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德终惭举,通才例上居。

作品评述

《句》是宋太宗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一种内心的自省和反思。

诗词的中文译文:
薄德终惭举,通才例上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宋太宗对自己所具备的才德的谦逊和自责。诗句中的"薄德"指的是自己的才德薄弱,"终惭举"表示对此深感惭愧。"通才"则指自己的才智通达,"例上居"表示在同辈中居于上位。

整首诗以短小的篇幅道出了作者对自身才德的自我评价和反思。宋太宗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一种谦虚的态度,他意识到自己的才德并不足以与他人相比,感到自愧不如。他通过表达自己的谦逊,展现了一位君主应有的谦卑和自省之心。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一种内心的真实感受,没有过多修饰和华丽的辞藻。通过简单而有力的语言,诗人展示了自我反思和谦逊的品质。这种朴素而真实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可以更加直接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宋太宗对自己要求严格的态度,他对自己的才德要求更高,追求更高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宋太宗对自身才德的谦逊和自责,展现了他的自省和真实的内心感受。通过简单而有力的表达方式,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朴素而深刻的情感,使读者能够共鸣并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诗词推荐

璧池忝门子,俄顷变炎凉。绿竹深虚馆,清流响洞房。园林在建业,新友去咸阳。中夜鼓钟静,初秋漏刻长。浮云开太室,华盖上明堂。空此远相望,劳歌还自伤。

醉轻浮世事,老重故乡人。

复作泸州去,轻舟疾复徐。峡深藏虎豹,谷暗隐樵渔。西望青羌远,南瞻白帝迂。晴岚侵簟枕,寒露溼衣裾。野沼荷将尽,山园荔已疏。长官相见后,置酒斫鲸鱼。

月傍细细水波云,绣撚金描孔翠纹。夜半冰轮悬净碧,太空不动扫魔群。

骇雉丹青人姓边,无花无石自瞿然。已能倚壁音声绝,何用蹲飞欲上天。

径山有个竹篦,直下别无道理。佛殿厨库三门,穿过衲僧眼耳。

桃李盘中天地宽,误渠鼎实为才悭。苔荒草没浑无耻,犹自青黄烟雨间。

江上霜寒透客衣,闭窗羸卧不支持。羁孤形影真相吊,衰飒头颅已可知。潦缩稳经行雨峡,竹疏剩见挂猿枝。清樽可置须勤醉,莫望功名老大时。

霜透青棱暖弗回,冰侵鹤骨瘦於梅。床头幸有溪藤制,唤起家僮亟展开。

三年牢落荒江路。忍明日、辄帆去。冉冉年光真暗度。江山舞助,风波有险,不是留君处。梅花万里伤迟暮。驿使来时望佳句。我拚归休心已许。短篷孤棹,绿蓑青笠,稳泛潇湘雨。

德水汤汤,发源灵长。皎鉴澄入,千年效祥。积厚流湿,资生阜昌。朝宗润下,善利无疆。

风帘交翠篆香飘。却暑卷轻绡。最好佳辰相近,寿觞对饮连宵。仙翁未老,云中跨凤,台上吹箫。看取他年荣事,鱼轩入侍涂椒。

红船压秋绿,水涩藕根香。昨夜龙沙月,鸳鸯梦薄霜。秋弯扫蛾翠,生色染丝黄。为报浔阳客,行云不下堂。

求名当著鞭,访道亦重趼。二边俱不住,三昧不如懒。向来南岳师,自谓极萧散。收涕且无绪,客至那可款。争如懒窝高,门外辙常满。殊不妨啸歌,秉烛苦夜短。天寒雪欲花,屋角黄云晚。径须烦二妙,对洗玻璃盏。

一痕如掐夕天涯,望转青林出没时。不是山高爱藏月,月光犹嫩怯人窥。

未得向深谷,空林且暂依。自从草塞径,便不昼开扉。疏磬隔烟晚,凉云逗竹飞。相过平日客,谁复送令归。

寂寞石琴台,香云拨不开。多知骑鹤去,自欲买舟来。葑岸春回草,山亭雨谢梅。怀人成怅惘,日暮惜空回。

岸落残红锦雉飞,渡江船上夕阳微。一枝犹负平生意,归去何曾胜不归。

十万买山浑可事,放教身死骨犹香。不知筋力何年尽,看到杉松几尺长。管郭岂能谋富贵,诗书元自著兴亡。采薇歌在无人识,千载清风独首阳。

平旦寅,鸡鸣犬吠足圆音。祗这圆音无二听,何劳妄想别求真。击锺鼓,了无声,了本无声真好听。声馆无体门前客,体合声空个裹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