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归四绝呈句容诸友

故里青松百尺强,亭亭三径全成行。
东离雨后无人葺,旧菊多应一半荒。

作品评述

《赋归四绝呈句容诸友》是宋代陆文圭的一首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故里青松百尺强,
故乡的青松树高达一百尺,
亭亭三径全成行。
笔直挺拔地排列在三条小径上。
东离雨后无人葺,
东边的房舍经过雨后无人修葺,
旧菊多应一半荒。
旧时种植的菊花可能已经有一半荒废。

诗意:这首诗以笔者的故乡为背景,描绘了故乡郊外的一片青松和三条幽静的小径。诗人描述了这些青松树的高大挺拔,以及它们整齐地排列在小径两旁的景象。然而,诗中也透露出故乡的凋敝和被遗忘的感觉。雨后的东边房舍无人修葺,昔日繁盛的菊花园也荒废了一半。这些描写呈现了一种对故乡的思念和怀旧之情。

赏析:陆文圭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故乡的景色和情感。青松百尺的形容使得这片景色更加壮丽,给人一种崇高和坚定的感觉。而三条小径则给人一种宁静和幽深的感受,仿佛可以引领人们走进这片山林之中。然而,诗中也透露出对故乡的忧伤和凋敝之情。雨后的东边房舍无人修葺,暗示着人们对故乡的疏离和遗忘。旧菊荒废的描述则更加突出了岁月更迭和变迁带来的伤感。整首诗虽然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但通过对细节的揭示,表达了对故乡和过去的深深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徵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爲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邻曲子严伯昌,尝以《黑漆弩》侑酒。省郎仲先谓余曰:“词虽佳,曲名似未雅。若就以‘江南烟雨’目之何如?”予曰:“昔东坡作《念奴》曲,后人爱之,易其名为《酹江月》,其谁曰不然?”仲先因请余效颦。遂追赋《游金山寺》一阕,倚其声而歌之。昔汉儒家畜声伎,唐人例有音学

尝水茫茫怅别情,悲风吹树作离声。酒倾银斝临江卧,潮落沙汀带月明。千里绿烟芳草合,一天红雨落花轻。老怀对景成三叹,一觉潸然泪两倾。

击搏微禽拙自防,网罗须触是寻常。不知利嘴鹰扬处,却漫喧啾怨凤凰。

西风不力征,老火未甘退。蝉声乱耳繁,痴蚊健姑嘬。一雨洗天来,不复有故态。天序自分明,人心其少耐。

小小茅亭面面寒,玉花能薄雪花乾。今年不是开迟着,等得群花比并看。

不问主人来看竹,小溪风物似家林。春供馈妇几番笋,夏与行人百亩阴。直气虽冲云汉上,高材终恐斧斤寻。截竿可举北溟钓,欲赠溪翁谁姓任。

主领风光春复秋,西山蜡屐北池舟。羲皇以上同真乐,俯仰之间忆旧游。

板桥南岸柳如丝,柳下谁家将叛儿。《白苎》尚能调魏谱,红牙原是按梁词。雨添山翠通城染,潮没堤痕去路疑。年少近来无此曲,旧游零落使人悲。

尚记翩然下帝傍,七年才入屈公乡。山衔西日去家近,风递北氛吹袂凉。新事感伤心力短,旧交零落话头长。况堪刘薛吾师友,黄壤堂堂閟夜光。

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平揖双峰俯霁虹,近窥乔木欲相雄。一溪流水一溪月,八面疏棂八面风。取用自然无尽藏,高寒如在太虚空。落成恰值三秋半,为我吹开白兔宫。

穷花常闭户,秋城闻捣衣。树回早秋色,川长迟落晖。(见《吟窗杂录》)

淡服慵妆似出家,银屏添水浸荷花。香销日午经千遍,冰碗新尝上赐瓜。

待漏造王庭,威位盛莫京。纷纶簪组列,清越佩环声。礼饮终三爵,韶音举九成。永同凫藻乐,千载奉升平。

青楼缺。楼心人待黄昏月。黄昏月。入帘无奈,柳绵吹雪。谁人弄笛声呜咽。伤春未解丁香结。丁香结。鳞鸿何处,路遥江阔。

山犹故险水犹奔,无复前年溅泪痕。自是人心随境别,橹声帆色尽君恩。

倚楼极目思无涯,溪上幽居似浣花。未信年华欺客鬓,也知春色到邻家。柳塘汗漫生新水,桃径参差叠绛霞。欹枕竹床浑欲梦,不禁啼鸟隔窗纱。

昔别若梦中,天涯忽相逢。洞庭破秋月,纵酒开愁容。赠剑刻玉字,延平两蛟龙。送君不尽意,书及雁回峰。

楚人巧悲秋,分作四种戚。最极有远行,百感攒羁臆。林鸟戢和哢,屯云献惨色。客久归念长,年惊壮图窄。抚物盈近叹,驱騑拥遥恻。晓斗亦告劳,垂杓卧楼北。

济江篇已出,书府俸犹贫。积雪商山道,全家楚塞人。大堤逢落日,广汉望通津。却别渔潭下,惊鸥那可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