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中丞东巡曲二首

清笳叠鼓对衔卮,片片晴云上画旗。
万里沧波舒眼尽,日边残峤是东夷。

作品评述

诗词:《黄中丞东巡曲二首》

黄中丞东巡曲二首,是明代邢侗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晨,吹响清笳,敲击鼓声交织在一起,
一片片晴朗的云彩飘升,画旗高悬。
眼前的万里波涛展开,视野逐渐开阔,
在太阳的边缘,可以看到残峤,那是东夷的地方。

诗意:
《黄中丞东巡曲二首》描绘了明代时期黄中丞东巡的场景。诗词通过描写清晨中的乐声和旗帜,以及眼前广阔的沧波和远方的残峤,展现了巡视东方边疆的壮丽景象。

赏析:
1. 诗词开篇以清晨的声音和乐器的鼓声作为揭示,给人一种振奋和豪情的感觉,同时也预示了一个新的开始。
2. 诗词中的片片晴云和高悬的画旗,形象地描绘了东巡时的壮丽景象,暗示着统治者的威仪和气势。
3. 诗词中的万里沧波展示了无边无际的东方边疆,给人一种辽阔、开阔的感觉,同时也显示了统治者对这片疆域的深入了解和掌控。
4. 诗词最后提到的残峤是指东夷的地方,东夷是古代中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通过这一描写,诗词展示了统治者对边疆民族的关注和对边疆地区的探索。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黄中丞东巡的场景,展现了明代统治者对东方边疆的探索和统治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映射了统治者的权威和统治力量。

诗词推荐

闭蓬绝粒始南州,我过青山欲首丘。巡远应无儿女态,夷齐肯作稻粱谋。人间早见黄金市,天上犹迟白玉楼。先子神游今二纪,梦中挥泪溅松楸。

野月来何处,东池柳影深。微生水风力,稍散暝云阴。冷极萤沈草,明多鹊动林。欲知清绝兴,不寐有孤吟。

稚子烦君一一看,丁宁莫道好求官。老来正要团栾唑,伴我伙风把钓竿。

钓月亭边三两家,月明无处认芦花。忽闻鹎鵊相惊起,知有溪禽在浅沙。

十年江海寄浮沉,梦绕江南黄苇林。谁谓风流贵公子,笔端还有五湖心。

洛阳云树郁崔嵬,落日行人首重回。山势忽从平野断,河声偏傍故宫哀。《五噫》拟逐梁鸿去,六印休惊季子来。惆怅青槐旧时路,年年无数野棠开。

影落杨侯宅,根连觉帝居。

自知无世用,只是爱山游。旧有嵇康懒,今惭赵武偷。登峦未觉疾,泛水便忘忧。最惜残筋力,扪萝遍一丘。

处山无厌山,林鸟正关关。月入潭心白,花明谷口闲。采薪能自至,流水不知还。闻欲观沧海,高峰峻亦攀。

有虫托断葑,断葑日夕流。不知止息处,随夫非自由。

几欲来观鱼计亭,未酬此约已星星。自从萧寺一回别,不记春山几度青。尚友古人长闭户,喜闻新命忽扬庭。兴来会作扁舟去,剥啄应劳为启扃。

胡床拥毳怯春寒,怀丐人行野雪乾。风信入华披锦段,月魂堕水濯金盘。净名取饭亡我力,慈氏开门只一弹。妙得其中佛受用,头头成见不相瞒。

新秋至,人乍别,顺长江水流残月。悠悠画船东去也!这思量起头儿一夜。

朔风吹沙边云黄,行人堕指鸟兽僵。鹔鹴裘弊醉何有,呼吸七气成冰霜。画堂绣幕围丝管,馥馥麝烟红吐暖。贫人尺布不可缝,夜长展转牛衣短。将军领戍山上山,劲弩折角刁斗寒。铁衣照雪夜如水,哀雁一声心欲死。年年官赐冬衣绢,妇女从军身不遍。来岁忍寒须努力,农家饥死无人织。

杨柳阴浓水鸟啼,豆花初放麦苗齐。牙逢尽道今年好,四月平阳米价低。

琴里休夸石上泉,争如此处听潺湲。爱于琴里无他意,落砌声声是自然。

九节筇枝休化龙,佳时朝暮且相从。枯条岂但敲令尽,鸟雀冲花定不忪。

清秋好天气,禾黍已登场。群心思答神*,吉日复辰良。神既来兮庭宇,飒飒西风吹雨,仙伏俨长郎。巫觋传神语,出户舞伥伥。*肥*,沥桂酒,奠椒浆。一年好处须记,此乐最难忘。风外渊渊箫鼓。醉饱满城黎庶,健倒卧康庄。夜久群动息,风散一帘香。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

经时无甘泽,帝为元元忧。新正得一雪,尚可期有秋。狂风东北来,浩浩举山丘。飞霰为先驱,繁英已绸缪。堆深地欲蛰,舞急川争流。沉沉西崦暮,落势漫不收。尽移白玉京,来为帝王州。疠鬼窘相泣,凄凉苦罢休。旱魃亦失气,耿耿空自囚。从兹民其康,终岁饱麦麰。端门盛佳气,策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