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三首

拂拂东风欲辨晨,新晴和气满郊闉。
未妨吹雅存豳俗,何必沉巫怖邺民。
田父扶携问鸡卜,村姑呼唤祭蚕神。
柴门不识徵祖吏,便是尧时击壤人。

作品评述

《次韵三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拂拂东风欲辨晨,
微微的东风吹拂着,似乎要分辨出清晨的模样,
The gentle east wind tries to reveal the appearance of dawn,

新晴和气满郊闉。
新晴的天空和煦的气息充满了郊野和村庄。
The clear sky and mild atmosphere fill the outskirts and villages.

未妨吹雅存豳俗,
倒也无妨吹奏高雅的音乐,保留着这里的风俗习惯,
There is no harm in playing elegant music, preserving the local customs,

何必沉巫怖邺民。
为何要深陷巫神的迷信,使邺城的人民感到恐慌。
Why should we sink into the superstitions of the witch gods and frighten the people of Ye?

田父扶携问鸡卜,
农夫扶着孩子询问鸡的卜卦结果,
The farmer supports his child and consults the divination result of the chicken,

村姑呼唤祭蚕神。
村姑们呼唤着祭祀蚕神。
The village women call upon the silkworm deity.

柴门不识徵祖吏,
柴门之内却不认识来自徵国的官吏,
The humble cottage does not recognize the officials from the state of Zheng,

便是尧时击壤人。
这就好像是尧时代击鼓的平民百姓。
It is as if they were the common people of the Yao era playing drums.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风俗的珍视,以及对迷信和无谓恐慌的批判。作者表达了对高雅文化的推崇,认为它可以与乡村风俗和生活融合而不互相排斥。他用田父问卜和村姑祭祀蚕神的场景,强调了平凡人的生活与古代圣人时代的联系,传递出一种对普通人的尊重和平等的价值观。

赏析:
《次韵三首》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迷信和无谓恐慌的批判。诗中使用了具体的形象和场景,使诗意更加鲜活。作者以平凡人的视角,表达了对高雅文化与乡村风俗的融合的追求,传递了一种平等和和谐的价值观。整首诗既有现实的写照,又有对历史的回溯,展示了作者对人文精神的思考和关注。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学道由来不记年,啸歌风月在前缘。身心已到无尘处,疑是人间自在仙。

花外倒金翘。饮散无憀。柔桑蔽日柳迷条。此地年时曾一醉,还是春朝。今日举轻桡。帆影飘飘。长亭回首短亭遥。过尽长亭人更远,特地魂销。

城东故盐渠,自昔谁所开。似说全盛时,邈焉一长怀。穿渠引江水,此计未为乖。千帆竞暮入,集浦如乌栖。万畴分白浪,嘉稻擢新泥。恐此太多事,且当寄嬉谐。疏通养鱼鸟,花柳共低迷。时时载酒往,江上亦忘回。

玉骨绡裳韵太孤,天教飞雪伴清癯,林寒疏蕊半开落,野迥暗香疑有无。庾岭风光仍似旧,汉宫铅粉莫相污。惊心不必临空树,一白流空春便徂。

吟馀妓散杯中酒,归去蝶随头上花。

日日言归始得归,归欤好在旧牛衣。青山未害欠诗屋,白鸟倘能看钓矶。欲问古人今在否,不知吾道是耶非。里中父老如相过,应叹艰难带解围。

古寺有远名,欲游先梦生。飞猿涧底啸,灵鸟云间鸣。影密楼台众,香繁草树荣。何年照佛火,灿灿长光明。

少年见青春,万物皆妩媚。身虽不饮酒,乐与宾客醉。一从鬓上白,百不见可喜。心肠非故时,更觉日月驶。闻欢已倦往,得饱还思睡。春归只如梦,不复悲憔悴。寄言少年子,努力作春事。亦勿怪衰翁,衰强自然异。

三分已过二分春,尚想绵田一善人。冷食未平千载恨,浮云何与百年身。从教对雨携壶阻,自爱观风得句新。芍药酴醿无复见,花林芳草翠初匀。

穹壤有时敝,娥名万古垂。直从彤管笔,便到色丝碑。

细切如丝菜,添斟献颂椒。未曾守除夜,早已问元宵。

智琼久已乘龙去,留得人间十二枝。插向瓦瓶伴孤枕,别无玉骨与冰肌。

太行千里连芳草,独酌一杯天地小。醉卧花间人不知,黄莺啼破春山晓。

巴舷吴榜簇江干,市侩村倡半倚滩。系籍惯拻乡阀阅,投单例办敝衣冠。女儿编竹成长缆,乞子施竿觅剩盘。小釜群炊如候代,奚奴亭午未朝餐。

丹艳浓妆媚晏温,谁招妃子醉时魂。此花信出此君下,那有诗人来叩门。

亭际夭妍日日看,每朝颜色一般般。满枝犹待春风力,数朵先欺腊雪寒。舞蝶似随歌拍转,游人只怕酒杯干。久长年少应难得,忍不丛边到夜观。

陈未亡时柏已苍,风来历历说兴亡。世臣元不如乔木,阅尽中原几战场。

接花莫接南北枝,姑射仙人冰雪肌。一尘不食自然瘦,红红紫紫糠籺肥。

君看三代士执雉,本以杀身为小补。居官死职战死绥,梦尸得官真古语。五行胜己斯为官,官如草木吾如土。仕而未禄犹宾客,待以纯臣盖非古。馈焉曰献称寡君,岂比公卿相尔汝。世衰道微士失已,得丧悲欢反其故。草袍芦箠相妩媚,饮酒嬉游事群聚。曲江船舫月灯球,是谓舞殡而歌墓。

万物权衡在莘,孰称社稷与君民。君王亦有桐宫去,寄语南巢莫怨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