迓杨守宿九峰

木落闽山暮,云深野寺秋。
寒花空照眼,浊酒不禁愁。
宦拙羞奔走,时危且滞留。
迥廊供徙倚,万虑寄冥搜。

作品评述

《迓杨守宿九峰》是宋代诗人黄公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木落闽山暮,
云深野寺秋。
寒花空照眼,
浊酒不禁愁。

这首诗以闽山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场景。树木已经落尽,天空中的云彩浓密而深沉,与野寺的秋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在这个静谧的时刻感受到了深深的忧愁。

诗中提到了“寒花”,这表明诗人所处的环境已经进入寒冷的季节。然而,即使寒冷的风景照亮了他的眼睛,却无法驱散内心的忧愁。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词更加深刻而凄凉。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的境遇。他自称“宦拙”,意思是在官场上行动不够灵活敏捷,遇到了困境。然而,面对时局的不安,他选择了暂时滞留在这个野寺之中。迥廊供徙倚,他藉由留连于这静谧的场所中,将自己的万般忧虑寄托于冥冥之中,逐渐安抚内心的焦虑。

这首诗词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忧愁。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环境相融合,表达了对世俗困扰的回避和心灵的寄托。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诗人的心境,给人一种深深的思索和忧伤的感觉。

作者介绍

黄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第一,调平海军节度签判。召爲秘书省正字。因忤秦桧,被论予词。十九年,通判肇庆府(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八)。桧卒,召爲考功员外郎。二十六年卒,年四十八。有《知稼翁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宋林大鼐《宋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墓志铭》。 黄公度诗,以明天启五年黄崇翰刻《莆阳知稼翁集》二卷本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芍药丛边露气沉,步随芳草共幽寻。桃花薰日红浓淡,柳叶迷烟翠浅深。何处香泥忙社燕,谁家晴槛噪时禽。悄寒罗袜浑无力,斜倚东风碧树阴。

饱霜孤竹声偏切,带火焦桐韵本悲。今日知音一留听,是君心事不平时。

典午无蜀可也,孙氏画江守之。轻裘缓带自若,拔刀斫案不疑。

沈约楼前落叶黄,朝来玉折报潘郎。一区每叹如悬馨,三版俄惊戒若堂。泉石半生闲日月,丝纶馀事人文章。但应祗有凋零恨,雁尽云空不见行。

自君之出矣,金炉烟不袅。思君如露桃,红泪堕春晓。

九十日春余十日,庭阴已作夏扶疏。桃花浪暖且振{左揖右戈},燕子日长空废书。故人行行重作别,倦云悠悠思定居。及此莫孤朝与暮,易胜书礼问何如。

霜花满树,兰凋蕙惨,秋艳入芙蓉。胭脂嫩脸,金黄轻蕊,犹自怨西风。前欢往事,当歌对酒,无限到心中。更凭朱槛忆芳容。肠断一枝红。

九玄眷命,三圣基隆。奉成先旨,明台毕功。宗祀展敬,冀表深衷。永昌帝业,式播淳风。

柔和性气。雅称佳名呼懿懿。解舞能讴。绝妙年中有品流。眉长眼细。淡淡梳妆新绾髻。懊恼风情。春著花枝百态生。

弭楫望迷林,闲为淇澳吟。君家不可见,但听烟中禽。日落浦云远,雨余江水深。非同抱清节,岁晏复谁寻。

此楼登眺好,终日俯平湖。叶尽村村树,花残岸岸芦。渔翁晴独钓,沙鸟晚相呼。何处微钟动,云藏岛寺孤。

红杏初生叶,青梅已缀枝。阑珊花落后,寂寞酒醒时。坐闷低眉久,行慵举足迟。少年君莫怪,头白自应知。

归意随流水,江湖共在东。山阴何处去,草际片帆通。雨色春愁里,潮声晓梦中。虽为半年客,便是往来鸿。

燥吻时时著酒濡,要令卧疾致文殊。河鱼溃腹空号楚,汗水流?始信吴。(《吴真君服椒法》云:半年脚心汗如水。)自笑方求三岁艾,不如长作独眠夫。羡君清瘦真仙骨,更助飘飘鹤背躯。

大道传来意,缘穷识外因。善言论浩劫,天是法王身。

瘦藤春云深,天涯去无侣。时笑野泉声,似共流莺语。落落风规今古情,相逢会有知音举。

霜降今年已薄霜,菊花开亦及重阳。四时气正无愆伏,比屋年丰有盖藏。风色萧萧生麦陇,车声碌碌满鱼塘。老夫亦与人同乐,醉倒何妨卧道傍。

旧学樊迟稼,新通泛胜书。不成筹国论,且复爱吾庐。

宫漏迟迟不受催,出花光景渐徘徊。万方日日春台上,不道东风恰始来。

鸠能知天雨,鹊能知天风。嗟哉此微禽,托命风雨中。用志久不分,遂与造物通。吾亦晚有闻,天道犹张弓。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