弄夕阳。樵唱转低春谷永,雁声不断墓云长。奔泉浑作山涛响,溅入悬岩百药香。

君来别我向番阳,时节初春晓尚霜。茶褐园林新柳色,鹿胎田地落梅香。此行砚席多知已,是处楼台可举觞。只恐诏书非久下,槐花又在眼前黄。

女无美恶妬深宫,盛德如公果不容。何遽盖棺临禹穴,未应藏骨在秦峰。论文平日樽中酒,挂剑它年冢上松。点检交亲只解少,存亡悲感老情浓。

昔年曾记寻芳处,短帽冲寒。竹处江干。玉面皮儿月下观。而今老大风流减,百事心阑。谷底林间。坐对横枝只鼻酸。

长壕无事不耐静,若非织绡便磨镜。竹君不作五斗谋,风前折腰也如磬。先生节里城上嬉,朝游暮游不肯归。晴空大声斗作恶,万鸦退飞一鸦落。乃是黑风江北来,更将黑云头上堆。翻手为晴覆手雨,自晴自雨何须怒。先生不妨且觅句,挽之不来推不去。坐看梅花一万枝,化成粉蝶作团飞。

疏烟明淡雨膏如。青入烧痕初。开到无言桃李,春事喜敷腴。随杖履,有琴书。酒盈壶。风前花下,睡起醒时,着我篮舆。

赤囊岁上双龙璧,曾见前朝盛事来。想得天香随御所,延春阁道转轻雷。

字缕黄金胜,酥□白玉盘。不须夸百巧,百□□□□。

今日永嘉守,复追山水游。因寻莽苍野,遂得轩辕丘。访古事难究,览新情屡周。溪垂绿筱暗,岩度白云幽。过石奇不尽,出林香更浮。凭高拥虎节,搏险窥龙湫。淙潈泻三四,奔腾千万秋。寒惊殷雷动,暑骇繁霜流。沫溅群鸟外,光摇数峰头。丛崖散滴沥,近谷藏飕飗.况此特形胜,自馀

数声江浒三更雁,孤影霜天万里身。新冷犹如先避雪,南来应笑北行人。

来听归宗早晚钟,疲劳懒上紫霄峰。墨池漫叠溪中石,白塔微分岭上松。佛宇争雄一山甲,僧厨坐待十方供。欲游山北东西寺,岩谷相连更几重?

老鱼呴鬣困无津,凿破灵河涨旧濆。明月还从沙渚见,红尘却傍柳堤分。急泉垂下长虹尾,駴浪飞来白鹭群。范蠡如闻应更爱,解摇双乐入西曛。

渐老只谋欢,虽贫不要官。唯求造化力,试为驻春看。

浓绿滴湿衣,烟岚翠交锁。名缰莫能絷,方此不失我。

石涧寒泉霜晓,竹岗霁月凉秋。一炷铜炉柏子,老禅破衲蒙头。

青天漫漫覆长路,一纸短书无寄处。月下长吟久不归,当时还见雁南飞。弯弓射飞无远近,青冢路边南雁尽。两处音尘从此绝,唯向东西望明月。

帘卷西风轻雨外。揖数峰横翠。楼上地行仙,压玉为醪,旋摘黄金蕊。一觞一阕千秋岁。不愿封侯贵。长伴紫髯翁,踏月吹箫,笑咏云山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